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叫李梅,今年35岁,在体制内上班,月工资7000元;老公叫宋诚,今年33岁,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月工资7500元。

来自李梅的讲述,现实而又温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我们有一个儿子,叫宋辉,今年6岁了,上小学一年级,是由我父母帮忙看大的。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都在体制内上班,工资都不低。我父母同岁,今年62岁了,母亲55岁就退休了,父亲是领导,60岁才退休。

母亲退休后就帮我看孩子,一直照顾到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直到现在我们工作忙时还帮着我们接送孩子。

儿子对姥姥姥爷也特别亲,也习惯于住在姥姥姥爷家,有时候都不愿意回来。

公婆是农村的,今年都到不到60岁,靠种地为生,农闲时去城里打些零工。

老公还有一个妹妹,叫宋兰,今年28岁,比老公小5岁,已结婚3年了,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

小姑子家也住在农村,女儿今年两岁了,我觉得我和小姑子挺投缘的,聊天也能聊到一块去。

从小姑子的口中我得知公婆特别重男轻女,不让小姑子上大学,其实小姑子上高中时学习挺好的,但公婆总认为女孩长大了找个好人家嫁了就行了,不用上什么大学,硬生生让小姑子参加了工作。

但小姑子并没有怨恨父母,而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每月工资都不低。

小姑子在一家服装厂打工,她特别能吃苦耐劳,经常加班加点,每个月的计件工资都不少,有时能拿到六千多元,比她老公还赚得多。

我非常同情小姑子的遭遇,一般逢年过节都给她孩子发红包。

但小姑子总是不贪图占别人的便宜,都是礼尚往来,也给我家孩子发红包,但是我们在临走的时候基本上都偷偷给她放下了。

我不想让她回礼是心甘情愿的,我知道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赚钱也不容易,还要每月给公婆1000元的养老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但小姑子总是惦记着我的情分,逢年过节都是给我们送一些农副产品。

巾短情长,不管小姑子送给我什么东西,我都挺喜欢的。

而公婆却不这样认为,公婆说我们家什么都不缺,亲家两口子退休金又高,吃什么买不到,还稀罕你那点东西。

而小姑子总是对公婆说:人家有是人家的,而我送是一种情分,是表达感激和感恩的一种方式。

其实小姑子送给我的那些农副产品,我父母都特别喜欢,说是绿色产品,基本上都给收下了,然后我父母就以另外一种形式给小姑子返了回去。

我父母经常会买一些小孩子的东西,托我送给小姑子。收到这些东西之后,小姑子总是很有礼貌的说:让两位老人破费了,替我谢谢两位老人。

而这时公婆说的话都很难听,他们说:亲家两口子那么有钱,买这点东西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也就是九牛一毛。

我非常反感公婆说这样的话,但是我也不想反驳他们,毕竟文化层次不同,认知不同,俗语说给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就是浪费时间。

尽管我不怎么喜欢公婆,但是我还是履行着一个儿媳的职责,每逢逢年过节,我给公婆这边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给我父母的,也算是同情他们。

而公婆总是说亲家也不缺什么东西,退休金又那么高,你们就不用给他们钱了,给了他们也花不着。

情况的确如此,但是我的父母毕竟把我养大也不容易,我也应该尽一些孝顺的责任,不能总是一味地去啃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自从结婚之后每年的逢年过节我都是给公婆这边过千,而给自己的父母连一半都不到。

我也是象征性地给自己的父母一些,让他们二老高兴,但是他们基本上都以红包的形式又发给了我儿子。

而公婆总是说孩子姥姥姥爷有钱,退休金又那么高,多给外孙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反正在公婆的嘴里,我父母做什么事都是应该的,而他们就是应该不付出的,他们穷反而有理了。

临近端午节,我取了3000元现金,给了公婆2000,给了父母800,给了小姑子家的孩子200。

我总觉得这样分配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却惹来了老公和婆婆的不满,他们俩异口同声的说:你父母退休金那么高,你还给他们钱干什么呢?他们也花不着,有钱自己存着就行。

说实话对于这些事,我真懒得和婆婆叨叨,我狠狠地瞪了老公一眼,以此来表达我的不满。

这时小姑子替我发话了,小姑子真诚的说:妈,你和哥哥说的都不对,人家父母有钱是自己的,女儿给的是孝顺。

那照你们俩这么说,我嫂子的父母一辈子也享受不到女儿的孝顺了。

我嫂子做得已经足够好了,她是多么善良和大度,你们俩还在这挑毛病,赶紧收住吧。

婆婆和老公听完小姑子的话之后都低下了头。

我感激地望着小姑子,两个人都舒心地笑了。

大家赞成公婆和老公的见解吗?欢迎留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结婚之后不管怎么说,对待双方父母要尽量保持公平与公正,无原则地偏袒任何一方,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烦恼。

面对别人提供的帮助,人要学会感恩和感激,不要把别人对你的付出和帮助认为是理所当然,同时善良和大度也要保持好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