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阿姨是一位退休教师,今年刚满57岁,退休后,她的生活变得悠闲起来,每天中午都有午睡的习惯。但最近吴阿姨发现自己午睡后总是感觉头晕脑胀,有时直到傍晚还会感到腹胀,导致晚饭时食欲不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周前她在刷手机时正巧发现了一篇文章称午睡可能会影响寿命,回想起自己的午睡习惯以及不适症状,吴阿姨赶紧到医院做了体检,体检结果显示吴阿姨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吴阿姨终于松了一口气,她顺便向医生咨询了午睡后不适的情况。医生仔细询问了吴阿姨的午睡习惯后,才发现她每次都是在午饭后即刻躺下午睡,且吴阿姨的平均午睡时长都在2-3个小时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吴阿姨的午睡习惯后,医生解释道:午后适度的小憩是有必要的,但你的午睡时间过长,反而会让身体更加疲劳;且饭后不久就开始进入睡眠,会影响消化,导致胃部不适,消化不良,长期下来可能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

吴阿姨没想到午睡也能有这么多的讲究,于是回到家后她开始调整自己的午睡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坚持几天后,吴阿姨发现自己午睡后的不适感明显减轻,下午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阿姨的事例告诉我们,午睡虽然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但也需要注意方法和时间。近年来有关午睡对寿命影响的观点层出不穷,让人们不禁对午睡的利弊产生了疑问。那么,午睡真的会对我们的寿命产生影响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午睡真的会影响寿命吗?

午睡本身是一种自然的生理需求,我国大部分人群都保持有午休的习惯,各大中小学、单位等也都留有午休的时间,使他们更有精力去应对下午的学习和工作。

这么看来,午睡应该是会对身体好的才对,怎么会影响寿命呢?

这是因为近年来,多项研究探讨了午睡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大部分研究均表明:午睡时间过长可能会增加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从而间接影响寿命。具体来说,长时间午睡与肥胖、糖尿病、脑卒中以及痴呆等疾病的发生率存在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肥胖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迹象,虽然这并不代表一种疾病,但它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著名高校华中科技大学的雷延寿纳入了27009名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发现,午睡在半小时以内的人群,超重肥胖的比例最低(5.6%);而超过半小时的人群,其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更高。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更容易患上代谢性综合征,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

糖尿病一旦确诊便需要长期用药,甚至依赖药物注射,饮食更是有诸多的限制。很多人可能联想不到,糖尿病与午睡之间有什么联系。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者曾有一项超万人的研究显示,午睡时间≥30分钟和≥90分钟的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17%和34%[2]。这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午睡干扰了人体的生物钟和代谢过程,进而影响血糖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它可导致偏瘫、残疾甚至死亡。

有趣的是,与以上提到的华中科技大学雷延寿同一课题组的周略博士,他纳入了32324名研究对象,发现午睡时间超过90分钟的人群,卒中的发生风险会升高25%(相较于午睡<30分钟的人群)。这可能是因为过长的午睡与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脑白质高信号等心脑血管的不良状况相关,而这些均与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3]。

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导致记忆、思维和行为能力的下降。暨南大学的一项招募了5280名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午睡过长(超过90分钟)的人群,痴呆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午睡会影响睡眠的昼夜节律,从而打乱夜间睡眠习惯,影响了大脑的神经活动和代谢过程,导致记忆和认知功能损伤[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研究并不能直接证明午睡会导致寿命缩短,它们只是发现了午睡时长与某些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其他可能影响寿命的因素,如遗传、饮食、运动等,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午睡与寿命缩短划等号。

综上所述,午睡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寿命缩短,只是过长的午睡可能会增加某些疾病的风险,从而间接影响寿命,但是适当的午睡其实是有诸多益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适当午睡的益处有哪些?

适当午睡能够显著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早间的工作或学习往往使人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大脑和身体的疲劳感逐渐累积;尤其是在午饭后,血液集中在腹部,大脑感到困顿,工作效率直线下降。此时的小憩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恢复精力,更能让我们的大脑得到放松,从而在下午的工作中更加专注、高效。

适当午睡有助于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着来自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种压力,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致情绪失控、焦虑等问题。而午睡则是一种绝佳的解压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暂时摆脱烦恼,让身心得到舒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适当午睡还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它能够有效调节血压,进而减少罹患心、血管等相关疾病的风险。这是因为午睡有助于减轻心脏的负担,改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同时,午睡还能够增强免疫力,帮助我们抵抗疾病的侵袭,在午睡的过程中,体内淋巴细胞得到有效刺激,免疫细胞活跃性增强,从而加强身体的免疫系统。

除了上述益处外,适当午睡还能够帮助巩固记忆,让我们更好地记住所学知识。

在享受午睡带来的好处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午睡习惯。

比如,选择一个宁静、惬意的环境进行午睡,避开在喧闹或强光的环境中休息;尽量保持正确的午睡姿势,避免俯卧或蜷缩等不良姿势对身体的伤害;午睡前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放松活动,以帮助身心更快地进入放松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午睡的好处多多,但是午睡并非简单地闭上眼睛睡一会儿那么简单,其中还有一些我们需要去注意的要点。尤其是对于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来说,退休后他们往往会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午睡也是随心所欲,但是错误的午睡方式很可能会为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午睡的“三不要”是什么?

1)持续时间不要过长

人的睡眠是由多个睡眠周期组成的,每个周期大约持续90分钟,包括浅睡期、轻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如果午睡时间过长,尤其是超过了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我们很可能在深睡期或快速眼动期被唤醒,这时身体还未完全从睡眠中恢复过来,大脑仍处于较为抑制的状态,因此会感觉头晕脑胀,精神不佳。

以上也提到过长的午睡还会增加患病的风险,所以,午睡时间建议控制在30分钟以内,这样可以确保我们在浅睡期醒来,避免深度睡眠被打断带来的不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不要饭后即刻午睡

许多人在午饭后感到困倦,便立刻躺下午睡,这种做法并不正确。饭后,人体的消化系统开始忙碌起来,大量血液流向胃部,帮助消化食物。此时立刻午睡,不仅会影响消化,还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饭后至少等待30分钟再进行午睡,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散步或站立,帮助消化食物,减轻胃部负担。在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或吃得过饱,这样也可以减少午睡时的不适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不要趴着午睡

趴着午睡是许多办公室一族的常见选择,但这种姿势不仅不利于呼吸,还可能对颈椎和腰椎造成压力,长期下来可能导致颈椎病、腰椎病等问题;趴着午睡还会压迫眼球,增加眼部压力,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应避免趴着午睡,如果条件有限,可以选择使用U型枕等辅助工具,让头部得到支撑,减轻颈椎压力。同时,尽量让身体保持放松状态,避免过度扭曲或压迫身体部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午睡虽然简单,但要想达到最佳效果,还需注意一些细节,遵循以上的“三不要”原则,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身体在午睡中得到真正有效的休息和恢复。

退休后的吴阿姨没有意识到午睡也是诸多的讲究,错误的午睡方式反而给她带来了不好的体验。因此,我们一定要合理安排午睡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注意保持良好的午睡习惯,才能够充分享受午睡带来的诸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雷延寿. 中老年人群夜间睡眠时长和午睡时长与肥胖发生风险的关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2.DOI:10.27157/d.cnki.ghzku.2022.004793.
[2]张崇旭.中老年人午休和夜间睡眠时长对糖尿病风险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20.DOI:10.26973/d.cnki.gbjzu.2020.001026.
[3]周略. 中老年人群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与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2.DOI:10.27157/d.cnki.ghzku.2020.002038.
[4] 詹娜妮,王雅琪,唐丽,等. 5 280名老年人主观记忆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J]. 护理学报, 2024, 31 (01): 22-26. 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4.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