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胜是战场上的一员猛将,参加过秋收起义,上过井冈山。自从参军以来,他就以勇猛果敢的战斗风格闻名,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也从普通战士,历经坎坷,最终成为开国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后,当黄永胜踏上东北的土地时,他就是8纵的首任司令员。作为林总麾下的得力干将,黄永胜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华。

8纵是抗战时期冀热辽军区和陕甘宁边区进军东北的部分部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他在部队中威信很高,在他第一次担任司令员时期,率领8纵在秋季攻势期间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

然而,一年左右的时间,黄永胜被撤了,取而代之的是段苏权。

其实,当时上级不乐意换人的,这是一支地方部队,能够打出彩非常不容易,黄永胜功不可没,而早在红军时期他就是林总的爱将。

然而,当时程子华并不喜欢黄永胜,认为他只会打仗,作风问题不太好。而且,他这个人有点自傲,太霸道。常常不顾上级的部署,而按自己的想法行动。

尽管程子华也是黄永胜多年的领导,但对他并没有什么好感,为此曾多次找到林总要求换将。林总却说,能够打胜仗的常胜将军最难得,不过在程子华的极力推荐下,林总也考虑到部队的团结,最终同意了程子华的意见,让段苏权接替黄永胜,担任了第8纵队的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段苏权早在18岁的时候,就成为了红二方面军黔东独立师的政委,也打过很多漂亮仗,不过当时为了掩护红二、六军团向湘西挺进,黔东独立师故意引来重兵,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段苏权因为受伤留下养伤,在家乡,呆了3年多的时间,后历经磨难才重回部队。

不过段苏权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和地方工作都搞过,能力还是非常全面的。

抗战期间,段苏权历任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中共平北地委书记兼平北军分区政委等职,是我军平北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

抗战胜利后,段苏权被调任为了冀热察军区司令员,这也让他再次有了独立的作战指挥经验。

然而,客观说,政工干部出身的段苏权还是缺乏丰富的作战经验。毕竟,段苏权在红军时期仅担任过师政委,也没有独立带兵的经验。而在抗日战场上,段苏权更多的侧重在根据地的建设,而且兵力也是地方部队。

因此,面对战场上的瞬息万变的形势,段苏权有点力不从心。毕竟一个纵队,并不是当初的独立师,能够担任纵队司令员,明显是需要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这一点段苏权欠缺的。

从林总多次拒程子华的建议不难看出,他看重的更多的是作战能力。而且,段苏权还真的未必喜欢现在这个位置,因为一切都得重新适应,包括上司的个性以及自己的部下等等方面,但他也是骑虎难下,压力可想而知。

在担任司令员期间,段苏权还是出现过失误,尤其是对于东总来讲不太能接受的。

不过时间不等人,转眼辽沈战役开始了,段苏权率部投入到了战斗中。

也是在这里,段苏权出现了两个失误。一个是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攻占飞机场。

当时8纵接到命令要进攻锦州机场,段苏权犹豫了,到底攻打新的还是旧的呢?此时的锦州有两个飞机场,一个在城北,一个在城西,城北的飞机场已经停用了,而能用的机场距离9纵很近,按道理9纵直接进攻不是更加节省时间吗?因此,为了确定,也为了节省时间,段苏权最终给东总打了电话。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听到段苏权的问话,当场就火了:“一个能飞,另一个不能飞,你说打哪个?”

这也直接导致进攻时间延后了,让卫立煌从沈阳空运49军一个师到锦州增援,增加了攻锦的难度。

而另一个则是,8纵丢失小紫荆山阵地。

8纵的主攻团拿下小紫荆山后,有些轻敌,就下山吃饭去了,在阵地上只留下了一个200多人的加强连。结果,敌人疯狂反扑,将阵地又夺了回去。

但段苏群却鬼使神差瞒报了这个战况,打算自己先再夺回来,结果遇到了麻烦,以至于丢失阵地这么大的事竟然是总部从敌人那边传过来的,这就更让东总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段苏权孙带领的8纵难道就没有成绩吗?其实不是。不过在当时失误被无限放大,掩盖了成绩而已。

而辽沈战役结束之后,黄永胜回到了8纵,段苏权则留在东北军区当作战处长,明显是降了。试想,这样的调整,绝对是东总对段苏权的出现了不满,否则平调就可以,没必要降职。

尽管没多久段苏权又被任命为东北军区参谋长,但这也不能掩盖东总对他不满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