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开始了长征之路,1935年秋天,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值得一提的是,也是1935年下半年,有一位《大公报》的记者,名叫范长江,他从上海出发,沿着长江西上,经过四川江油、平武等地,到达兰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兰州稍作休整后,范长江广泛活跃在西北各地,在敦煌、玉门、西宁等地考察旅行十个月时间,期间,他公开报道了红军的长征,引起了轰动,并成为全国闻名的记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范长江的故事。

范长江出生于1909年,四川省内江市人,早年时期,范长江主要在家乡一带读书,他天资聪颖,读书刻苦,1927年,范长江报考了黄埔军校,未被录取后他转而进入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也是在这所学校期间,范长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等爱国运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范长江辗转南京、北平等地求学,尤其是在北平期间,他于1932年进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读书期间,范长江经常从事文学创作,并多次向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大公报》、《益世报》等报纸投稿,成为一名撰稿人。

1935年下半年,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前往西北地区考察,并多次报道红军长征的事迹,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范长江也由此成为知名的新闻记者,在国内颇有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范长江正在绥东一带采访,得知西安事变后,他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到西安去采访,以报道国家的形势。当时前往西安的交通几乎全部中断,范长江利用各种关系,冒着巨大的危险飞到兰州,争取到了于学忠的帮助。于学忠派出了一辆军用吉普车,并安排了一批护卫人员,把范长江送到了西安。

1937年2月2日,范长江抵达西安,在西安期间,他完成了相关采访,并了解到我党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共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种背景下,2月9日,范长江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期间,他采访了毛主席,并充分了解了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共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毛主席还建议范长江返回上海,利用《大公报》的影响,报道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文章。返回上海后,范长江在《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不仅报道了西安事变的事实,而且还宣传了我党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国内引起了轰动。

抗日战争时期,范长江主要从事战地采访工作,发表了很多宣传抗战的文章。也是那段时期,范长江结识了很多进步记者,他们一起广泛报道敌后抗日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斗争,做了大量有利于巩固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范长江继续从事新闻工作,他也积极宣传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成为我党宣传和平的一个“窗口”,争取了很多爱国人士的支持,促进了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新中国成立后,范长江担任了人民日报社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职务,并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可惜的是,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后,范长江持续受到冲击,并在1970年去世,享年6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范长江的妻子名叫沈谱,是“七君子”之一沈钧儒的女儿,也就是说,范长江还是沈钧儒的女婿。新中国成立后,沈钧儒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官至副国级。而范长江的儿子也十分优秀,他有个儿子名叫范小建,曾担任农业部副部长,也是一名高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