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思 记者 宁迪)作为我国荒漠化治理的主战场,内蒙古在“三北”工程沙化土地治理上有何切实举措?在国新办今天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表示,“既要完成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这项重大的生态工程,又要让它成为发展工程、富民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国新网截图
据介绍,2023年,内蒙古完成了950万亩土地的防沙治沙,达到年初计划的1.5倍。预计到2030年将完成9700万亩的治沙面积,不仅要给沙地披上绿色的“防护服”,还要打造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比如,毛乌素沙漠面积比海南岛还要大,现在80%的沙漠化身为绿色宝地,绿色版图向南推进了200公里;库布其沙漠面积有2115万亩,已经有超过40%的沙地披上了“绿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2023年10月份,国务院出台《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对此,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政策落地工程”,把《意见》细化为86个重大项目。目前,已有59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350多亿元。
王莉霞表示,今年,内蒙古自治区把防沙治沙和新能源发展结合起来,并全方位调动企业、农牧民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内蒙古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规划配套新能源装机超过1亿千瓦。以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的阿拉善盟为例,大规模建设梭梭、肉苁蓉、锁阳等沙生中药材生产基地,带动当地农牧民致富。
王莉霞说:“我们的目标,就是既要完成好‘三北’工程攻坚战这项重大的生态工程,又要让它成为发展工程、富民工程,既治了沙、又发了绿电、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赢’。”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