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班,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它是社交利器,只需要一句“最近工作怎么样”,就可以让两个并不熟悉的人快速打开话匣子,互诉衷肠。它是内容创作者重要的灵感源泉,每年关于职场的梗层出不穷,甚至有不少博主因此而走红。它是共鸣感的放大器,在人群中,最会骂老板的人总是闪闪发光。 人类的多种情绪,都因上班而起。人们可以在面试时体味紧张、渴望,在收到offer时感受幸福,然后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被无尽的痛苦打磨。所以类似于“00后整顿职场”等话题,总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

电视剧《她的城》。(图/图源豆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剧《她的城》。(图/图源豆瓣)

如今的年轻人,在被职场捶打到筋疲力尽后,已经另辟蹊径,开辟了一门“上班哲学”。有人用解构主义的手法,来消解现实的痛苦。有人精心打理自己的职场人设,杜绝一切不必要的社交。有人开始在上班过程中寻找精神寄托,以此来获取动力。 在种种声音中,一份新时代的“打工指南”,已经开始成形了。

已读乱回

已读乱回,是一种“事事有回音,件件没着落”的交流方式。当领导或同事提出不合理的、没有边界感的问题,而我们又无法与之撕破脸皮时,已读乱回便是极好的应对手段。这种方式,比已读不回境界更高,既可以避免自己落人话柄,又可以用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进行自我保护。如今,它也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意义——在一些人看来,已读乱回是在权力关系中处于弱势一方所进行的体面反抗,是一种对权力结构的否定和解构。 领导:这周末你有事吗? 打工人:不好意思领导,我结婚了。

正式确诊为职场XX

在外打工,人设都是自己给的。薪水的厚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代年轻人在办公室中所扮演的角色。五花八门的职场人设中,总有一款适合你。 ①正式确诊为职场水母:指像水母一样,外观透明,没有大脑,有毒,爱随波逐流。 ②正式确诊为职场安陵容:努力卑微,入职后充满期待,现在却筋疲力尽,平等地恨每一个人。 ③正式确诊为职场娇妻:每天表面上吐槽公司,但骨子里散发出一种优越感,舍不得离职。 ④正式确诊为职场鲁滨逊:只知道吃,蓬头垢面,喜欢星期五。

上班打刮刮卡

钉钉打卡,禁锢的是身体;刮刮乐打卡,解放的是灵魂。如今,在年轻人中又流行起了一种新的上班打卡方式——买一张刮刮乐,摆放在工位上,每去上一天班,就刮开其中一格,以此来增添上班的动力。当你打起了刮刮卡,上班就被赋予了一层奔赴远大“钱”程的意味。坐在工位上,你的思绪可以信马由缰,好好思考倘若明天刮中了50万,要做些什么。不过如今想打卡刮刮乐也并非易事,多地的刮刮乐都已经脱销了。

小红书网友每天打卡的刮刮乐。(图/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红书网友每天打卡的刮刮乐。(图/小红书)

带薪养生

带薪上厕所什么的,已经弱爆了,毕竟时长实在有限。如今,带薪养生成为了年轻人上班的新宠。从花样百出的办公室养生茶,到适合在工位进行的全身运动计划,再到午睡技巧……大家的班,已经上到next level了。毕竟先要有一个好身体,才能成为合格的“都市隶人”。

打工人发疯实录

过去一年,发疯文学彻底火了,人们在社交平台上频繁转发着卡夫卡语录,并称他为社畜嘴替,各种原创的打工人发疯梗也层出不穷。但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只能在网络上发疯发癫,现实里唯唯诺诺。为了维持生活,人们很难做到彻底释放自己。不过,也有一些人,以建设工位为开端,将疯感带到了办公室中,包括不限于用公司的打印机彩印“易燃易爆炸工位”等标识张贴在椅子上,把电脑桌面改为“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在公司设置临时哭泣点,突然大笑,抓起电话咆哮……当然,发疯虽爽,还需谨慎。

发疯文学的另一种形态。(图/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疯文学的另一种形态。(图/小红书)

比恋爱脑更可怕的是工作脑

工作脑,与恋爱脑、性缘脑一起,并称为连丧尸都不吃的三大食物。当然,这里的工作脑并不是指有上进心、对未来有明确规划的人,而是指那些把工作当成全部,失去了生活的人。他们的情绪完全被工作左右,经常反思、责怪自己,并因此而焦虑,十分在意领导的评价,即便是在休息时间,也放不下工作上的事情。在大家看来,这样的工作脑,就是先天的被PUA圣体。

职场糊弄学

职场糊弄学,也称为打工人的废话文学,但糊弄不等同于敷衍,它的精髓是在回复领导或同事时,字数要多,情绪价值要给足,把太极打得风生水起,四两拨千斤,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会“向上管理”。网络上,针对不同的情况,已经出现了万能的糊弄话术模板。

装学

上班嘛,哪有不装的。在网络上,“打工人装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科书。有教大家如何在公司装忙的,从工位布置到摸鱼习惯都大有讲究,比如敲起键盘要眉头紧皱,吃东西时最好也要盯着电脑。除此之外,还衍生出了装傻、装自私、装自信、装不在乎、装抠等多个门派,让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办公室风格,选择合适的“装学”进行深造,以此来获得更舒适的上班体验。

装学指南。(图/小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学指南。(图/小红书)

偷学

办公室里,总有一些“偷感很重”的同事,把薅公司羊毛这件事做到了极致。特别是对于收入水平不高的人来说,尽量利用公司资源压缩个人生活成本,是能多攒点钱的唯一途径。对于“偷学家”们而言,大容量水杯是标配,下班接上一杯,就可以省去买桶装水的钱。充电宝、电脑、手机、耳机……一切电子产品都尽量在公司充满电,公司的纸巾也可以时不时顺回家几包。花上百元买个加热饭盒,就可以在公司自制午餐、晚餐,省下家里的燃气钱。所谓“偷学”,就是主打一个公司是我家,一切都靠它。

下班猛学

如果你对于工作现状实在不满,短时期内又无法找到更心仪的工作,那就上班养精蓄锐,下班猛猛学习吧。

作者高滔滔
编辑宋 爽
校对 遇 见
题图《公司职员
排版 张心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