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并不值得歌颂,只是因为无可奈何,才以苦难来颂扬一个人。”

这句话前半段出自余华的《活着》,后半段佚名,两段糅杂成一句话,便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一生。

人这一生多少都会遇到些难过的坎,那些难过的坎被统称为“苦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苦难,总是躲不开的话题。 有人因苦难一蹶不振,也有人因苦难愈发坚强,挺过去的那部分人,便会得到无数人的赞美。

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可又有多少人知道,或许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希望经历苦难,只是被逼无奈,而安之若命。

起码对韦仁龙来说是这样,他若有的选,一定会远离苦难,那所经历的一切,曾让他一次次挣扎、几经徘徊,造就了后来的他,这个过程失去了太多,比如亲情、童年、快乐,只剩下艰难前行。

该怎么描述韦仁龙的人生?悲惨、凄凉、可怜,单一的词汇显得过于单调,毕竟少有人有那样难以形容的人生。

思来想去,想到一段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再回首,韦仁龙或许也会如此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事那年,他早已没了父母。见诸于一些文章中,曾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他的人生:“一岁丧父,三岁丧母,十三岁没了继父,自此世间再无亲人,孤苦伶仃。”

短短一句话,已是人间疾苦。

一岁那年,尚在襁褓之中的韦仁龙,对父母的印象止于牙牙学语所学的“爸爸”、“妈妈”,记不清样貌、记不得声音。

当父亲死讯传来,他或许能感受到来自母亲的绝望、悲伤,才会嚎啕大哭,为这个小家的破碎而忧伤。

到底是个婴儿,那一应重担都落在了韦母身上。家里本来就穷,连家具都没有几件,让她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怎么活?不少人劝其改嫁,至于孩子就留给韦家,也算为韦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韦仁龙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韦母舍不得孩子,不忍心让刚没了父亲的韦仁龙又没了母亲,她只能一个人艰难撑着,抚养孩子长大。

万幸,遇到了韦双锦——韦仁龙的继父。

韦双锦是个本分人,靠一双手吃饭,也正是老实、本分,钱就没挣到多少,自然也没讨上媳妇。

这在农村屡见不鲜,平日大家和和气气,一碰上个什么事,总喜欢“拿钱说话”,没钱在村子里连话语权都没有。

不过还是有人在意这三十多岁的光棍,自然是村子里的“热心肠”,偶尔还会帮光棍说上一门亲事,至于能不能成,那就听天由命,“热心肠”突出两个字: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就有“热心肠”上门,给韦双锦说亲,对象自然是带着一个韦仁龙的韦母。在媒人看来,孤儿寡母和光棍是绝配,反正都是搭伙过日子,寡妇知冷暖、光棍会疼人,搭伙过日子不失为良配。

韦双锦并没意见,就看韦母的想法。

韦母还是有顾虑,最放不下的还是韦仁龙,她之所以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提改嫁的事,还是担心改嫁后孩子过得不好。

韦双锦虽然打了几十年光棍,也不是个二愣子,第一次上门,他除给韦母买了礼物之外,还单独给韦仁龙买了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仁龙十分喜欢新玩具,自然对韦双锦有好感。那无关乎利益,似乎更像一个孩子对来自于陌生人的关心的依赖,这种依赖不局限于父爱,又包括父爱。

韦母在一旁默默注视着,内心或有几分凄凉。这美好的一幕,是普通人家一辈子的追求,只可惜。

至于可惜什么?唯有她清楚。

既然韦双锦并不嫌弃她这对孤儿寡母,又心疼孩子,嫁也便嫁了。自此,一个新家庭组成,其他人并不在意,他们却异常珍视。

有人问,这算爱吗?这就是爱,是普通人最纯朴的爱。

没有华丽的辞藻、亦没有感人肺腑的山盟海誓,有的只是一日三餐、一屋三人,有的是普通人简单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出意外,韦仁龙会在母亲、继父的呵护下长大,或许会考大学,又或者外出打工,之后结婚、生子。

人类就是如此,一代代延续,这不单是生命的延续、更是精神的传承。只可惜,韦母没能见到儿子成家立业,更没能尽享天伦之乐。

韦仁龙三岁那年,韦母患病。

病的严重,一查已是癌症晚期。于这个小家庭来说,大人得了癌症,往往只有一个结局:死亡。

如果是孩子得了癌症,父母倾家荡产都会为孩子治。可大人得了癌症,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治病,而是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潜意识下,他们是心疼钱的,担心借钱治病还是治不好。既然治不好,那就拖!就这样,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不治之症,再无回旋余地。

韦母也是如此,起初只是身体不适,然后做农活感到力不从心,最后病重躺在床上才想到去医院检查。

当然,也只是检查。

一查,癌症。

治不治?当然是不治。

即便治了,也不定能治好。若是治不好,那钱不就白花了?于这个穷苦的小家庭来说,就只能选择等死。

没有奇迹,有的是人间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兴许许多人一生都不曾经历过这种绝望,唯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明明那么不舍、十分不愿,最终却只能坦然面对死亡。

年幼的韦仁龙天真无邪,即便亲眼看着母亲闭上双眼,也只当母亲睡着了。睡上一觉后,母亲又会耐心地安抚爱哭的他。只是这一次不一样,母亲再也没能醒过来,韦仁龙再也没了爱他、疼他的妈妈。

韦母病逝,独留下韦仁龙和韦双锦父子俩。

说到底,韦双锦只是韦仁龙的继父,两人以韦母为纽带,才形成羁绊。如今韦母病逝,韦双锦即便不认韦仁龙,旁人也说不上几句闲话。况且他总要重新生活,要娶新老婆,一个大男人带个孩子算什么事?

倒也没有人劝韦双锦将孩子送回本家,只是来说媒的人总会提上一两句孩子的事,这让韦双锦心里很不是滋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仁龙这孩子可怜,一岁没了爹、三岁没了妈,如果连他都不管了,孩子还怎么活?既然女方嫌弃他带个孩子,干脆不娶了,将孩子抚养长大也不错。

为了仁龙,韦双锦一连推了好几门亲事,自此十里八乡也传开了,这事反倒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继父和养子相依为命,放在任何年代都是一出人间真善美,不过还是有不少人说韦双锦“傻里傻气”,韦双锦倒乐在其中。虽没了母爱,韦仁龙却重拾了父爱。打记事起,他就被韦双锦带在身边,俨然一对真父子。

父慈子孝、相依为命,小仁龙很争气,上学以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让韦双锦干起活来更有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仁龙一天天长大,韦双锦也没有别的想法,就只想着供孩子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走出这方小天地,去更广阔的世界去闯一闯。毕竟,他知道在这方小天地待着的人一眼望得到头,比如他自己。

韦仁龙也没有别的想法,就只想着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将继父接到身边,为其养老送终。

父子俩从未聊过,却早已将对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父子”,只因当年一桩婚姻有了羁绊,从此再也没能分开。

若是事情照此发展,称得上人间至善至美,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韦仁龙的人生在13岁这年,又一次发生逆转。

这一年,韦双锦病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当初韦母患病一模一样,依旧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不治之症,家里没钱治、也不会拿钱治。

结局只有一种,死亡。

韦双锦躺在床上,微弱的呼吸声代表他还活着,时不时地上气不接下气、不停打嗝,预示着他将不久于人世。

他不想死,至少不是现在。韦仁龙马上上初中,将来还要考高中、大学,处处都需要花钱,他这一走,孩子怎么办?

和当初韦母弥留之际所想一样,韦双锦最放心不下的是韦仁龙。当初韦仁龙年幼,对母亲的离世没有印象、没有触动,如今他已经13岁,懂得“死亡”的含义,正是对死亡的恐惧,他愈加伤心、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小小年纪的他能怎么办?只能日夜守在继父床边,不停地向上天祈求,祈求有奇迹发生,能让继父恢复健康。

没有奇迹,这是人世间。

韦双锦带着遗憾撒手人寰,独留下韦仁龙一个人。

继父的后事处理完后,乡里乡亲考虑到孩子还小,想给他找个好人家。这孩子也是个倔脾气,愣是不过继。既然孩子不愿意,乡里乡亲只好作罢,村上也为他申请了资助,只是苦了孩子一个人生活。

以前冷了、饿了,还有继父顾着,如今只能靠他自己。可一个孩子怎么可能能照顾好自己?况且他还要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继父去世后,韦仁龙更加坚定要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的想法。于是乎,他日常就只吃咸菜、馒头,只为省下来一毛、两毛。放假休息,他还会去捡垃圾、要菜贩子不要的烂菜叶,就这样过活。

活下去、考大学,让他的内心异常强大。

内心的强大,不代表身体上健康,日日咸菜、馒头,一个月甚至都吃不上一次肉,让他日渐消瘦、身体状况极差,好几次晕倒在教室。

而无论再苦再饿,他都不打算放弃学业。

有时候他独自一人悄悄来到继父坟前,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发誓好好学习,但是他真怕哪一天自己坚持不下去了。

然而不久后,转机就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领导经过调查后才知道,学习不错、懂事的韦仁龙是个孤儿!

很快,韦仁龙的事被一众老师获悉,不免心疼起这个小孩。哪怕是一个成年人,经历这么多事后都不一定能受得住,他却把这些事压在心底,还能好好学习,实在不容易。在学校组织下,发起了一场捐款活动。

募捐所得,一应交给了韦仁龙暂时的监护人——牙校长。

除捐款之外,学校还为他申请了补助,并免除了他一切学杂费。来自老师、同学们的善意,让韦仁龙很感动,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源自强大的内心,他从未将陌生人给予的善意视为理所应当,那从来都不是他应得的,而是别人的赠与。

牙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之后他上了电视,事迹被报道后,社会各界纷纷援助,还有好心人一次性捐款两万元,结果他除接受学校给予的免除学杂费、提供免费伙食之外,很少接受来自外界的资助。在其看来,能有当下的一切就够好了!

学校老师也承诺:

“只要韦仁龙好好学习,剩下的学校来做。”

这算不上一场双向奔赴,而是一场人间真情。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韦仁龙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学业日渐繁重,他从未有过半点松懈,甚至一旦有空闲时间,总会去捡垃圾、打零工,尽量多存一点钱。

是社会各界关心不够?并不是,只是不愿麻烦别人。从某种意义来说,他亲历了父母、继父的死亡,能真切感受到死亡的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死神收割生命的时候,毫无预兆!

他想要反抗,却发现手中没有足够的筹码,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他不想再经历一次这种绝望,只能不断强大自身。

只有足够强大,或才能和死神一决高下。

那个年龄段的他,天真的以为所谓的“强大”,就是要拥有足够的金钱,这样起码在亲人生病时,能拿出足够多的钱和死神“交换”。

这种想法很天真,却支撑着韦仁龙成长。在强大信念的支撑下,他以707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

当收到通知书那一刻,他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封通知书不止属于他,还属于继父、母亲、父亲,以及成千上万关心他的人。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当下的韦仁龙。

他感激,却不认为值得,因为苦难并不值得歌颂,没人愿意经历苦难,他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