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你还记得自己7岁时在干嘛吗?

大部分普通人,7岁时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只知道撒娇和玩乐。

然而,在革命年代,这个年纪的小孩已经扛上了枪成为了一名小战士。

中国最小的红军向轩,在7岁时就参加了红军的队伍,持枪跟敌人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他戎马一生,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奉献了全部人生。

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舅舅——十大元帅之一的贺龙。

多苦多难的童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向轩在还没出生时就开始干革命了——他的母亲怀孕时,挺着大肚子上山打游击。

这个强悍的女性就是贺龙元帅的妹妹,贺满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龙一家可谓是满门忠烈。

上世纪20年代,中国的普通百姓上要承受军阀割据带来的战乱,下要面对大小地主的盘剥,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贺龙一家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拿起武器干起了革命。

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流传甚广,他的姐妹们也不遑多让。

二姐贺英在丈夫牺牲后,带着五妹贺满姑继续跟敌人打游击,她们湘鄂西工农革命军最早的军事干部和妇女干部之一。

当时,贺满姑怀有身孕,这个孩子就是向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带着还未出生的向轩,时而逃上山,时而入城跟敌人作战,一直战斗到孩子分娩。

向轩出生后,还在襁褓中的他被母亲带着到处奔波。

虎母无犬子,向轩小时候非常争气,从来没有害过什么大病,没给母亲和战友们添过麻烦。

让人心碎的是,在向轩2岁时,贺满姑被敌人抓捕,最后残忍地杀害了。

年幼的向轩被姨妈和舅舅救走,从此失去了母亲,他对母亲的全部记忆,都是舅舅姨妈告诉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把我母亲钉在架子上,捆起来......”几十年后,已经在战场上厮杀了半生的向轩提起过往,还是会止不住的流泪。

母亲去世后,向轩就跟在姨妈贺英身边,她也是一位女中豪杰。

在向轩刚会走路时,贺英就教向轩开枪,并告诉他,将来一定要为母亲报仇。

贺英是向轩的第二个妈妈,弥补了他缺失的母爱,对这个妈妈,他的印象反而更加深刻。

她对向轩既严厉又慈爱,生活中关心他的吃住,在他跟小伙伴调皮捣蛋的时候也会教训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轩跟贺英一起生活了5年,他早期的枪法,还是贺英手把手教出来的。

可惜,贺英也牺牲得太早。

1933年,贺英带着向轩跟游击队一起转战到黔东一带,游击队员都分散住到当地农户家中。

当年五月,因为叛徒出卖,贺英住的农家小屋被敌人包围了。

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贺英不幸中弹,临终前,她把枪和身上所有的钱都塞给向轩:

“快跑,去找你大舅,为我们报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岁的向轩在敌人的枪声中仓皇逃跑,左腿还中了一枪,流血不止。

最后,他躲到山里的大石头后面,捡回了一条小命。

然而腿上的枪伤,却在他身上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

亲眼目睹贺英妈妈的牺牲,给小向轩心里留下了极大的阴影,他发誓一定要为两位妈妈报仇,将敌人都消灭。

红军中最年轻的小战士

经过一番波折后,向轩终于和大舅贺龙会合了,两人都泪流满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龙看着这个孩子,就想起自己牺牲的两位姐妹,心里非常难过。

他不忍心将向轩留在后方,便带着他一起参加了红军。

跟着大舅后,向轩成了红军中最年轻的小战士。

当时,红军被敌人四处围剿,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贺龙作为军中大将之一,非常忙碌,根本就没有时间照顾孩子。

刚开始,向轩腿上还有伤,贺龙就将他交给队伍里的女同志暂时照顾。

除了向轩之外,红军队伍里还有几十个小孩,他们大部分都是已经牺牲了战士的遗孤。

向轩在队伍里跟小伙伴们很快就混熟了,有时部队在农村停留休整,他跟小伙伴们还去田里捣蛋。

被贺龙知道了,就会将他教训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玩乐之余,这些孩子也要帮部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从小开始锻炼。

为了照顾他们,军队还专门拨出一只毛驴给三个最小的孩子轮流骑,向轩就是其中之一。

向轩腿受过伤,刚开始走路一瘸一拐,大家都让着他骑,他却拒绝了:

“我的腿要多锻炼,才能好得快!”

虽然失去了妈妈,向轩却在红军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很快又恢复了活泼的天性。

他的贺龙大舅那时在红军中已经非常有名,向轩却从来不主动告诉别人他和贺龙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总是穿着不合身的破旧军装,忙里忙外帮照顾他的女同志们干活,非常听话。

向轩在军队中混熟之后,贺龙就把他带在身边当勤务兵,后来又把他派去通讯班当通信员。

1934年,红军在中央苏区的革命根据地急剧减少,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中央下令队伍长征。

贺龙所在的队伍于次年踏上了长征之路,年仅9岁的向轩也跟着军队一起,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了漫长的2万5千里。

长征之路艰苦卓绝,很多成年人都坚持不下来,一路上不少战士要么放弃了,要么牺牲在了途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幼的向轩凭借坚韧的意志从来没有掉过队。

长征开始时,他已经是红二、六军团司令部通讯班的副班长了,革命觉悟比很多大人都高。

有时候缺少吃的,队伍里的战士看向轩年纪小,把自己的口粮留给他,他从来都不接受。

向轩知道,这是同志们救命的口粮,即使再饿,也不能吃。

因为条件艰苦,向轩长得特别瘦小,这反而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在做通信员时,他混在村民中,又瘦又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敌人基本不会正眼看他。

这样,他就能安全地把情报带给红军,有些情报还非常有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抵达延安后,向轩的生活终于暂时稳定了下来,他的个头开始飞窜,很快就长得人高马大。

当年那个瘦小的小红军再也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身强力壮的优秀战士。

一枚深嵌70年的子弹

在延安时,向轩进入了学校学习,此时他已经十多岁了,早就过了启蒙的年纪。

不过向轩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他把当年干革命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初期,贺龙想把向轩放到李文清所在的715团,让他去跟敌人作战,向轩自己也多次要求要上一线。

李文清考虑到向轩只有12岁,且部队深入敌营变化太大,就拒绝了贺龙的提议。

后来向轩也考虑到自己可能会给部队“添麻烦”,就主动放弃了。

两年后,向轩终于如愿以偿到一线跟日军作战,他小时候学的枪法,在这时发挥了作用。

14岁的向轩跟随着八路军一路征战,参加了宜川、宝鸡等多场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敌人血腥的屠刀,少年向轩没有丝毫畏惧,他跟着战士们冲锋在前,势要将日寇都赶出中华大地。

抗日胜利后,向轩又被派去学习炮兵和工兵技术,成为了一名技术兵。

他在任职西北野战军1纵队358旅工兵连副连长时,利用所学的知识,和连长一起发明了一种“飞雷炮”。

这种炮弹,能够将10公斤重的炸药抛至150米开外,正中敌人阵地。

“飞雷炮”在荔北战役和淮海战役中表现非常突出,炸毁了敌人不少碉堡,杀伤力十分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在这些战斗中,向轩也没少负伤了。

一次,他被敌人的榴弹片击中,全身20多处负伤,右眼都被打瞎了。

向轩又一次死里逃生,有一枚弹片永远地留在了他的身体里,多年后还会隐隐作痛。

不过,每每跟其他人提起这件事,向轩还会感到十分骄傲。

说到兴起,他还会将裤腿挽起来,给来访者展示那块“勋章”。

解放后,军委给战士们统一确定军龄时,向轩的军龄是从1933年算起的。

这一年他7岁,“红军中最小的战士”这个名号也由此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大授衔时,向轩被授予中将衔,而此时他只有29岁,在同级别授衔的军人中,年龄小得格外突出。

不过,他年龄虽小,军旅经历却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有人对他这么小就当红军的经历有过质疑,他总是淡淡地说一句:“我大舅是贺龙,有什么不可能?”

贺家满门忠烈是人尽皆知的,向轩的回答,总是能让质疑者语塞。

参考文献

百岁红军的嘱托|向轩:万千河流汇大海 一切根源在连队-媒体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