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千年古都宋韵,写尽汴梁盛世风流。

5月30日下午15:30,在河南省唯一一家获得“年度最美书店”殊荣的新华书店开封书城内,“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品牌创始人、作家李筱懿的视频号知识专栏直播准时开播。本次直播嘉宾邀请了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老师,和他的新书《王立群读史记》一起,走入历史,探讨《史记》里的人间清醒

有人说,《百家讲坛》是当代真正的大师课;有人说,王立群是当代解读《史记》第一人;有人说,王立群的解读,让《史记》这部2000多年前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重新被当代人熟读。

「虽家贫,但嗜学」。王立群坎坷的求学经历,比《送东阳马生序》还要励志。几次差点无学可上,34岁考上研究生,61岁登上《百家讲坛》,70多岁还在坚持做学问。或许正是这段坎坷的人生经历,让他对人性和命运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刻的理解,对历史的更迭也看得更为通透。

千年汴梁,八朝古都。作为晚辈,李筱懿表示特别开心来到开封,和王立群教授一起做本期知识专栏的直播。在直播中,她和王立群谈古论今,从千年前的历史典故到现代社会的变迁。秦汉时叱咤风云的帝王与平民,英雄和百姓;项羽、刘邦、秦始皇、吕后等人性的脉络……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在李筱懿和王立群的讲述下,变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筱懿说,读历史完全打开了她的视野,是对“过度感性”的纠偏。她在35岁甚至40岁之前,都是一个过度感性的人。而读历史,可以让人看到其中的金戈铁马、运筹帷幄、国泰民安、朝堂争斗,看到世界运转的客观性和逻辑性,让她完全换了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更加客观的角度,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待问题。

李筱懿一直很疑惑:为什么西楚霸王项羽宁肯自刎,也不肯过江东?以项羽最后的结局和他千古留名的事迹来看,项羽算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王立群在直播时指出,项羽“政治上很天真,性格上很可爱”。项羽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选择乌江自刎,不仅是对个人生死荣辱的超脱,更是对江东子弟声誉的珍视,展现了他对百姓的悲悯,这种担当与人格,在王立群看来,是虽败犹荣,其短暂而璀璨的人生,展现了乱世英雄的血性与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筱懿感慨说历史是必然的,但也充满偶然性。以项羽彭城之战为例,在刘邦即将束手就擒时,突然一场沙尘暴,撕裂了项羽军队的防线,让刘邦抓住机会得以突围。如果没有这场沙尘暴,也许历史就改变了。可是,历史没有如果,突然变幻的天气救了刘邦一命。

在谈及刘邦的传奇人生时,王立群认为他虽然有很多毛病,有很多让人诟病的地方,但他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刘邦取得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刘邦非常善听,谁的话有道理,他一下就能听出来,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他善听,这让他能集中所有人的正确意见,最后做出决断。除了善听,刘邦还知人善用,多谋善断。这显然比项羽高明多了,项羽有点刚愎自用,太自信了。自信是人性的一个优点。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什么事情也完不成,因为有自信,你才能用百折不挠的勇气去克服在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的所有困难和障碍,所以,没有自信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的自信过了头,那就坏了,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谬误了,就是刚愎自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筱懿眼中,王立群的新书,不仅讲述了那些千古风云人物身上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引导读者透过故事看到本质。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很多时候,就是关键那几步,有人点你一下,于是豁然开朗。希望直播间的每位用户,都可以被王立群老师的文化影响力所感染,不仅能领略其文学价值,更能从中体悟到对人生选择的指引。

继续期待李筱懿下一次的视频号知识专栏直播。

免责声明:本文为推广文案,文章内容、产品、服务均由品牌方提供,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如涉及钱款交易,请慎重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