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斯德哥尔摩6月9日电 (记者殷淼)6月9日,“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教育文化处参赞、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李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李静,中外珐琅美术馆馆长朱景优,工艺师高丽丽以及瑞典社会各界人士等近百位来宾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由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中外珐琅美术馆和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本次展览共展出30件极具代表性的景泰蓝艺术品,完美呈现景泰蓝艺术的巨大魅力和艺术价值。据介绍,本次展览将从6月9日开始持续至7月15日结束,期间还将围绕珐琅工艺开展系列讲座和手工体验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的主题讲座。人民网记者 殷淼摄

开幕式上,钟连盛现场带来“走进景泰蓝的世界:古老中国600年艺术瑰宝”中国故事主题讲座。钟连盛表示,景泰蓝不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在中国的一个缩影。他说,景泰蓝是西方珐琅工艺与中国古典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是“古丝绸之路”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艺术结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静。人民网记者 殷淼摄

李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拥有600年历史的景泰蓝工艺见证了时代变迁,由宫廷器皿走入寻常百姓家,是广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艺术品。她说,中国景泰蓝此次来到欧洲国家进行巡展,其本身就体现了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外珐琅美术馆馆长朱景优介绍其参展作品。人民网记者 殷淼摄

朱景优表示,本次展览活动吸引大批当地民众和中华文化爱好者参与其中,令其印象深刻。他说,景泰蓝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名片,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这次展览活动不仅呈现了珐琅工艺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更展示了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和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大师指导学员制作珐琅挂饰。人民网记者 殷淼摄

活动当天正值中国“端午节”到来之际,开幕式现场还精心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举办景泰蓝制作工作坊,教授制作端午主题的景泰蓝饰品。来宾在工艺大师们的悉心示范指导下,亲手体验景泰蓝的制作工艺,用景泰蓝核心工艺“点蓝”制作“端午粽”珐琅挂饰,深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泰蓝展品。人民网记者 殷淼摄

“第一次接触中国景泰蓝艺术,并且在中国艺术家的亲自示范指导下制作景泰蓝饰品,这种体验真的很棒!”瑞典信息技术工程师马丁告诉记者。他说,此次展出的景泰蓝作品制作非常精美,从工艺细节中能够看出中国匠人高超的手工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泰蓝展品。人民网记者 殷淼摄

尼日利亚艺术家阿德耶米对记者说,中国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中国文化千姿百态令人流连忘返。他说,“这个展览给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了解中国文化并向中国学习的窗口,相信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一定能够更好地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人民网记者 殷淼摄

钟连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希望本次展览能够让更多朋友领略到景泰蓝的非凡魅力与艺术价值,为珐琅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并借此机会促进中外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