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有道,道通终南。

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古城西安之南的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乃至历史人文的分界线。

终南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山水资源,孕育了一大批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集合的旅游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终南山下太乙宫旁的太乙·长安道旅游休闲小镇,曾经也是被寄予厚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却没想,投入近30亿,号称以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全功能·全体验的国际化旅游综合体、西安最大的旅游休闲特色小镇的太乙·长安道旅游休闲小镇,却成为空无一人的萧条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多位网友实际探访之后发现:即便是旅游旺季,太乙·长安道旅游休闲小镇的店铺也大多是关门歇业的状态,景区内没有几个游客,投资近30个亿的“太乙长安道”打水漂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4月28日,太乙·长安道旅游休闲小镇试运营开始启动,西安市旅发委、长安区委等多家管理部门领导亮相,当时的运营公司是陕西长安道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两大股东分别为陕西大秦岭兰花生态种植有限公司陕西龙安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乙·长安道旅游休闲小镇试运营初期声势浩大,号称是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设计的一个以山、水、田、林为生态基础,以文化旅游、健康颐养、都市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养生养老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国家对发展特色小镇存在地方债务风险加剧和房地产化苗头的治理,以及西安市2018年土地执法“春雷行动”的开展,类似太乙·长安道这样的旅游小镇,早已经过了发展的黄金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陕西范围内诸多复制“袁家村”模式的类似古村古镇,如兴平马嵬驿、泾阳龙泉山庄、富平陶艺村、周至沙沙河、蓝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等,大多数都由于创新不足、定位不准、急于求成,最后都沦为“空村”、“空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太乙·长安道的规划可以知晓,整个小镇以“社区变景区”为思路,以仿古建筑为主格调,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区和高速东绿城养老组团两个板块,主要建设民俗娱乐、养生度假、知暖园、百草园、翠华园、大秦岭园等9个子项目,总体来说,业态还是非常丰富,如果能够运营下去,应该是不错的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太乙·长安道试运营后不久,经历口罩三年,从此一蹶不振,有消息称,由于土地性质和环保问题,太乙·长安道的经营早已陷入停业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办事处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曾经还提到,2019年,太乙·长安道计划完成投资2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5亿元,完成率为12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好景不长,2020年,西安市发改委公布的西安市第一批创建类特色小镇结果显示:太乙·长安道旅游休闲小镇被考核为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陕西鑫昌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太乙·长安道部分工程后,被曝拖欠分包方500余万元农民工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只要从包茂高速西安太乙宫出口出来,迎面而来的右手边,就是一颗巨大石柱,石面上篆刻着几个醒目大字—“太乙.长安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高耸的石柱很醒目提醒着经过此处的人们,前方那片数千亩的区域,就是号称“西安最大的旅游休闲特色小镇”的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太乙.长安道”已经人去楼空,等待这里的是什么结果,无人知晓。(图片来源:华商网、摄影师一佳、爱长安、太乙长安道、风雨人生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