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月谈评论员 孙佳山

营造“唐诗宇宙”的《长安三万里》,“透物见人”的《何以中国》,共话月圆的《元宵奇妙游》……人们看到,近年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视听作品竞相盛放。国风潮起,已成为当代中国一种显性的文化事实。

2024年4月,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大会在江苏南京举行。大会面向社会征集2022年、2023年两年中播出的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内容产品,1513部申报作品中共有490部脱颖而出获得表彰。不少作品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交互式、流动式的创新表达跃然屏中,展现出创作者和亿万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而真切的眷恋、热情。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传统文化承载形态多样,其价值核心有赖于以人为主体的过程性创造,要对其进行大众传播的数字化转换,不仅难在技术,更难在对文化韵味和审美意境的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可谓无所不在,在对传统文化产生“盈余效应”的同时,更要直面消费主义文化冲击、国际传播信息不对称等挑战。如何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化、产业化的方式进行系统化视觉呈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演员演绎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员演绎水下飞天舞蹈《洛神水赋》

近年来,一系列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视听内容“破圈”,给人们以启迪。先有李子柒系列短视频走红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又有河南卫视、央视等传统文化节目频频出圈,再到如今多个网络平台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纪录片、短视频、微短剧受到广泛欢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多样化的视听艺术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显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不能“照着讲”,而应“接着讲”,要在视听层面以沉浸式的艺术形式,寻找到通往广大群众内心、与时代共振的捷径。

要灵活运用数字记录、数字勘测、数字复原、数字解读等手段,用看得见、听得到的视听层面进行数字化演绎,使优秀传统文化活下去、火起来。如在非遗内容的保护与传播中,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国务院已公布的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短视频涵盖率已超过99%,濒危非遗视频播放量增长明显。本次大会获奖节目《做安顺地戏行头》中,快手创作者“李意纯”以短视频的形式,从植物采摘开始,经过手工雕刻、打磨、染色,使广大观众沉浸式、全过程地体验到“中国戏曲活化石”安顺地戏的文化魅力。

在活化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研究机构的学术优势和产业界的技术优势。 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和腾讯等企业合作,对曾侯乙编钟复制件进行系统化、全方位、高精细度的音源采集,将古琴减字谱相对应的音高进行数字化的切片化呈现,有效探索了对传统器乐的数字化保护路径。

还要贴近观众的文化心理距离,满足观众对民族风格的期待,通过数字技术的交融与共创,在视听层面重构传统文化感知、体验和接受模式。

不同于西方传统艺术注重“写实”,中国传统文化更偏向“写意”,具备独有的审美意境。在河南卫视《龙门金刚》舞蹈节目中,飞天与金刚从真实的龙门石窟场景中“复活”,变得立体、逼真。那些人们常以为安静、静止的文化符号,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宛如新生,视觉上更为活泼、可亲,还营造出独具一格的“数字意境”。

2023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到2035年,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人们期待,不断通过数字化手段“活化”优秀传统文化,让大众更加直观地见其形、听其音、感其情、会其意,耳濡目染中国文化之美,全面拥抱、共享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作者系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

来源:《半月谈》2024年第10期

编辑:孙文豪

原标题 《活化传统文化,营造“数字意境”》

责编:秦黛新

校对:褚孝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