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旧金山以南的科尔玛墓园,是9·11事件中华裔空姐邓月薇的安息之地。

在过去的20年里,邓达民每个月都会前往邓月薇墓地,确保那块墓地始终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邓月薇是事件当天第一个向世界发出危险信号的人,而她的英勇行为,已牢牢铭记在美国人民的心中。

让时光回溯到那个惨痛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早上,华裔邓月薇正准备执行一场从波士顿飞往洛杉矶的飞行任务。

她原本计划在那里与家人共度假期,但命运却突如其来地为她安排了一份特殊的任务。

谁能料到,她即将踏上的那艘班机,会成为历史上最残忍的飞机。

01

那一天,飞机正按照预定路线飞行,突然,一股浓烈的气味弥漫在整个机舱之内,乘客们都惊慌失措。

当恐怖分子闯入机舱,意图掌控整个飞机时,邓月薇始终坚守职责,努力保护每一位乘客的安全。

“请注意,邓月薇播报。”

当邓月薇在生死一线之时,她依然凭借勇气和聪明才智,利用她手上的内部通讯设备,与航站控制中心取得了联系,向地面控制中心拨通了紧急求救电话。

由此,邓月薇成为了9·11事件中向地面报告劫机情况的第一人。

“驾驶室没有动静,商务舱有人被刺伤——我感觉有人给我们下了毒气吧?我们完全喘不过气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话,人们不禁为她的处境感到揪心。邓月薇以其深沉冷静的表现,在面对生死未知的困境时,展现出无比的勇气和责任感。

随着驾驶舱不受控地被恐怖分子闯进,邓月薇立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她在经济舱后排,利用机上的应急电话和地面的同事保持联络。

录音中的她,声音清晰且镇定有力。

8点46分,通话25分钟过后,满载着20,000加仑喷气燃料的波音767飞机直冲向世界贸易中心北楼。

撞击后的燃烧洞深渊巨口般的吞噬着80层高厦的住户,近千人当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不到两个钟头的时间里,两栋建筑在轰鸣声中轰然崩塌...

同一天,有多达19个与极端势力相关的武装分子操控的四架班机被蓄意挟持并针对美国政府设施进行恐怖袭击。

在这起重大事故中,19名绑匪,以及邓月薇以及其他机组人员如AIR FRANCE 139飞行员等,全部牺牲。

这场灾难让世人震惊,更让人扼腕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谁也不能否认的那一天,邓月薇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邓月薇生于1956年唐人街的一户华人家庭,其祖籍地为广东江门开平市,是家中第三代华裔移民。

虽然家境一直较为清贫,但好在家人相伴,相互扶持,日子过得温馨满足。邓月薇身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自然是受尽父母、哥哥及两位姐姐无尽的疼爱与呵护。

02

大学毕业后,邓月薇毅然决定帮助父母处理日常事务。

可是,她的内心始终保留着那渴望触摸星辰大海的愿望。

终于在父母退休之后,她报名参加了美国航空公司的选拔,并顺利通过了面试,从此踏上了属于飞行的旅程。

每每从外面回到旧金山,邓月薇总要去登门拜访父母亲人。

她带给家人们的礼物,大多都是在北美的加利福尼亚或其他州很难购得的物件。

她说:"我总是努力将最美好的礼物带给亲爱的朋友和家人。"

邓月薇亲切大方和热情开朗的性格赢得了广泛的人缘。

即使生活再困难,她也总能笑对人生,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2001年,邓月薇45岁,已经在美国的天空上飞行了整整十三年。

她的离去给亲人好友们留下了无尽的怀念和悲伤。

旧金山时间和纽约时间相差三个小时,当这项人间惨剧在纽约上演时,居住在旧金山的邓达民正沉浸在梦乡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妻子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生活规律,早早地就起床在外忙碌于教学工作。

那天早晨,邓太太从收音机中得知了惊人的消息:纽约有一架飞机已经撞上了世界贸易中心的北楼!

她急急忙忙唤醒熟睡中的邓达民,并立刻打开电视机。

邓达民看到电视画面中,原本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正冒着浓烟,意识到事态严重的邓达民急忙联络自己的妹妹邓月薇,然而邓月薇的电话也始终无法接通。

03

那段时间,全家人都在全力呼唤邓月薇,无一例外都得到了一连串令人绝望的答复。

傍晚时分,噩耗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

大家收到美国航空公司的确认,证实了她的确搭乘了那趟航班,但并没有一丝她还活着的消息传来。

那一刻,邓家人悲伤如潮水涌来。接连不断地拨打邓月薇的手机无果,唯有用无声的眼泪默默承受这个沉重的打击。

在飞机失事后,救援者在距离曼哈顿世贸中心大约三个街区远的地方找到了邓月薇的尸体。虽然只剩下一块残肢,但救援人员还是用最先进的技术对比确定了邓月薇的身份。

那一刻,邓达民心中翻江倒海,悲痛欲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时常想象,要是我们能好好的再见她一面该有多么幸福;哪怕是医院那些注定要离开的病人,他们的亲人起码还有机会跟他们告别,说出心里的话。可是我们,连那样的机会也没有。”

邓达民不禁黯然神伤,亲人突然离世的痛苦让他无法自拔。

灾难来临时,邓家父母始终抱持着一线希望:说不定,邓月薇当时并没有在飞机上;

也许,她只是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了意外;

可能,她甚至只是因为延误而错过了班机。即便是到了故人离去的那一刹那,他们内心深处依旧满怀期待。

邓月薇的父亲邓公锦也一直坚信自己的女儿还活着,每天晚上都在望眼欲穿地看着CNN的频道,期待能够得知邓月薇还活着的消息。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恳求老天可以让邓月薇奇迹般的回家。

04

时至今日,邓月薇的母亲邓余金爱已经95岁高龄了,她还在每周为邓月薇点上一炷清香,烧掉一些纸钱,用这种方式来祈求女儿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安逸富足。

每位见过邓家母女的人都能够深深感受到那份深情厚意。

失去亲人的痛苦并没有让邓家人停滞不前,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强。

他们创立了邓月薇基金会,致力于增进唐人街地区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福利,同时也资助一些针对老年人的公益活动。

2012年,美国旧金山民众献费修建了一座名为“邓月薇华人康乐中心”的综合性休闲场所,以纪念这位“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的英勇女性。

每逢康乐中心需要经费援助的时候,邓氏兄妹总会毫不犹豫地从基金会里抽出资金进行资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去亲人的痛苦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无法言说的沉重打击,然而邓月薇一家人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爱心,把这份痛彻骨髓的伤痕转化成了了关怀他人的动力,从而让逝者在世人眼中获得了永恒的尊重。

这位平凡的女性虽已辞世多年,但她的精神却光辉永存,激励着后人不断奋进。

如今,距离那个震惊世界的9·11悲剧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残忍的现实宛如噩梦挥之不去,令人心痛。

然而,即便在如此痛苦的时刻,邓月薇及其一行人在生命的最后瞬间仍不忘将自己的生命燃烧到极致,绽放人性的光彩。美国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曾感慨不已,称赞她和其他时空中英勇赴义的人都堪称真正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