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共有十位名将获得了共和国的元帅头衔。然而,有人对陈老总的元帅军衔颇有争议,说是周总理替他争取的?

为何有这种说法呢?主要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身为野战军司令员的陈老总,在军事上都是仰仗副司令员粟裕。

其实,历史的真实情况并非如此,陈老总获得元帅军衔,并非是周总理替他争取的,而是对革命有着特殊的贡献,所以才获得了元帅军衔。

纵观陈老总的革命生涯,他做出的四大贡献,是授予元帅军衔的重要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大贡献:建设井冈山根据地,是红四军四巨头之一。

在1928年4月28日,参加南昌起义的工农武装力量,会师井冈山。随后不久,部队统一整编成红四军,我党史上的第一支部队正式诞生。

都知道,红四军的首任军长是朱总司令,政委是毛主席,参谋长是王尔琢,政治部主任是陈毅。

当时的四人是井冈山根据地的主要领导者,除了王尔琢牺牲,其余三位都见证了革命的胜利。

毛主席一直是革命的引路人,本来是要授予大元帅军衔的,但被他拒绝了。朱总司令是共和国的元帅之首,还是三军总司令。而作为红四军,另外一位领导人的陈毅同志,在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很合适。毕竟,他曾经可是与毛主席,朱总司令一起共过事的开国元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大贡献:在南方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争。

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主力部队被迫转移,只留下少数的红军将士继续坚守瑞金苏区,而当时领导这支部队的就是陈毅与项英。

红军总部为何让陈毅同志留下,是因为在苏区的反围剿作战中,陈老总的右腿不幸被子弹打中,导致行动不便,于是错过了长征,留守瑞金根据地。

当时的条件很艰苦,在红军主力转移后,留下来的红军将士,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甚至,随时要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是,这支部队在陈老总与项英的领导下,硬是在南方坚持的下来,与敌人展开了三年的游击战争,将这支革命武装力量保留了下来,后被整编成新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大贡献:参与新四军的组建,为壮大革命武装力量做出了贡献。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老总投入新四军的组建,任职第一支队司令员,是新四军的重要成员之一。然而,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遭受重创,军长叶挺被捕,副军长项英牺牲。

在这样的背景下,陈老总被委以重任,代理新四军军长一职,重新组建新四军。在短短数月内,第二次组建的新四军焕然一新,下辖七个主力师,外加一个独立旅,总人数约9万余人。

这支武装力量,后来演变成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野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大贡献:领导华东地区的解放,为加快新中国的成立起到了关键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陈老总是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领导该军投入解放事业。虽然,在军事上,比较倚重副司令员粟裕。但我们要知道,一个好的领导,除了自身能力强外,还要懂得管理,协调能力也很关键。不是说:一个人厉害,就能够打胜仗,其它因素也很重要。

粟裕将军的军事能力确实很强,但陈老总在华东野战军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他们二人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特长,相互取长补短,共同领导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场上,创造一系列经典战役。

陈老总的四大贡献,授予元帅军衔实至名归,并不需要任何人替他争取。与此同时,陈老总还是为数不多,在外交,政治等领域取得很大成就的开国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