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月尾声,塞西尔·伦珀特(Cécile Lempert)于中国首次个展“蜂后的噩梦”(Der Albtraum der Bienenkönigin)在狮語画廊开幕,呈现了艺术家于今年创作的最新创作。伦珀特出生于德国西部的多特蒙德,现工作生活于科隆,她的创作注重捕捉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作品题材以肖像居多,画面恬淡悠远,有一种不争不抢,娓娓道来的诗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蜂后的噩梦,孩童的智慧

梦境是伦珀特非常感兴趣的议题艺术家深信梦境作为一种心理机制,具备着颠覆现实的独特功能。展览“蜂后的噩梦”的命名源自艺术家的大儿子伊斯梅尔的梦境,那是一个令他非常不安的噩梦,而对于当时年幼的伊斯梅尔而言,在激烈的情绪中拿起笔和纸来绘画是很本能的事情,便诞生了“蜂后的噩梦”。

伦珀特告诉我们,当时,她感受到孩子的眼前有着一些非常跳跃强烈的形象,虽然伊斯梅尔还无法将梦里的来龙去脉完整复述出来,但她隐隐感受到,这个时刻对于她和伊斯梅尔而言,都会是特殊和难忘的存在。几年后,当伦珀特再次看到这幅伊斯梅尔描述其梦境的画作时,依然还会被感动,打动她的不仅是对于一段记忆和情绪的再现,还有孩子在处理恐惧和不安时,展露出的极其直接又下意识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西尔·伦珀特Cécile Lempert 《蜂后的噩梦》The Queen Bee’s Nightmare,2024,布面胶画与粉彩Distemper and pastel on canvas,120 x 300 cm,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在伦珀特的画作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似乎出自孩童之手的涂鸦,当问及是否有让自己的两位儿子参与创作时,艺术家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并开玩笑地说,其实是她在“临摹”孩子的画。伦珀特试图更精准的传达,尽可能还原画面本身的样子。对她来说,将孩子的画融入自己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她也非常认真地对待孩子的作品,这并不是出于消除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等级制度以达到某种形式平等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西尔·伦珀特Cécile Lempert 《伊利娅(吻)》Ilja (The Kiss),2024,布面胶画与粉彩Distemper and pastel on canvas,70 x 100 cm,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伦珀特希望通过这些画作传递出孩子们感知到的世界和他们感受的方式——成人不一定是那个“了解更多的人”,因为在很多方面孩子们可能对此了解得更深刻,这也是儿童绘画的普遍魅力所在。她认为孩子的“无厘头”创作甚至不是源自潜意识,只是因为他们看到的东西和我们不同,但成年人无法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西尔·伦珀特Cécile Lempert 《伊利娅的自画像》Ilja’s Self Portrait, 2024,布面胶画与粉彩Distemper and pastel on canvas,70 x 170cm,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伦珀特举例说,“有时当孩子在纸上画了一些看起来像线条和几何形状的东西,但你明明看不到里面的任何东西,如果你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再拿给他看,他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引擎在街上滚动的场景。他们依旧能记得并辨识出来。”伦珀特认为,这似乎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天赋,但只有在某个年龄阶段才会发生,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慢慢失去了这项令人羡慕的“本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西尔·伦珀特Cécile Lempert《火车头》Engine , 2024,纸上虫胶与蜡笔Shellack and crayon on paper,70 x 150cm,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家庭相簿与自画像

“家庭相簿存档”(family photo archive)是伦珀特创作中时常出现的主题。在本次展览中,伦珀特向我们展现了多件“家庭肖像”作品。它们尺幅较大,聚焦于人物脸部特写,画面中人物的眼神包涵着各不相同的故事,但都不约而同地看向画面外,似乎是在邀请观众一同循着他们的视线望向远方。这些视线在展厅中交织,营造出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微妙联系,以呼应艺术家在创作中对于周遭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持续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西尔·伦珀特Cécile Lempert 《祭坛附饰画》Predella,2023,布面胶画与粉彩Distemper and pastel on canvas,120 x 350cm,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绘画是伦珀特与家庭成员建立交流的方式之一。在回答为何会选择“家庭相簿”作为创作母题时,伦珀特告诉我们,她将这些过去的图像视为一种特定的媒介,以其为出发点探寻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内心世界。而相比欢快愉悦的情感,伦珀特对绘画对象富有矛盾和不确定性的心理状态更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西尔·伦珀特Cécile Lempert 《乔伦斯基》Jawlensky,2023,布面胶画与粉彩Distemper and pastel on canvas,200 x 160 cm,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此外,通过对这些图像和家庭档案的整理和转译,她试图展开对于自我身份以及自己从何处来的思考,因为这可能正是内心矛盾冲突的源头。在这个过程中,她尝试与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建立了一种自我的反观。关于家庭档案的创作帮助她能够站在一个更宏远的立场上,对历史进行回溯。同时,伦珀特也在研究其他家庭档案,例如在科隆展出的一组亚美尼亚家庭档案,在其中艺术家发掘出她对于通史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蜂后的噩梦”展览现场,狮語画廊,上海,2024,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在绘画家庭成员时,伦珀特提到,她会尤其警惕不要将太多的“自我”投射于其中。在她的许多作品中,其内心世界常通过他人之形象予以体现。多数时候,艺术家试图把自己隐匿在画布之后。

而本次展览中,有一件很特别的作品《睡梦中的女人》。该作是少见的伦珀特本人的自画像,它被放置在展厅的一层。伦珀特把这件作品比作这个展厅中“现实的锚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西尔·伦珀特Cécile Lempert 《睡梦中的女人》Sleeping Woman, 2024,布面胶画与粉彩Distemper and pastel on canvas,120 x 60cm,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睡梦中的女人》尺幅较小,以流畅的竖构图单独占据着背对画廊入口的一面展墙。画面中,一位侧卧的金发女性熟睡的身体倚靠在另一个人的臂弯上,下颌微微扬起。布面胶画与粉彩轻透的质感,仿佛皮肤一般与画布合二为一,使整个画面轻盈安静,甚至似乎可以听见画中人的浅浅呼吸。

伦珀特介绍,这件作品源自她的伴侣在其熟睡时偷偷拍下的一张照片。她喜欢这张照片中略带怪异的构图——硕大的手背冲向画面正前方,比例完全失真,手臂以一种诡异的弯折角度从不知哪里伸出。正如艺术家所说,这件作品并不试图展示一个理想的情况,而是一种对真实的赞美,伦珀特告诉我们,“最好的照片往往不是创作的最佳动机,而绘画本身足以让最丑陋的东西变得美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蜂后的噩梦”展览现场,狮語画廊,上海,2024,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冲突的解药

展览“蜂后的噩梦”被楼层自然地分为两个部分:展厅一层,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幅颇具攻击性的“儿童绘画”,它们水平陈列,展露出毫不遮掩的张力和情绪,与它们相对的还有另一幅大尺幅的双屏绘画,它紧紧聚焦在画面中男性人物的眼部,闪躲的眼神传递出一丝焦虑和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西尔·伦珀特Cécile Lempert 《自画像(2022年于韩国)》Self Portrait (Korean 2002),2023,布面胶画与粉彩Distemper and pastel on canvas,80 x 200 cm,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来到展厅的二层,深色的展墙上出现更多的肖像作品,以孩童的形象居多,他们或在睡觉,或看向画外,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在这里,孩子被与他们的绘画并列放置,构成真实与抽象的左右两部分;动物形象的加入也为这个空间注入了一些镇定的能量——在《城市墓地》中,安静的白马是艺术家很喜欢的动物,它少言寡语但又平和智慧,在深色的画面背景中凝视着前方。在这一展厅内,人物和动物的眼神都放松了下来,空气也不再那么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西尔·伦珀特Cécile Lempert 《城市墓地》City Cemetery,2023,布面胶画与粉彩Distemper and pastel on canvas,200 x 160 cm,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如果说展览的第一部分旨在让观者直面内心冲突,那么在第二部分,则呈现出一种设法解决冲突的尝试,伦珀特将这场展览的行进比作从一场不安的噩梦中苏醒的旅程——在苏醒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那些可怕的感受虽然那么真切但并非现实,没有真正让你难过的原因,因为它并没有真正发生。

而至于所谓的“解药”,伦珀特认为内在矛盾的解决从来不是那样的单刀直入,“可能在你完成第二部分的观展之后,会意识到,问题的解答早已在第一部分就出现了。但只有当你走完完整的这段旅程,回到最初的位置,才会意识到那一张张面孔并不只是咄咄逼人、令人不安的面具。只需你退后一步,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塞西尔·伦珀特Cécile Lempert 《沉睡的伊斯梅尔》Ismael Sleeping, 2024,布面胶画与粉彩Distemper and pastel on canvas,55 x 80cm + 70 x 90cm,图片来源:狮語画廊

在展览“蜂后的噩梦”中,塞西尔·伦珀特以她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细腻的表达方式,为观者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同时,通过巧妙的策展,启示着观者在不安中寻找平衡的智慧。

出品人:董瑞、吴双

采访、撰文:Tina Xu、王欣然

版式设计、审校:王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