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印度比哈尔邦法院签署逮捕2016年印度高考中的文理状元。据印度政府事后披露,这位状元是靠舞弊上来的,除了印度文理科状元之外,还有两名高分考生也被逮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消息被印度官方披露出来之后,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纷纷表示印度作弊现象过于严重,而许多印度公民更是谴责印度相关教育机构的不负责任。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印度的许多高校,学生作弊手段简单明了,作弊者更是“光明正大”。据说他们是这样作弊的:

考生的父母们公然在窗外给考生递相关科目的资料,甚至还有家长帮助考生写好答案以纸条的方式帮考生作弊。(这不禁让我想起来逃学威龙里面的达叔和星爷,果然是艺术来源于生活)

据事后深入调查得出的结果是:“印度考生作弊现象如此严重的原因要归根于一个‘难’字,而这个“难”字不仅仅体现在题目的上,更体现在印度教育设施的落后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印度高考究竟有多难,才导致印度学生为了上一个大学而不择手段呢?

对于印度高考题目的难度系数,我们不好做任何评论,毕竟学的东西不同,那我们就来分析分析印度教育资源究竟有多稀缺,才让印度高考被称为“离死亡最近的一场考试”的。

印度的教育和我们中国教育还有点不同,我们是“6+3+3”,而印度却是“5+5+2”。也就是说小学读五年,中学读5年,而后面的两年不是高中,却成了预科。

印度学生想要进入大学必须参加预备考,预备考相当于我国的高考,而印度的预备考在3月到4月之间,这个时间段将扭转印度百万考生的命运。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印度青少年约占全国人口的1/4,因此,印度每年参加预备考的人数几千万,所以预备考对于印度考生来说是非常激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与印度青少年人口数量庞大相反的,却是印度高校只有将近300所,提供录取名额只有将近300万。

换而言之,就是在几千万考生中,只招收几百万人,那么就会有近千万人进不了大学。然而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本应该有个大学上就可以了,但是印度考生仍然执拗的想要考进所谓的最为有前途的、国内最热门的、但却不适合自己的工程学和医药学。

想要在印度上大学就很难了,而在印度高校中,想要考上工程学和医药学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印度理工学院的招生比例少得可怜,仅仅只有2%。而它招收的不仅仅是有实力的考生,还有权有势的学生。

据报道披露,印度理工学院新德里分校的一位副教授曾经在采访中谈到:

在理工学院,几乎没有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因为低收入家的孩子交不起补习费,所以在招生之时他们就被首先排除,当然除了那种成绩非常拔尖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就不得不提起印度代表性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了,这部剧里面的大学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一定程度的反映了当时印度大学现状——非常难进,而且学费高昂。

言归正传,在考生人数极多,录取人数却极少下,大量作弊事件层出不穷,印度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进入一个大学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然而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那不择手段进了入理工学院的学生们,出来又是怎样的呢?

相关数据显示,如果考生进入了理工学院,并且被计算机或者电子工程专业录取,那么他出来之后就是普通学校毕业学生工资的20倍。

所以在就业难度系数大,工资低的情况下,印度学生挤破了头也想进入理工学院。尽管如此拼命,到头来还是只有2%的学生才能够进入理工学院,毕竟“精英人才”始终是少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印度学生想考进一个大学确实是太难,但是他们的困难并不是在试卷上,而是在教育资源以及教育系统的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