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你的心情一如既往不算明朗。

世界不太平,遥远的国度战火纷飞;生活也很难,卷不动又躺不平,为了碎银几两每天疲于奔命,折弯了腰。

对此,你有点丧,有点emo,却又迫切的想摆脱这种状态,让自己重新积极起来。

这时候,不妨抬头看看天吧。穹顶之上,有着无限治愈的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01

仰观宇宙

方知人类渺小,烦恼虚妄

天穹广袤,无穷无尽。自古以来,没有人在仰观宇宙之大后,会内心毫无波澜。

公元前309年,庄子由此大彻大悟写下《秋水》:“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公元675年,王勃亦在《滕王阁序》中挥毫:“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深邃无垠的宇宙,会让人放下我执我念,意识到自身的渺小。然而,文字终究是抽象的。再经典的诗篇,都抵不上一张直观的照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激荡。

时间再往后推进1300年。那是1990年的情人节,已经飞到太阳系边缘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即将为节能而永久关闭摄像头。

这天,它收到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的指令——调转镜头,回望故乡,拍下这震撼世界的最后一张照片。

画面中,这个仅有0.12像素的暗淡蓝点正是我们的地球。只见它孤零零地悬浮在苍茫广阔的宇宙中,就像阳光下一粒最不起眼的微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过照片,拍摄指令的提议者卡尔·萨根发自肺腑地感慨道:

「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这是家园,这是我们。

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的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

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每一个猎人与采集者,每一个英雄与懦夫,每一个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每一个国王与农夫,每一对年轻爱侣,每一个母亲和父亲,每一个满怀希望的孩子,每一个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一个德高望重的教师,每一个腐败的政客,每一个“超级明星”,每一个“最高领导者”,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生活在这里——粒悬浮在太阳光中的细小尘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只是一个极小的舞台。当以光年为尺度,站在星月之间再来衡量,便会发现那些勾心斗角不值一提,那些妄自尊大不堪一击,所有红尘烦恼皆微不足道。

02

以宇宙星辰为名

书写顶级浪漫之作

提到卡尔·萨根,他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天文学家,也是科普界当之无愧的教父级人物,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上述传诵极广的这段话,正出自他的力作《暗淡蓝点——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以下简称《暗淡蓝点》)。

有人评价,这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通俗天文学作品。人类自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过探索宇宙的步伐。而这本书,就像一部纵贯往昔、今日与未来的宇宙科普史诗。

从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到人类进入太空、实现登月,再到陆续对太阳及水星、金星、火星、木星等多个行星发射探测器开展研究……人类向宇宙的探索史在书中得以全面展现。宏伟缜密的阐述加上扣人心弦的大国科学故事,让我们在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中解开对宇宙谜团的种种困惑。

与此同时,这本书还结合现有的太空探测成就,评估了将人送入太空的可能性,并对人类未来的太空家园进行了长远展望:

从理论上来说,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但目前的探索成果表明,地球是我们迄今所知的唯一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星际穿越》有一句经典台词:“这么完美的星球,我们再也找不到一样的了。”

偌大的太空,唯有这个暗淡蓝点孕育了文明,诞生了人类。这是多么伟大的宇宙奇迹!

而书中对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全方位考察结果,则是一个有意义的警示。比如,研究发现火星上有严重的臭氧层空洞,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将直接射到星球表面,任何有机物都会很快被强烈的紫外辐射毁掉,最终寸草不生。而金星上大规模的温室效应,让这颗星球的表面温度终日高达四五百度……如果人类依旧我行我素,放任各种环境问题发展,那么有朝一日地球注定会重蹈这些星球的覆辙。

对此,书中犀利地指出:

「如果我们变得比现在更残暴、更短视、更无知和更自私一些,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我们不会有未来。」

这促使我们开始反思人类和地球的命运,开始意识到彼此善待、和平共存的重要性。地球,宇宙中如此毫不起眼的暗淡蓝点,却是我们完美而独一无二的家,值得每个人好好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暗淡蓝点》远不止于科普范畴。实际上,它更是一本疗愈当代人精神世界的能量之书。

卡尔·萨根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他站在全人类的宏大视角,引领我们在精神层面上拥抱星辰大海。其中的哲思,你若读懂了,身心也就被治愈了。

书中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相——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其实也是人类不断认清自我的过程。

自公元 2 世纪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宣称地球“正处于宇宙的中心”开始,地心说一度根深蒂固。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个观点被逐渐推翻。

此后,从日心说,到认为银河系是宇宙中心,到发现宇宙是无穷的……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一再被颠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告诉我们,在广博的宇宙面前,人类中心主义是多么可笑——我们绝非宇宙的主角,我们如此渺小而一无所知。

因此,每一个觉醒的灵魂,在面对宇宙时都应时刻保持谦卑和敬畏。正如书中所写:

「在行星的尺度上说(更不用谈恒星与星系了),人类是微不足道的,它只不过是在一块偏僻与孤独的岩石和金属混合体上面的一薄层生命。

……我们的心情,我们虚构的妄自尊大,我们在宇宙中拥有某种特权地位的错觉,都受到这个苍白光点的挑战。在庞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们的行星是一个孤独的斑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汉灿烂。当你与它对视的那一刻,某种神奇的联结便产生了。恢宏而永恒的宇宙,每个人最终都将跟它化为一体——人类最顶级的浪漫,莫过于是。而这本书让我们领略到了这份美妙,同时教会了我们旷达:

「我躺在旷野里,苍穹环绕着我。它的规模令我折服,它是多么浩瀚,多么悠远。相比起来,我就显得很渺小,可是我并不感到自己被天国遗弃了。我是它的一部分——肯定是微小的一部分,但是和那种无与伦比的浩瀚相比,任何事物都是微不足道的。」

心系宇宙天地宽。当格局打开之后,一切便都释然了——自己所纠结的、闹心的、焦虑的世间种种,又算得了什么呢?

03

宇宙视角下

回眸暗淡蓝点,品悟人生隐喻

在写完《暗淡蓝点》的两年后,卡尔·萨根因病辞世。而旅行者一号如今依然在漆黑的宇宙中继续行驶。

它在64亿公里之外的最后一次回眸,似乎是一种隐喻,在冥冥之中给了我们指引——人生同样需要回望。向内观、向昔望,从而守初心、明方向。

而它这趟永不回航的旅程,亦如我们的人生——只能向前,没有归路。

这一路上,或许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不得不圄于眼前的苟且。但,谁说没有办法让自己在精神上抵达诗和远方呢?

事实上,仰望星空并非逃避和躺平,伴着《暗淡蓝点》徜徉宇宙,是一种让自己满血复活的方式。当我们能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就能脚踏实地、更好地活在当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90周年纪念版

开启一段心灵的宇宙之旅

正值卡尔·萨根的90周年诞辰,《暗淡蓝点》90周年纪念版隆重上市。

与过往版本相比,90周年纪念版不仅在多处内容细节上精益求精,做了细致严谨的补充和完善,装帧也更加精美大气,充满典藏价值。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一本好书抚人心,沉静下来,思考、成长、汲取力量、重整旗鼓。而《暗淡蓝点》正是这样一个不二选择。

打开这本书吧!哪怕是须臾片刻,能够从纷扰尘事中脱离出来,让自己翱翔于这波澜磅礴的星云之中,在精神上与宇宙同频共鸣,已是弥足珍贵的疗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书推荐

《暗淡蓝点:探寻人类的太空家园》

(卡尔·萨根诞辰90周年纪念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