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六六编辑丨六六

1992年,张学良在美国隐居,突然有一天收到了一封来自祖国的信,上面写满了思念,但张学良却犹豫片刻后写道“无日不有怀乡之感”。

但张学良写完后又深深得叹了一口气,遗憾地摇了摇头,在信中写下“物是人非事事休”七个字,婉拒了故人的邀请。

张学良在担忧什么?他为什么会做出如此违心的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的一生:光辉与暗淡交织

作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从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张作霖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很有远见地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在他的引导下,张学良年纪轻轻就以优异成绩从讲武堂毕业,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毕业后短短几年便从旅长做到了军团长,一步一步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多年帮助父亲与各路敌对势力的混战以及对抗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战争中,张学良成熟起来的同时,也看到了战争对无辜民众的摧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他十分厌恶内战,主张全民族团结起来抵抗外敌,力挺和平解决内战。

皇姑屯事件,张学良人生的急转弯。

1927年,日本帝国主义意图分裂我国,从中谋取利益。为此,日本政府逼迫张作霖,要求其签订条约,并且让出东北,以便日本开展瓜分中国的活动。

日本人的无理要求,被张作霖咬牙切齿地拒绝了。

眼见张作霖如此不配合,日本人秘密决定除掉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关东军在张作霖的必经之处皇姑屯埋下炸药,张作霖途经此处时被炸成重伤,不治而亡。

张作霖逝世后,奉军内部立刻封锁消息,急召在北京的张学良回到东北议事,张学良此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前面是浩浩荡荡的北伐军队,后面是蠢蠢欲动的奉军,尚年轻的张学良在悲痛欲绝的同时,强撑着冷静下来,他知道以后自己就是张家的顶梁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奉军内部的事务,在奉军元老,张作霖的兄弟张作相的支持下,张学良顺利当选了奉军的首领。

但也有质疑的声音存在,张作霖曾经看重的杨宇霆就是其中典型一员,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张学良以强硬的手段除掉了杨宇霆。

但质疑的声音反而更大了,无奈的张学良为了破解内乱,把目光投向了蒋介石,希望能以蒋介石为靠山,平息奉军内部的争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面对与各系军阀的混战正焦头烂额之时,收到了来自张学良的橄榄枝,自然喜出望外,他不假思索地同意了与张学良的合作。

二人一拍即合,随即张学良加封了副司令之职,又得到了蒋介石的一大笔资助,在奉军内部的地位彻底稳固了下来,彼时的中国在形式上也被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是一个看似寻常的夜晚,东北军北大营外站岗的哨兵尽职尽责地观察着营地外的情况。

宁静的夏夜只有时断时续的蝉鸣,不时远处的林子里会飞出几只鸟,哨兵并没有察觉什么异样。

突然一个哨兵听到林子里传来了细微的金属碰撞声,紧接着是炮弹的破空声,哨兵还没有反应过来时,炮弹已经在身边炸开了。

哨兵们立刻拉响了警报,深夜的北大营顿时大乱。

不多时缘由查明了,上百名日本士兵有组织地向他们发起了进攻,为首的日本军官声称东北军炸毁了附近的铁路,是在向日方挑衅。

但事实上这是日方所为,日方有预谋地泼脏水,目的是挑起争端,以便大举进攻东北,史称“九一八事变”。

事发不久前,东北刚刚发生过水灾,看着失去家园的灾民,张学良同一众要员在北平举行募捐活动。日军进攻时,张学良并不在东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百人胆敢进攻近万人的军营,属下们纷纷认为反击是板上钉钉的事,沉思许久的张学良却开口说:“传令下去,不得抵抗。”

民间百姓对于此举产生了极大的不满,纷纷痛斥张学良是一个“不抵抗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回忆起当年的事情时说,日军在这之前曾经有过多次小规模的骚扰,使得他当时没有想到这会是日军大举侵华的序幕。

但不反抗的核心其实在于蒋介石,蒋介石主张先解决中共再反击日军的侵略,而蒋介石作为张学良的靠山,张学良自然遵从蒋介石的政见,于是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东三省很快便全面沦陷。

西安事变

1935年10月,张学良受国民政府派遣来到西北地区“剿匪”。

他满怀期盼地对东北军将士们说:“完成剿共的任务,我们就可以安心抗日了,我们打回东北去!”

但事情不尽人意,与中共的作战接连失利。抗日一再受阻,让张学良渐渐地对蒋介石的政策产生了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曾看着前线的战报忧心忡忡地对下属说:“这样下去必然丧失人民的支持,结果将是政府与人民同归消灭。”又表示了自己坚定的抗日决心。

随着西北地区抗日的呼声的日益高涨,蒋介石极为不安,10月,蒋介石飞抵西安视察,希望能够通过谈话来消除张学良抗日的念头。

面对蒋介石的谈话,张学良和杨虎城对东北军将士因不能抗日而士气低落表示忧虑,蒋介石大怒。

随即,蒋介石召集东北军军官训话,表示一定要将红军斩尽杀绝,要求将士们不得动摇,务必服从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饱含爱国志气的张学良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此后他不停地旁敲侧击,希望蒋介石能够回心转意,一致抗日。

张学良的执着换来的是蒋介石的不耐烦,忍无可忍的蒋介石最终给了张学良两个选择:剿共,或者离开。

眼见劝说无果,张、杨二人合议,认为只能采取强硬手段逼迫蒋介石,二人决定实施兵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月12日凌晨,一夜未眠的张、杨二人下达了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命令:突袭蒋介石的住所华清池。

二人下属军队与华清池守军展开激烈枪战,终于在三个多小时后在后山抓到了狼狈出逃的蒋介石,并将其他要员与蒋一同关押在招待所的大客厅

12日上午,张、杨二人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并与中共高层联系,约定在西安一同议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方面派出宋美龄宋子文兄妹,同张、杨二人进行三方谈判。

24日谈判结束

事实上,张学良对于扣押蒋介石内心十分愧疚,在蒋介石准备回南京时,张学良不顾他人劝阻,执意陪同蒋介石一道,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一去,此生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路上,蒋介石并未展现出什么异样,但二人一下飞机,蒋介石一改先前的和气,为了报复张学良,将他判处十年有期徒刑,又为了赢得人心,宣布特赦,将张学良软禁起来。

张学良被软禁后,忌惮东北军的实力,蒋介石一边精心安排张学良的生活,一边又着手开始拆解东北军。

外界的天翻地覆和张学良平静的软禁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了拉拢东北军的军心,蒋介石对其衣食起居十分上心,称“张学良一年的生活开支足以养得起一个团”。

此时张学良的生活可谓极尽奢华,住所的布置都很西化,不仅有羊毛地毯,席梦思床,还有抽水马桶,取暖壁炉等等。

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蒋介石甚至还给他送了猎枪,鱼竿,书籍等丰富生活的物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食物上,吃惯了山珍海味的张学良则更是得到了极大的优待,有专门的厨师按照他的口味精心调配三餐,同时还有专人负责采购他爱吃的食物。

仅仅餐费,张学良每个月就要花去上万。牙膏也是名牌,张学良在给别人的信中玩味地写道:“仅仅刷牙一个月就要五百元,抽烟上千支,也要花上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吃的用的讲究,他的玩乐生活也相当丰富,张学良热爱运动,常常与警卫打球,棋艺也很有一套,很多警卫下不过他,一听说他想下棋都纷纷摆手表示不愿意。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在警卫的看守下外出郊游,甚至在夏天还会挖一个游泳池游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好景不长,随着蒋介石的运作,东北军逐步被分解,整编为六个军。

失去了最大的依仗后张学良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甚至潦倒到向别人借钱维持自己的软禁生活。

张学良与中国共产党:曾经的敌人,如今的朋友

张学良在早年“剿共”生涯后期与周恩来相识,二人对抗日的看法高度一致,就此成为了朋友。张学良也秘密给红军提供过很多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后,张学良随国军来到台。而自他软禁生活数年来,周恩来从未中断过从各种渠道了解张学良的情况。

自抗日战争结束到国民党最后败退台湾,周恩来从未放弃为他争取自由。遗憾的是,直到周总理离世,也没有看到张学良获得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滚滚向前,1991年,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已经故去,张学良也已是近百岁的高龄老人了,软禁半个世纪的他终于迎来了久违的自由。

张学良的软禁,让他错过了许多东西,错过了儿子成家立业,错过了善良前妻的葬礼,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他决定第一站去美国

祖国也一直没有忘记这位老朋友,邓小平等人十分热情地邀请他回国看一看,同时派出张学良旧部吕正操将军亲自向他传达来自祖国的好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回国一事,张学良有自己的无奈,认为此举会牵涉到两岸关系,所以,面对祖国的盛情邀请,只得无奈作罢。

直到2001年,张学良离世,他都没能等到合适的时机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学良的一生由辉煌到暗淡,年少时期的大风大浪让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豁达的心去面对残酷的现实。

他的过错不可否认,但他的功绩也同样不容置疑,张学良在民族大义面前坚定地放弃自己的得失,为国做出巨大牺牲,相信当他看到祖国如今的强盛,一定会感到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