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罗瑞卿的次子罗宇到国外去出差,谁承想他却借着这个机会永远留在了国外,不准备再返回祖国大陆。

罗宇是将门之后,而且自己也是一名军人,官至正师级

无论怎么看,他的前途都是一片光明,然而,他却决意抛下这一切,选择留在国外。

这让组织上对罗宇产生了怀疑,仔细一查,果然查出了问题,而且问题还特别严重,性质相当恶劣,已经够得上叛国罪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组织上还是想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劝他回国,可是他却置之不理。

于是组织上果断的做出了开除了他的党籍和军籍的决定。

那么,罗宇是怎么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呢?他究竟做了哪些对不起祖国的事情呢?

罗宇曾是父母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宇的父亲罗瑞卿早年参加革命,先是从事地下工作,随后服从党组织安排,来到中央苏区工作。

罗瑞卿因为工作表现出色,在战斗中又表现得非常勇猛,所以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在经过多番考验之后,罗瑞卿被提升为红军师政委。

罗瑞卿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在与敌作战时,罗瑞卿为了精准的消灭敌人,他大多数情况都会亲临前线进行指挥,前线的危险是防不胜防的,他在指挥作战的过程中多次身负重伤。

红军胜利走完长征抵达了陕北后,罗瑞卿被调到红军大学任职,不久后学校改名叫抗大,他被任命为副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在战友们的牵线搭桥下,罗瑞卿结识了今生的挚爱,正在党校学习的郝治平,郝治平完成党校的学业后,二人结为了夫妻。

1944年,郝治平在延安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罗宇,罗宇从小聪慧过人,特别招人喜欢。

新中国成立之后,罗宇跟随父母来到北京,随后进入一所小学读书。

当时,他的父亲罗瑞卿身居要职,虽然工作非常的忙,但对他们兄弟姐妹的教育却从没缺席过,只要回到家,父亲罗瑞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过问几个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再加上罗宇本身就聪明好学,所以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总是名列前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父亲罗瑞卿与罗宇兄妹闲聊时,聊到了将来考入大学后选择什么专业合适。

父亲对他们说:“我们那一代为了打了一辈子仗,终于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我们年龄都大了,所以建设新中国的任务就交给你们这些后辈了。但是要想为国家建设出力做贡献,我认为应该考虑选择理工科。

罗宇听从了父亲的建议,于1963年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如愿以偿的考上了清华大学自动控制专业

罗宇很喜欢自己选择的这个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刻苦努力,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了学习上,他准备将来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好好去建设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