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美国以“反补贴”为名,对中国电动汽车类目的商品加征了四倍关税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也在日前的一场听证会后宣布:将于7月4日起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实施“临时关税条案”。

眼见默克尔在职16年间打造的中欧贸易稳定态势被打破,中国将如何应对呢?

一、默克尔的对华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欧盟的对华政策一直受到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务实外交”的主导,走出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然而,自从默克尔2021年卸任总理一职之后,欧盟的对华政策就开始越来越受到美国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默克尔并非从一开始就对中德关系持乐观友好态度的。在她的第一个任期内,她对华实行的是“价值观外交”政策。

也就是说,默克尔把对中国的价值观要求,上升到了外交政策指导原则的高度。

就像她在自己的《施政声明》里写的一样,她认为德国、以及欧洲的利益政策应该建立在价值观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默克尔在对华政策里也打上了鲜明的西方价值观烙印,处处以西方的人权、民主、知识产权等标尺衡量中国。

这无疑导致中德、乃至中欧关系的紧张,同时也给德国经济利益带来了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出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压力,默克尔从第二个任期开始便不得不调整了对华政策。

中德两国关系在2009年至2013年期间逐步回暖,中国和德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中国成为德国的最大进口来源国的同时,中德关系也回归到以经贸为主线的语境之中。而默克尔也将其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价值观外交”,调整为服务于现实利益的“务实外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此为基础,在默克尔的第三任期内,中德双边合作发展到了全面开花的程度。

德国就此成为和中国建立了全方位合作关系的、唯一的欧洲国家,中德经济因此都受益匪浅。

眼见默克尔“务实外交”政策为德国带来的经济实效,欧盟各国也纷纷调整了对华政策,希望加强彼此合作、共建双赢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友好状况一直持续到2017至2021年,也就是默克尔的第四任期期间。

虽然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德国也逐渐意识到,通过经贸往来根本无法实现向东方大国输送西方价值观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默克尔依然没有在中美贸易战中选边站,而是明智的一边维系欧美联盟关系,一边维持中欧经贸联系。

并且,默克尔还在德国任职欧盟轮值主席国时,积极推动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一切在默克尔卸任之后发生了巨大转变,欧盟在美国渲染的中国威胁论下,似乎又重拾起了“零和博弈”式的冷战思维。

德国、乃至欧盟又开始重新调整对华战略,拿出了过去的霸权要求来强制中国改变。

这次欧盟紧随美国实行临时关税一事,充分证明了欧盟国家已经在中美之间做出了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默克尔的对华战略政策已被欧盟放弃,她16年的心血都将付诸东流。

而中国对此不可能无动于衷,势必会采取相应措施。

二、中国的反制裁动作即将开始

有一项数据表明,一旦欧盟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那么将会使中方遭受最少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不管从经济利益角度,还是从政治博弈角度,中国这次都不可能选择忍让和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有权利对对方的制裁作出反击,今天的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采取措施。

针对美国和欧盟即将发起的经济攻势,中国早在今年年初便已经有所预判且作出了准备。

2024年的一季度以来,中国陆续抛售了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美债,同时增持了将近300吨黄金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这么做,一是为优化自己的海外资产配置,二是为防范美元货币攻击以及金融市场波动。

此举也有助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减弱美元霸权,并有助于建立起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单独结算体系。

另外,中国商务部已经针对原产于欧盟、美国、以及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项措施可以让对方看到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和实力,也可以让对方遭遇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

除了以上的准备之外,中国官方依然在欧盟做出冲动决定之后,公开释放出足够的善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商务部在国际会议上表示,仍然希望能够通过双方对话协商的方式,妥善解决中欧之间的经贸摩擦问题。

因为中国知道,欧盟如果执意要和中国打贸易战,结果是绝对是没有任何赢家的,损失也将是相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中国和欧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持久的良好经贸关系,不应该就此产生裂痕。

何况,欧盟也不是没有明白人。

在此前的峰会上,德国财长也公开反对和中国开展贸易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也认为此举并不符合欧盟的切身利益,纯粹是为了符和盟友的相同价值观,满足了美国的需求。

当然,中国商务部的善意规劝归规劝,中国外交部还是要显示出国家强硬姿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欧盟临时关税一事也做出了表态:如果欧方出台任何损害中欧经贸合作的措施,中方不会坐视不管。

可见中国已经做到了面面俱到,准备也很充分,接下来就看欧盟的考虑和行动了。

后记

无论如何,贸易战都是一种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做法。

中国并不希望和任何国家打贸易战,尤其像欧盟这样、在经济上和中国有着深度嵌入的国家和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奈何每次都是美国挑衅中国在先、拉拢欧盟共同对付中国在后,中国也不可能任由美西方如此任意妄为。

现在的中国不畏惧任何威胁与挑战,也有信心和实力反制一切制裁和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