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国近1.4亿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2022年末数据)而言,社保养老金作为保障基本生活的经济基础,其待遇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及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

一般来讲,养老金待遇水平越高,则退休人员越容易享有能够保障基本生活的经济基础;反之,养老金待遇水平越低,则退休人员越不容易做到安享晚年,以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位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都应该依照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基本原则来努力提升自身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进而更好的保障基本生活,同时提高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传中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养老金制度已经由双轨制改革为单轨制,即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统一执行由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按照政策要求,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其中,单位缴费的部分,全部计入社会统筹基金;个人缴纳的部分,则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养老金。

以江苏为例,用人单位以本单位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作为缴费工资基数,缴费比例为16%;参保人员(不含灵活就业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缴费。

企退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如何计发?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累计缴费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且同时满足法定退休年龄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可依法、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正常情况下,企退参保职工所享受的基本养老金待遇由2个部分组成,即分别是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公式为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处省市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参保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公式为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个人缴费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且累计参保缴费年限满15年的退休人员,在计发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国家还将会依照其视同缴费年限(视同参保缴费的累计工龄时间)的长短再发放过渡性养老金。

简单来说,即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一般为参保人员退休时所处省市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建立个人账户前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传中

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①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

参考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7月发布的《国家统计年鉴(2023)》,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参保离退休人员的数量为2113.1万人;

参考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支出金额为15027.7亿元。

由此两项数据我们可计算得出,2022年执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5926.4元。

②企业参保退休职工月人均基本养老金

同理,参考《国家统计年鉴(2023)》,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总数为11530.9万;

参考《202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基本养老金方面的支出金额为41436.22亿元。

由此2项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出,2022年度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企业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2994.6元,尚且不到3000元/月。

中央定调: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迎“20连涨”

通过上述2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在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参保退休人员,还是企业参保退休职工,其基本养老金待遇的水平均有待提高,毕竟随着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上涨以及物价的变动,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也会随之调整。

据悉,目前国家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在这一机制之下,基本养老金待遇标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以2023年为例,参考两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我们不难得知,2023年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在202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普调,全国调整比例为3.8%,实现了“19连涨”。

那么,步入2024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是否还会继续提高呢?从日前国家所释放的相关信号来看,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将继续提高,迎来“第20次连涨”。

①3月5日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国务院发布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明确在2024年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②3月25日,财政部预算司发布了《关于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的说明》(下称《说明》),其中明确2024年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预算数为11160.52亿元,比2023年执行数增加1068亿元,增长10.6%。而基本养老金的转移支付主要用来2024年继续适度提高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以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

所以,通过这2点,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即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将继续提高,迎来“第20次连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传中

养老金调整有点“小意外”?

众所周知,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什么样的调整方式、整体调整水平是多少、以及调整范围是多大往往是以人社部联合财政部正式下发的调整通知作为重要的政策依据。

据了解,最近5年人社部正式下发关于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通知的时间节点分别为3月、4月、4月、5月、5月,即多集中在3~5月份。然而,截至目前,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通知还未正式下发,与往年相比有所推迟。

基于此,有不少退休人员难免会存在一些疑问,比如调整通知迟迟未下发是不是养老金不再涨了呢?对于类似这样的问题,笔者倒是认为,既然国家已经释放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信号,那么即便通知下发的时间出现了“小意外”,也并不会影响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继续上涨,毕竟养老金调整的机制与相关流程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传中

企退职工25年工龄,养老金能涨多少?

问题又来了,既然2024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上调几乎已经成为定局,那么调整范围内拥有25年工龄,养老金待遇水平为3500元/月的企退人员,究竟能涨多少钱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所采取的调整方式。基于历年的调整经验,我们预测若不出现意外的话,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既要体现公平与公正,同时也会凸显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激励机制。

由于各省市还暂未公布2024年的具体调整实施方案,下面我们暂且以2023年江苏省的调整方案作为参考,在不享受倾斜调整待遇的前提下,企退职工25年工龄,养老金能涨多少。

①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定额增加26元;

②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的部分,每个月增加15*1.3+10*2.1=40.5元;与个人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的部分,每个月增加3500*1.1%=38.5元。

将三组数据相加,即可得出实际上涨的养老金为26+40.5+38.5=105元/月。不过,需要重点强调的是,此数据仅仅为测算数据,仅仅只作为一个参考。在2024年普调的过程中,究竟能涨多少还要取决于退休人员所处地区采取怎么样的调整方案,以及个人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水平是多少。一般来说,在同一个统筹地区内,缴费年限长、养老金待遇水平高的退休人员,在基本养老金调整的过程中,实际上涨的金额会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传中

结语

总的来说,虽然相比较往年,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通知的发布时间较晚了一些,但是6月份正式公布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恰如文中所述,调整通知下发的时间较晚,并不意味着养老金待遇标准不再上涨。

所以,凡是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已经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不妨可以把心放肚子里,2024年普调之后,所能够享受的基本养老金标准都将会迎来不同幅度的调整。

另外,对于拥有25年工龄的企业参保退休职工,其基本养老金待遇标准究竟能涨多少钱,具体还是要取决于个人的养老金水平以及所处地区的详细调整实施方案。一般来说,基本养老金的月增加额有望能够达到100~200元,并且后续还会再继续上涨。

最后,我们还是要呼吁广大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一定要多缴、长缴基本养老保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同时在后续待遇调整过程中也会更加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