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不顾人民反对发动内战,但人民终将偏向正义的一方。

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反动派苦苦支撑了三年,在1949年走向了末路。

数百万国民党军队在一夕之间分崩离析,蒋介石带着亲信逃往了台湾,除了被消灭和俘虏的,还有一部分国民党选择弃暗投明,率众起义。

其中有一位起义将领,叫马士弘,曾担任国军师长。

在解放战争时期,深知国民党已经走投无路,毅然决然地带领部队起义,解放了四川。

虽然马士弘名声不显,但他的弟弟马识途可谓家喻户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期

1911年马士弘出生于重庆忠县石宝乡坪村,家里贫穷,但精神上却不贫穷,这还要得益于他们的父亲马玉之。

马玉之的儿女众多,却对他们都十分严格,从未放下对他们的教育。

在做人上,马玉之也会常常念叨:“但求无愧于心,岂能尽人如意。”

因此,在马士弘及兄弟们的成长过程中,养成了爱国、正义等高尚品格。

马士弘在家里排行第三,他是幸运的,因为家里贫穷,大哥主动放弃了学业,外出做生意,供弟弟们读书,马士弘也顺利考上了上海的大学。

但因要交70块大洋,家里交不起,等好不容易卖粮想尽各种办法凑齐了,大学的注册时间也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士弘从未想过放弃学业,他出生于中国的战乱年代,亲眼目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底层百姓的挣扎,他想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

于是,1934年,马士弘前往北京,考入了中国大学经济系。

后因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正巧当时黄埔军校招生,马士弘便考入了黄埔军校,直到1937年顺利毕业。

毕业后,马士弘被分配到了陈诚率领的第十五集团军。

淞沪会战是马士弘参加的第一场与日军的战争。

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陈诚带着第十五集团军参加保卫上海的战斗。

一场恶战在所难免,马士弘和战友们拿着落后于敌人的装备,却拼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日军进行着殊死搏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士弘亲历了战争的残忍,堆成山的尸体,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无不刺激着马士弘的神经,但他不能退,因为这样只会让他更恨日本人。

在八年间,马士弘参加了武汉会战、宜昌战役、常德会战等六次战役,直到抗日战争结束。

马士弘刚参军那个团有1700人,但到抗日战争结束只剩下了28人,可见战争之惨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义

本以为抗战胜利后,国家能够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但蒋介石不顾人民生活困苦,发动了内战。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明显感到自己没有了一点胜算,于是带着亲信前往了台湾,准备东山再起。

剩下大部分的国民党军队则被留在了国内,一些在负隅顽抗,一些已经被我党消灭、俘虏,还有一些已经萌生了起义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11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军发起西南战役,12月,决定解放大西南。

在此期间,解放军经过多方策反,终于在12月25日,罗广文率15兵团在川西安德发起起义,成为了在大陆上最后一支的国民党反动力量灭亡的加速剂,促成了成都的解放。

1950年1月1日,马士弘受到罗广文的命令,代表15兵团去成都的司令部向贺龙司令报到。

当时贺龙正在会议室开会,马士弘被引进去后,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了八年未见的胞弟马识途

兄弟多年未见重逢后的喜悦,让严肃的会议室顿时变得轻快起来。

原来,在1938年马识途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革命者,走南闯北,出生入死从事隐秘的战线工作。

马识途不仅是一位革命家,也是一名作家,电影《让子弹飞》的原著就是他的小说《盗官记》。

后来,马士弘留在成都,担任了一系列军政要职。退休后,也开始了他的写作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生活

马士弘与弟弟马识途都活到了100多岁,可谓深谙长寿之道。他们还共同研究出了《马氏长寿之道三字诀》:不言老,要服老。勤思考,多动脑......

马士弘甚至在100岁高龄的生活,还能上下爬128层楼梯。

照顾马士弘的保姆说道,马士弘从不抽烟喝酒,平时就读读书看看包,经常看《参考消息》,关心国家大事。

晚年,马士弘的实力变差,他就戴着眼睛看电视上播放的新闻消息。

马士弘晚年还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看望自己的弟弟马识途,几天就要去看一次,一开门就大着嗓门喊道:“我好久没来看你了。”

实际上,兄弟俩也仅仅是几天没有见面而已。可见,兄弟俩的关系有多好。

2016年5月8日,马士弘在105岁高龄的时候因肺部病变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识途得知哥哥离世的消息后,眼睛瞬间红了,他一言不发前往书房为哥哥写了挽联:

鏖淞沪卫武汉斗湘鄂战石牌守国门确是抗战八年老英雄,隐寒门历沧桑经沉浮轻死生觉大梦果然潇洒百岁真高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104岁的时候,马士弘曾接受过一次采访,无论记者问他什么,他都能回转到72年前参加过的战争上面。

他沉思道:“我是个老兵,只要枪声一响,生死观念就没有了......”

对于自己家里“除自己外,其余兄弟姐妹都是共产党一事”,马士弘有所懊悔,却又十分坚定:“当初报考国民党军校是走错了路,但能亲赴疆场杀敌,也遂了愿。”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马士弘:投笔从戎入黄埔 血战八年驱强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共兄弟》:真实版“人间正道是沧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士弘:热血不冷历经沧桑百年激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