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是根据历史内容所编,文中有关细节可能有所改动,请勿与现实关联,敬请各位理性阅读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也就是说:陪伴君王就像待在老虎身边一样危险,不知道在何时何地突然就会被老虎吃掉一样!

这句话也惟妙惟肖的形容了,被侍奉的帝王总是喜怒无常的!

如果稍微有一丝的不顺心,那么下级官员就很有可能会遭遇到杀身之祸,哪怕他曾经对帝王有过很大的恩情!

说起“以怨报德”,陈德这个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年他为了救朱元璋而身中九箭,朱元璋当时也感动地说过:“日后朕绝不负你”!

可是正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所说的那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就在二十七年之后,陈德居然被朱元璋给抄家灭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朱元璋为何要如此地对待自己的恩人陈德呢?这还需要从头慢慢讲起!

陈德是较早那批追随朱元璋的功臣之一,他具体出生于安徽凤阳的一户农家。

在元朝末年时百姓生活困苦,陈德家世代务农,日子过得也是非常的艰难。

陈德虽然是一个农家少年,但是本人却非常地勇敢,朱元璋在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而陈德作为朱元璋的同乡,自然也就受到了他的影响,便投入到了他的麾下,开始一起反抗朝廷的暴政!

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陈德只是朱元璋账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兵,由于他作战的时候非常勇猛,于是很快便引起了上级官员的注意!

在经过一点点的晋升之后,陈德逐渐进入到了朱元璋的视线里。

朱元璋在得知陈德竟然是他的同乡之后,也开始刻意地去提拔起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公元1355年,陈德作为先锋官跟随着朱元璋南渡长江,他作战依然勇猛无比,也更加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

于是,朱元璋开始任命起他担任十分重要的官职,而陈德也是不负众望,非常地争气,南征北战,少有败绩!

在征战的岁月中,陈德也逐渐地与朱元璋建立起了深厚的君臣情谊。

也正因如此,才让陈德在后来的危机关头里做出了舍身救主的决定!

时间来到了公元1363年,这一年是决定朱元璋命运的一年,同时也是改变陈德命运的一年!

就在这一年的四月份,当时建立了元末大汉政权的陈友谅,动用了水陆六十万汉军进攻江西南昌!

此时在南昌守城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朱元璋也亲自率领了二十万大军来救援南昌,两军在鄱阳湖展开了激烈的正面交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常理来说,以二十万人马对峙六十万大军,朱元璋并没有什么胜算!

但是由于陈友谅这个人好大喜功,他没有正确地预估到当时战场的形势,以至于汉军久攻南昌不下!

一方面消耗了过多的军需,这也使得粮草的补充不及时。

另一方面,因为陈友谅的战船都是高大的楼船,当时又正赶上江水退潮,许多船只搁浅,无法移动,这也导致了士兵的死伤增加!

此消彼长之下,两方的实力反倒达到了可以一拼的程度!

也正因如此,鄱阳湖一战也颇为惨烈,为了扭转战局,陈友谅手下的元末名将张定边驾驶着战船深入到了朱军的阵营,直奔朱元璋所在的战舰!

大家都没想到张定边竟然敢孤军深入,一时间都有些慌了手脚,以至于让张定边一路斩杀了朱军几员大将后直取朱元璋所呆之处!

朱元璋在惊骇之下赶忙命令手下驾船躲避,船工在慌乱之余操作不当,竟然导致了战船突然搁浅!

面对着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要杀死了朱元璋,不仅陈友谅的汉军此时的危机可解,还能为陈友谅夺取到一大片的地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定边立即下令弓箭手去射杀朱元璋,此时此刻,朱元璋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

可是没想到的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德挺身而出护在了朱元璋的身前,为他抵挡了飞来的利箭,最终使朱元璋逃过了一劫

陈德为此深受重伤,朱元璋那是感激不尽,在陈德生命垂危之际,朱元璋曾向他承诺说道:“如果以后自己当上了皇帝,则一定不会辜负你的这份情谊”!

幸运的是,陈德并没有伤到要害,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息后便恢复了!

但这次的受伤还是给陈德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多隐患,康复后的陈德又返回到了战场上继续厮杀!

朱元璋也是一直都记着陈德的功劳,所以在每次分发战利品的时候,给他的赏赐也总是会比别人更多!

陈德也非常感念朱元璋的知遇之恩,他也从来不居功自傲,始终兢兢业业地为朱家打天下!

在大明征战的过程中,陈德先后参与了“北伐元朝”,“西征明夏”等重要战役,为朱元璋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陈德的功劳越来越大,他的官阶也是越做越高,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时候封赏功臣时,陈德就被封为了临江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被封了爵位,但此后的几年中,陈德也没能悠闲自在地生活,而是继续地为朱元璋四处地东征西讨着!

直到洪武十年的时候,他才因多年征战的原因,身体上的旧伤复发,病痛交加,于是不得不卸下重任,回乡休养!

但是,陈德还是在休养后的第二年,因旧时的肩伤复发而匆匆离世!

看到昔日的功臣和恩人去世,痛心疾首的朱元璋更是为此特意停朝三日,并且追封陈德为“杞国公”,谥号定襄。

可以说朱元璋始终未忘陈德的救命之恩,对在世期间的陈德及其家属,给予了一切的优待和厚待!

倘若陈德家族日后没有发生下面将要讲述的事情,想必定是能借陈德之光而世世代代地继续过着荣耀富足的优渥生活!

在陈德死后,他的儿子陈鏞承袭了临江侯的爵位,同时也继承了父亲的勇敢和英武,继续为明朝征战四方!

但可惜的是,陈鏞年仅31岁便战死在了沙场!

在陈鏞做临江侯期间,明朝发生了一件当时牵连甚广的谋反大案,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胡惟庸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因为当初陈德与朱元璋的情谊,在胡惟庸案爆发时,陈家竟未受到牵连,得以全身而退!

但是,朱元璋毕竟是一个多疑的皇帝,有些事情躲得了一时,却躲不了一世!

在陈德去世后的第二十七年,李善长被自己手下的仆人告发他曾经参与过胡惟庸的谋反案。

随后,朱元璋立即使用雷霆手段抓捕了李善长一家,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员一万多人,其中便包括了陈德的后人。

而此时的陈家也早已不同往日了,陈德的儿子陈鏞早在两年前便已经战死沙场,只留下了一个八岁的儿子继续袭成了临江侯的爵位。

完全可以说:此时的陈家对于大明的江山来说,没有任何的威胁!

试问,如果陈德的儿子陈鏞真有造反之意的话,他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战死沙场呢!

但是朱元璋并未对这些疑点进行调查,反倒是直接给陈家定了大罪,紧接着就是抄家灭族!

看到这里的时候,肯定很多人不禁想说:当年陈德对于朱元璋有救命之恩,难道老朱就不能看在这份恩情之上网开一面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事实上,朱元璋也并非是极度忘恩负义之人!

在颁布抄家命令的时候,朱元璋也考虑到了陈德当初那份极重的恩情。

他也十分的清楚:陈德在世的时候也确实是真的在鞠躬尽瘁的辛勤工作!

所以,朱元璋在最终还是动了恻隐之心,而没有行赶尽杀绝之事!

最后的结果便是:年仅八岁的陈德之孙躲过了这一次的斩杀,到此为止,陈家唯一的一丝血脉便被留了下来。

这也算是朱元璋报陈德之恩,好让其有香火延续的折中结果了!

想当年,陈德为朱元璋挡住了九只夺命的利箭而换取了一句帝王的承诺,本以为此后的陈家能够高枕无忧了!

没想到的是:在二十七年之后,自己的家族竟然被帝王给抄家灭族了!

“伴君如伴虎”这句古话也很好地体现在了这件事情上。

只不过,陈德并没有伴君很久,反倒是其家族小心翼翼地承受着那份荣耀,并为此之间的政治斗争而最终惨烈地买了单!

当然,也有人对陈德之子是否有造反之心提出过一些质疑,他们认为:一心辅佐朱元璋的陈家是不可能在转瞬间就投靠别人,从而轻易做出谋反之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些对朱元璋而言也许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要维稳自家的皇位,就得铲除所有的障碍,哪怕错杀一片也不能放过一个!

或许在帝王的心里,没有什么比江山社稷来得更重要,哪怕冤枉了功臣,但只要最终效果达成了,也没有什么大碍!

故事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敬请各位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