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以前,农村建房子都是红砖加瓦,时间一长,房顶上面偶尔也会生长出一些花花草草来。其中就有一种植物,特别喜欢生长在屋顶上,至今我都没有想明白,它是如何繁殖上去的。这种植物就是瓦松,因为喜欢生长在老房子的瓦片上,故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瓦松不是松树,甚至和松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之所以叫瓦松,可能和它的外形有些许类似。瓦松又称屋上无根草、向天草、石莲花、瓦塔、瓦宝塔、瓦莲花、岩松、屋松,它是景天科、瓦松属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和垂盆草同属于景天科,属于同宗门的师兄弟。瓦松最早记载于唐代,收录于《唐本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传统多肉植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瓦松植株不高,一般不超过40厘米,跟须状,和很多禾本科植物很相似。茎直立,呈莲座状,通常不分枝,直立生长。叶互生,一般线形或者披针形,肉质,上面有类似于竹白霜一样的白粉。它的花期秋季,每年8月份到九月份,花茎侧生于茎上,花生于花茎上,总状花序,组成尖塔形,花呈淡红色。它的果期在秋冬季,每年10月份左右,种子卵形,很小。主要靠分株或者种子繁殖,因为它开花之后整株都会枯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这种植物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最喜欢生长在屋顶、墙头乃至干旱的砂质土壤种,是民间一种极其耐旱的肉质草本植物。

瓦松在民间看起来存在感不高,但是事实上它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草本植物。能收录于《唐本草》可见其价值还是非常高的,瓦松有两大作用,农民朋友要了解。如果你家老房子上面还有这种植物,那么你就要爱惜了。现在随着水泥平顶房的盛行,瓦松的生长空间越来越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瓦松的观赏价值

瓦松植株奇特,非常适合栽于小盆中,放在阳台上或者置于室内观赏。在古代瓦松甚至还有别样的寓意,因为瓦松生于高处,有寄居高位的象征。古代一些官员就喜欢这种植物,唐代诗人李晔就写下了《尚书都堂瓦松》来歌颂它。

瓦松的药用价值

瓦松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事实上它的药用价值也很高。瓦松以全草入药,一般夏秋季节的时候采收。连根拔起,除去须根以及杂质,鲜用或者晒干之后备用。有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消肿之功。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大肠下血,烧灰,水服一钱,又涂诸疮不敛”。此外在中亦有记载:“瓦松治百毒,疗火疮,消肿杀虫”,可见其药用价值之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确实如此,在民间如果有人被火烧伤或者痔出血,懂它价值的老农就会去屋顶找瓦松捣烂来用。不过瓦松虽好,但是事实上它是有小毒的植物。大家在用的时候切记要谨遵遵医嘱,切记不可乱用。也正是因为它有毒,听老一辈的人讲,在以后还有人用它捣碎之后侵水用来制作简易农药,喷洒蔬菜杀虫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瓦松了解了吗?你见过瓦松吗?在你的家乡有瓦松这种植物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