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放弃经营已久的瑞金苏区,开始向外转移。但想要突破敌人的封锁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总部的再三考虑,决定让林聂二人领导的红一军团,在前探路。彭滕二人领导的红三军团,负责中央总部的安全。董刘二人领导的红五军团,负责后卫。

当时,这三个军团都是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他们在艰苦的长征途中,各自担负的责任很大。作为开路先锋的红一军团,在长征途中,是下辖三个主力师,每一个师的将士,都是在战火中历练出来的,在当时绝对算是精锐王牌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长林与军政委聂,都是当时中央红军最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两位红军名将,日后都成为人民军队中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军团长林领导东北地区的解放战争,一手带出最强悍的第四野战军,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军政委荣臻同志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领导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参与指挥平津战役,筹备开国大典,是新中国的首任阅兵总指挥。

老话讲得好:强将手下无弱兵,既然红一军团的军团长与政委,都是人民军队历史上优秀的军事指挥员。那么,在长征途中,负责大军开路先锋的三个主力师的师长与政委,是不是同样非常优秀呢?

虽然,在长征路上,开路先锋的红一军团是下辖三个师,其中的红15师,没过多久就被撤销了。不过,红15师的师长与政委,在经过战火的洗礼,及组织的培养,都成为杰出的军政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15师师长彭绍辉,是我军战争史上的独臂虎将,同时还是一位战术能力很突出的将军。在日后的解放战争时期,彭绍辉在彭大将军的领导下,投入了西北地区的解放战争,任职纵队司令员,第七军军长,为促进西北地区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彭绍辉是获得了上将军衔。

红15军的政委萧华,是一位政工能力十分突出的政工干部。因为工作能力强,与他一起共事的搭档,不是元帅就是大将。

就比如在抗战时期,萧华任职115师政治部副主任,此时与他一起管理115师政治部的是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而在解放时期的东北战场上,与萧华将军共同领导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的是萧劲光大将。

能够多次与元帅大将一起共事的萧华,肯定是一位个人工作能力很强的开国名将。因为能力强,39岁的萧华获得了共和国的上将头衔,成为最年轻的开国上将。

红二师与红一师才是长征途中的先锋主力师,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为掩护中央红军安全撤退立下了汗马功劳。与此同时,这两个师也是军团长林十分仰仗的两支主力师,几乎是逢战必用。如: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发生在长征路上的著名战斗,都是红一师与红二师打前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红一师师长李聚奎赢得了将圣的美称,政委赖传珠是一位个人军政能力比较全面的红军名将。他们二人,不仅在长征途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时,也为新中国的成立以及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为在解放战争时期,李聚奎与赖传珠都投入了,东北地区的解放事业。

作为曾经的猛将李聚奎,在解放时期,负责第四野战军的后勤保障工作。赖传珠还是从事政工工作,先后任职第六纵队的政委,第43军政委,第15兵团政委。

不管是后勤,还是从事政工工作,他们都为解放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两位将军都获得了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二师师长是陈光,政委是刘亚楼。可能大家对刘亚楼都比较了解吧!他是人民空军第一任司令员,还是王牌第14兵团的司令员,指挥著名的天津战役,创造以最短的时间解放华北重镇天津,为促进北平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刘亚楼也是获得了上将军衔,但他担任的职位和大将一样。从这也能说明,他的个人军事能力很突出,所以才被上级委以重任。

红二师的师长陈光很不幸运,作为曾经两次代替林总职位的他,后来职务被边缘化。没有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那样,成为我军的主力战将。加上在建国后,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事情,最终与军衔无缘,而且还是以极端的方式,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