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最近有小孩神秘兮兮地拿着个瓶子左躲右藏,死活不让你抢,听话,你最好真的别抢,因为他们手里拿着的大概率是小孩圈流行的“液体宠物”——臭水。近期,在中小学生间流行的“养臭水”引发热议。究竟什么是养臭水?有何危害?这一行为是否涉嫌违法?一文速览。

“养臭水”是什么?

何谓“养臭水”?顾名思义,就是把各种材料放在瓶子里,加水后“养着”观察。

唾液、牛奶、蟑螂、苍蝇、蚊子、老鼠尾巴、生猪肉、护手霜……这些毫不相干、有的看上去还有点儿恶心的东西,就是最近在中小学生中流行的“养臭水”配方:把这些东西放进饮料瓶,观察变化坐等“炸开”,然后分享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上晒出的各色臭水。图/央视网

据报道,有的“臭水”在教室里炸开后,导致教学电脑损坏、教室在一段时间臭得不能用,甚至引起十几名同学恶心呕吐。专家指出,这种行为很危险。

“养臭水”有何危害?

医生表示,孩子们“养”的这种臭水成分不一,也无法准确判断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养臭水”时由于它会不停地发酵,所以可能会产生硫化氢、甲醛等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如果被吸进呼吸道,就可能导致中毒,造成孩子恶心、头晕等不适。并且,臭水里还可能会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如果孩子在接触后不及时清洗双手甚至直接进食,就可能导致消化道感染,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表现,同时还可能会导致皮肤感染,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疼痛。

上面提到的甲醛我们经常听说,甲醛是室内最典型的污染物之一,来源广泛,挥发时间长,常温下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有害。当甲醛的含量越来越高时,影响的不仅仅是身体不适,更有甚者可能导致死亡。

硫化氢又是什么呢?

被硫化氢击中是啥感觉?视频/央视网

硫化氢是一种易燃无色气体,氢虽有臭鸡蛋气味,但千万不能以气味来辨别中毒风险,因为高浓度的硫化氢经呼吸道吸入会使人嗅觉减退,以致无法察觉危险,当浓度达到1400mg/m3 时,可以发生呼吸和心跳骤停,造成“电击样”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健康中国重庆行公众号

此外,有医生表示,臭水中有大量包括细菌在内的微生物,一旦发生爆炸,就会形成“飞沫”,如果伴随空气流动进入呼吸道,就会造成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能诱发肺炎。如果臭水不慎溅入眼睛,与黏膜接触,也会造成局部感染。如果被误食,则会造成肠道感染。

如果不慎溅到身上怎么处理?

医生表示,蟑螂苍蝇以及老鼠尾巴等动物的尸体经过密闭发酵,可能会产生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可引起一些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进入眼睛等部位也有引起局部感染的风险。

一旦与这些臭水有接触,有条件的可根据具体污染部位选择合适的冲洗和消毒方式,如果有身体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孩子在学校“养臭水”惹祸了谁来负责?

针对已有不少臭水惹祸的案例,有律师指出,如果臭水在学校爆炸造成损失,家长和学校都有可能单独或共同承担责任。

在我国,八周岁以下的儿童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校期间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校方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种情况下,校方如想减免责任,应当证明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

八周岁以上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在学校闯祸,一般情况下由监护人承担责任,但如果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学校和监护人承担责任的具体比例,则要根据个案具体分析。

此类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IC

家长和学校联合教育、监管非常关键,同时还可让孩子们知道,“养臭水”可能涉嫌犯罪。

律师表示,如果炸开的“臭水”直接导致公私财物损失达到一定数额,或者有证据证明因为该“臭水”造成多人感染病毒或疾病,达到形成公共安全事件的程度,在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前提下,有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可能,也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是可能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如果是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此外,如果商家在网上售卖所谓的“臭水”给未成年人,其行为或涉嫌违法,因为“臭水”为成分不明的化学品制成,存在误饮或接触皮肤造成死伤的风险,而且还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一旦爆燃、爆炸,会对未成年人和周围人产生潜在危险。

学校和家长对此应该怎么做?

从报道看,“养臭水”游戏,既像一个娱己娱人的恶作剧,又像一种原始野蛮的化学实验。从钻研配方到记录发酵过程,再到最后“炸开”,孩子们玩得认认真真、不亦乐乎。孩子为啥“养”这种又脏又臭又危险的东西?说白了,纯属好玩,图开心、求刺激。

相比“拍烟卡”的潜在不良影响,“养臭水”的危害更大更明显。“养臭水”的目的,就是要看这些东西在瓶子里发酵后多久“炸开”,然后弄得到处是臭水。换言之,“养臭水”就是主动埋下一枚“定时炸弹”,并等待其“爆炸”,其危险性显而易见:轻则让人恶心呕吐、损坏教学设备,重则致人中毒、感染疾病。

此外,“养臭水”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游戏,还涉及严肃的法律问题。一旦这种行为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参与者及其监护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认知世界的驱动力,成年人不能也不该去扼杀这份探索的渴望。但是,引导孩子们如何正确表达好奇心,则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教会孩子们如何在探索的旅途中保护自己和他人,至关重要。

具体说,老师和家长不妨通过科学实验、户外探索等多种形式,为孩子们提供安全、健康的探索环境。当孩子们想要了解微生物的世界,就引导他们通过显微镜观察,而不是亲手“酿造”危险的混合物;当他们对化学反应充满好奇,就让他们在实验室里,在专业指导下,安全地见证奇迹的发生……

总之,好奇心应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而非阻力。一旦发现他们沉迷于危险的游戏或者活动,学校和家长就应该及时制止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并通过正面引导,让孩子们认识到,真正的探索应当基于尊重生命、遵守规则之上,而不是盲目跟风,追求一时刺激,把好奇心用错地方。详情>>>

资料来源:央视网、新京报、合肥疾控、健康中国重庆行公众号、极目新闻、国是直通车等

编辑 艾峥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