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老金的调整已经基本确立,财政部在申报中央预算报告时明确指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标准,并且这一报告已经得到批复,所以我们等待养老金的调整通知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按照以往的惯例来看,近几年大约都是在4月份或者是5月份左右出台具体的通知,所以我们耐心的等待一段时间,就可以得到官方的有效通知,那个时候就可以确定养老金正常调整。

那么在养老金调整过程中,其实有几类退休人员,是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增长水平,由于每个退休老人具体养老金的增长标准是有所不同的,当然它也有地域差别,所以我们就来看一下,哪些退休老人可以获得更高的调整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类,所在地区调整标准较高的人

所在地区调整标准较高,这什么意思呢?这是指有些地区它的调整标准是比较高,比如说像每年的西藏自治区,在全国范围内来看,调整标准都是属于非常高的水平,再比如说像上海市,北京市这两个一线城市,它的调整水平相对也是比较高的,如果在这些地区退休的人员往往就能够迎来一个更高的增长,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自己的养老金调整通常是占有一定的优势。

第2类,拥有视同工龄的人

拥有视同工龄我们都知道,可以计算成过渡性养老金,但是拥有视同工龄,也可以认定成为你,养老金调整过程中的工龄调整,所以拥有了视同工龄,那么也就意味着工龄挂钩的水平就会更高一些,假如说你有10年的视同工龄,也就是意味着在工龄挂钩的过程中,你可以多增加这10年的工龄调整,比如说一年增加一块钱,那么你至少又可以多增长10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3类,养老金水平较高的人我们的挂钩调整除了工龄挂钩以外,还有养老金挂钩的因素,所以对于养老金较高的人,他在养老金挂钩以后通常是可以获得一个的增长,举个例子,假设一个人的养老金是2000块钱,另外一个人是3000块钱,同一地区挂钩调整的比例标准都是一致的,假设我们按照1%来进行调整,那么2000元的个人,只有20块钱的调整水平,而3000元的个人,就可以达到30块钱的调整水平,很显然也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增长。

第4类,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的人群

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的人群,是可以获得倾斜调整的。那么也就意味着在除了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还能够获得相应的倾斜调整,每月又可以多增加几十块钱。一般情况下认定高龄老人大部分地区是按照70周岁以上,来认定的艰苦边远地区,主要指我国几个比较艰苦的地区,像青藏高原地区等类似的地区,所以都能够迎来相应的倾斜调整,那么他们在养老金具体调整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更高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儿,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

#今年的退休金你涨了多少##五险一金到底有啥用##李强:合适时候推出延迟退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