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到,粽子香!小小的粽子不仅延续了千年的传统美味,更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与南方常见的芦苇叶粽子不同,在山东不少地方一直有吃桲椤叶粽子的习俗,而且粽子的样子也与南方粽子大不相同,这种习俗是从何而来,又有怎样的故事?近日,记者采访了日照民俗专家张金亮,听他来讲一讲桲椤叶粽子的前世今生。
(日照市文化馆供图)
说起桲椤叶粽子,青岛、临沂、日照等地都有食用的习俗,但要说最出名的还得是日照的五莲山、九仙山一带,这里不仅食用,而且也是桲椤叶的产地之一。2021年,当地还将其申请了民俗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桲椤叶粽子饮食习俗作为日照地区端午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含饮食习惯、历史传说、家风家训等。”日照市文化馆(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非遗办主任张金亮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前十余天,生活在日照五莲山、九仙山一带的百姓便开始上山采集桲椤叶,准备制作粽子的原材料。桲椤叶粽子饮食习俗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固定模式,当地村子里有初五前十天采叶、备米、备蛋,初一请“泉神”洗粽叶,初二至初四包粽子、煮粽子,初五吃粽子,初六穿新衣,扎五彩绳,戴香包,走亲访友送粽子,节后第一场雨后送五彩绳等说法。
(日照市文化馆供图)
“采集桲椤叶,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个体力活。”张金亮说,桲椤树多生长在比较陡峭的山坡上,极其不易采摘。当地村民三五成群结伴上山采叶,一旦遇见危险可以相互照应。采好粽叶后,他们会把桲椤叶放到阴凉通风处晾干备用。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开始准备小黄米、鸡蛋等食材。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五莲山地区的人民在洗粽叶时,一般要先请“泉神”,祈求得到神明的保佑,让全家身体健康。日照以及临沂地区包制的粽子形状多为长方形,两个捆在一起,寓意好事成双和人丁兴旺,子嗣绵延。
“桲椤树就是我们常说的橡树,在古籍里常常以槲树的身份出现。”张金亮说,周朝时期,槲树已被王室用来制作礼器。《周礼·冬宫玉人》说:“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大圭是周天子所执的玉质手板,终葵即槲树,“杼上终葵首”是指用槲木制作圭柄。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则记载,槲叶,气味甘、苦、平,无毒,具有止血、止渴、利小便的功效。成熟后的槲叶散发着浓郁而独特的香气,用来包粽子更是和米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味。
日照的五莲山与九仙山之间多槲树,因此该地区制作桲椤叶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五莲山下有一村因多槲树,取槲林谐音,名为胡林村。由于原材料方便,桲椤叶粽子饮食以此为中心影响了日照地区以及临沂等地。清顺治四年秋,莒地多难,逃难者大都去了东北三省,“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也传到了那里,“黑白双龙斗”家喻户晓。相传为助黑龙夺下黑龙江,山东老乡便将桲椤叶粽子投入江中,在白龙过时投入石灰。最终黑龙胜出,自此凡有山东人过江,则平安无事。通过这个传说,桲椤叶粽子饮食习俗又一次掀起高潮。
(日照市文化馆供图)
虽然日照具体从何时开始食用桲椤叶粽子已无文字可考,但查阅资料可以发现,不仅是山东,陕西、河南也有食用桲椤叶粽子的习俗,只不过在当地又把它们称为“槲包”,在河南至今还流传着“槲包之槲,嫘祖之桑;槲包之包,粽子之祖”的歌谣。其中关于粽子之祖的说法,在河南信阳楚国贵族墓的考古中也得到了印证,考古人员在墓葬内发现了大量圆形植物包裹。这些两千多年前的植物包裹,经过研究发现,正是外部为槲叶内部为水稻、黍等粮食的槲包,它们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粽子。而据《楚辞·九歌·湘夫人》记载:“湘夫人兮邈若兮,朝献岁以槲叶。”这说明楚国人在战国时期就有用槲叶包裹食物的习惯。
(楚国贵族墓中发现的槲包,图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古代楚国和古代山东相距较远,又是如何互相影响饮食习俗的呢?考古学家李学勤曾在《东周与秦代文明》中划分了七个“文化圈”: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巴蜀滇文化圈,秦文化圈。经历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这些“文化圈”的形态和规模有所变化,区域文化风格也发生了历史演进,楚文化影响所及达到半个中国。而从春秋战国的历史来看,古代楚国和古代山东,并非不交往反而过从甚密。不仅《左传》记载了楚成王十六年齐桓公伐楚的故事,而且根据《史记》记载,此后很多年,楚国和齐鲁大地“战争和和平”交织,楚国甚至直接灭亡了鲁国和莒国。也就是说,今天山东的鲁南大部分,在战国时期有一段时间属于楚国。
在这种文化交融里,两地拥有类似的饮食习俗也就不足为怪了。楚国槲叶包,如今端午粽,先民们的饮食痕迹,跨越千年仍能激起现代人的味觉,它不仅是饮食的习俗,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鲍福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