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屋内。

躺在床上的贺维艺被父亲贺立飞轻声唤醒,语气中带着些许兴奋,尚在睡梦中的贺维艺轻揉了眼睛。

贺立飞兴奋地说:“你是省高考状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没完全清醒的贺维艺听完后,有些惊讶,不确定的问:“不是骗我的吧?”

“真的,你班主任打电话说的。”贺立飞难掩激动,一大早贺维艺班主任冯老师就打来电话,说他家孩子是省高考状元,听完老师报喜后,他第一时间就把贺维艺叫醒,没想到自家儿子除了第一时间比较惊讶之外,之后表现得格外淡定。

“好,那我继续睡会儿吧。”说完,贺立飞倒头就睡了。

此时,襄阳五中大门前响起欢庆的鞭炮声。

这一年(2013年),襄阳五中包揽了全省文理科状元,而贺维艺作为这一年湖北省高考状元,自然倍受人关注。

不过他本人却十分淡定,因为从高一开始,他就定下了“上清华”的目标,至于省高考状元,更多还是水到渠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8日(高考结束当天),贺维艺将自己的QQ签名改为“顶我上清华”。看似祈愿,实际胸有成竹。

2010年,他以A级优异成绩考进襄阳五中。

襄阳五中,湖北省重点中学,是一所真正的百年老校,从这里走出去过无数人才,每年几乎都有学子考上清华北大。

仅贺维艺那一届,就有超50人的高考分数超清华北大录取分数,最终因考生个人志向和选择,有3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余人或被香港大学、复旦,亦或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录取,可谓人才济济。

贺维艺上高中这一年,就定下了一个目标:上清华。

于他来说,上清华也不是件容易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的第一年,是“清华路”最关键的一年。兴许许多人认为,高三才是高中最紧要的一年,实际那是针对一般的学子而言。

对于想考清华的尖子生来说,高中每一年都很重要,尤其是高一这年。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行万里路”。

当然,贺维艺还有个“秘密武器”——从小形成的学习习惯。

与想象中的“学霸”不同的是,他从不上培优班,也不搞题海战术,能在“千军万马”中拔得头筹,一是靠兴趣,二是靠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说起兴趣这个话题,就不得不引用一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不可否认,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学习,唯有爱上一门学科,学起来才会游刃有余,不至于学的挣扎、难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好比学数学,有些人通宵达旦、搞题海战术,也只是学会,而有的人仅仅只是上课认真听讲,就能融会贯通。久而久之,学的挣扎的学生兴趣全无,学得轻松的学生游刃有余,自然也就出现了分水岭。

可惜,中国多数家长并不理解、亦或者不在意学生的想法,因此才会出现同一个标准:成绩不好等同于不努力、不认真。

在这一观念驱使下,许多家长就会采用各种手段强迫学生学习,进而家长和学生必然有无法解决的矛盾冲突。

厌学,似乎就成了冲突的直接导向。

当然,贺家并没有这样的问题。事实上,贺立飞从不担心儿子的成绩,也不会“拔苗助长”,给孩子报各种培优班,因为贺维艺很有主见,也热爱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维艺喜欢科学、英语、物理、数学,尤其对经济学感兴趣,曾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是他的偶像。即便是学业繁忙的高中,他依旧会抽时间看有关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初步学习经济学理论。

在他心里,一直有一颗“经济梦”。

梦想,是一个人最大的源动力。

光有梦想,也顶多是个“思想的巨人”,还必须有实际行动。关于实际行动,他给自己制定了“三步走”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步:坚决跟老师走。

能在襄阳五中这样的高中教学,每一位老师俱都是行业精英,他们所传授的经验往往能让学子事半功倍。

意识到和老师之间差距的贺维艺,每节课都听的格外认真,凡有没听懂的地方,基本下课就会去问老师。

上课认真听、下课谦虚问,每堂课都做到有所收获,等到高三冲刺阶段,就不需要为之前“地基不牢”买单,只需要高屋建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步: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多数学生往往困宥于第一步,以至于基础不牢靠,以至于高三冲刺阶段还要补基础知识,导致上限被层层限制。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在于学生对老师的不完全信任,特别是一些初中比较聪明、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以前也就上课听一听,下课随便做做题,考试依旧能考个好成绩。上了高中后,依旧维持现状。

当老师语重心长的讲解要点、重点,往往并不能引起这类学生的注意,就连下课布置的作业也完成的很敷衍。

贺维艺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同时,也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比如看课外书、口语练习,即便是些看起来与成绩无关紧要的任务,他都完成的很认真。这种对老师的无条件信任,正是多数学生欠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高中教师往往最懂学生,可高中学生往往最不能理解高中老师。只待过去成为回忆,才会感慨“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果学生们都能听老师的话,多数人的成绩都不会太差。

当然,这只是愿景。

第三步,每天都要保持热情。

除少数学生实在学不进去之外,多数学生其实都很聪明,总有一科擅长,不过鲜少有学子科科擅长,贺维艺就是少数学子之一。

是他真的热爱?更多还是一层“伪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伪装”热爱学习,而是“伪装”保持激情。高中一定是艰苦的,晚上12点睡、早上6点起是常态,三年保持一个状态,靠的不仅仅是兴趣爱好,还有坚持。只有每天都保持激情,用热情去迎接每一天,才会更有动力。

所谓水滴石穿,不坚持一定不会成功,坚持或许在某一刻就成功了。

靠着“三步走”计划,贺维艺一直名列前茅,成绩最差的一次,也排在了年级前四,从未遇到过挫折。

正是如此,同学称呼他为“贺半仙”。

这位“半仙”最让同学佩服的地方,就是那股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室友冯长春回忆,当时一次小考,一道数学选择题颇有争议,贺维艺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扣了5分。可他觉得自己的答案才是正确的,于是找老师讨论,甚至利用电脑将这道题完整演示出来。

老师最终被说服,虽然他那5分没加上,却让其十分满足,高兴地说:

“我失去了5分,但赢得了真理。”

2012年10月,贺维艺获得物理奥赛全国一等奖。

凭着优异的成绩、优秀的表现,他获得了清华大学保送生考试资格。

第一次,他离梦想如此之近。

早在两年入校之前,他就定下了“上清华”的目标,奋斗了七百多个日日夜夜,梦想近在咫尺,他却犹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梦想变了,而是在思考自己的未来。

贺维艺一直在思考: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答案是唯一的,且只有他清楚,没人能给出看似合理的建议,即便是带过一届届高中学子的老师,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他们给出的建议只是“适合”。

如果让老师、家长来选,或许就会选择被保送这条路。

可一旦保送,就只能选择物理专业。

贺维艺犹豫了,他的理想专业是经济学方面,他的偶像是经济学家林毅夫,最喜欢看的书是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小的他,有一个大大的理想:

将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一点过贡献,成为一名国民经济财富的指导者。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阶段,需要更多的经济管理人才。

而他,想成为其中之一,为中国经济添砖加瓦。

理想是参考的标准之一,人生的完整才是他放弃保送的主要理由。

两年、七百多个日夜,他每一天都严格按照“三步走”计划,有条不紊的朝自己的梦想靠近。当梦想即将实现这一刻,他发觉过去走过的路才是最紧要的。

接下来就只剩下一年,他想给自己高中三年一个深刻的交代,用高考来答谢过去拼搏的自己,去享受这个拼搏的过程。

当然,这条路一定有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当他放弃这条便捷之路后,班主任冯老师劝他多考虑考虑,也希望和父母多商量,毕竟高考充满太多未知。

对此,贺维艺的父母表示全力支持。

他家这孩子从小就很有主见,平时十分自觉、自制力很强,哪怕回家玩“红警”游戏,也从来不管。

这不是“放养”,而是信任,父母的信任是贺维艺最大的底气。

放弃保送资格后,贺维艺又参加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以“笔试全国第二,面试全国第一”的成绩拿到了总分降低30分录取优惠,即便他大概用不上这种优惠。

2013年6月7日,他踏入高考考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不过是一场普通的考试,只不过周围参加考试的人不同了、考场不一样了。

他的青春,就结束在那个平常的下午。

三年奋斗、一场考试,换来的录取通知书又将带他们奔赴其他考场,最终和当初的自己彻底告别。

高考完后,贺维艺将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顶我上清华”。

看似祈愿,实则胸有成竹。

不止是他,包括他的同学、老师、家长,都认为其上清华毫无压力,不过是看他最终能考多少分、排多少名。

而这,也是贺维艺最关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底,他也才高三、刚刚成年,经过三年奋斗,又怎么会不在意自己的成绩?考得好,是交代;考砸了,从头再来。

6月23日,高考成绩出来了。

贺维艺坐在电脑面前,一直等到零点,都未能查到自己的成绩。显然,他的成绩被隐藏起来了,那就一定排在全省前列。

可当得知自己是省高考状元那一刻,他还是有些惊讶。

惊讶之后,是淡然、从容:“好,那我继续睡会儿吧。”

他知道自己成绩很好,预感这次考得不错,大概率会排在前列,只是没想到是全省高考状元。短暂的惊讶后,又觉得理所当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对于那群常年排在全省前列的学子来说,谁考第一都不奇怪,特别是在襄阳五中,那一年全省文科第1、第3名,理科第1、第2名均出自襄阳五中,其中有超过50人的分数超过清华北大录取分数。

相较于他的淡然,贺立飞可淡定不了一点,就连襄阳五中此时也响起了欢庆的鞭炮声,这一天属于那群辛苦三年、奋斗三年的学子们。

而贺维艺,正在梦中神游,嘴角挂着一丝笑意。

不久,清华招生办就接触了他,当然也包括北大招生办。他上高中就立下了“上清华”的目标,自然婉拒了北大的好意。不出意外,他将步入清华大门,成为一名清华学子,即将学习他一直颇感兴趣的经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喜欢经济学,也一直在关注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他的偶像是林毅夫。一切的一切,都注定他将在清华以全新的身份去迎接新的人生。事实上,毕业之后他的确就职于某大型基金,从事股权投资研究工作。

能看出来,他一直都在按着自己的人生计划一步步前进,或许有一天他真能实现自己的最大的梦想:成为像林毅夫那样的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