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领35000名军民,分乘400多艘船,从金门料罗湾浩浩荡荡地杀向台湾。

次年2月1日,已陷入绝境的荷兰人放弃抵抗,与郑成功签订和约后撤离台岛,结束了对台湾38年的统治。

很多人因此认为,郑成功是直接武装登岛,用武力收复的台湾。

其实不然,在出兵台湾之前,郑成功已布局2年之久,之后的武力攻台,只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他布的这个局,就是对台湾进行贸易封锁,断其财路,让荷兰人逐步陷入困境。

郑成功能做到这一点,既有他作为一代人杰的坚忍,也有他对荷兰人的炳若观火。

荷兰人从1599年现身菲律宾,1622年攻打澳门时起,就铁了心的要在东亚贸易上从西班牙人手里分一杯羹。

无奈西班牙人太强,荷兰人屡次攻打澳门均告失败,只好跑到2000公里外的台南建立据点。

当时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虽已成立近20年,但要在台湾站稳脚跟,就得和“地头蛇”搞好关系。这个“地头蛇”,先是一个叫李旦的大海商,后是郑芝龙和其子郑成功。

李旦是泉州人,在欧洲世界的知名度比在华人世界还高,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甲必丹”,就是商界领袖之意。

在去台南之前,荷兰人原本住在澎湖,可是福建巡抚南居益刚一上任,就下令沿海戒严,要赶走荷兰人。

荷兰人不愿走,南居益立马调动一万大军要开战。荷兰人没办法,只好请李旦前去说和。

李旦向荷兰人分析情势,建议他们到台南平港去。就这样,荷兰人离开澎湖去了台南。

李旦不会知道,他的建议会让台湾沦为荷兰殖民地,也是台湾历史从南向北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李旦死后,一直担任荷兰人翻译的郑芝龙,联合其他海商杀死李旦接班人,自己做了老大。

当时来自中国的生丝全部控制在李旦手中,荷兰人想赚钱,只能再和郑芝龙签订供货合同。

之后郑芝龙慢慢壮大,逐渐掌控了大陆沿海的全部制海权和荷兰人在台湾的贸易往来。

荷兰人不甘心被郑芝龙控制,却又不敢和他正面硬刚。

直到1646年郑芝龙被清廷软禁在北京,荷兰人才算松了口气。

但没了郑芝龙,又来了他儿子郑成功。

郑成功生于1624年,就是荷兰人刚到台南那年。此时的他已经22岁,跟随父亲历练多年,让他迅速成长起来。

郑成功先是劝父亲不要去北京,之后拒绝清廷招降,快速整合郑家势力,以金门和厦门为基地,控制着台湾海峡两岸贸易,并活跃于东南亚海域,风头更盛于他的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52年,台湾爆发了“郭怀一事件”——

台湾的汉人因甘蔗业衰退而谋生困难,又不满被荷兰东印度公司盘剥,几千名农民在郭怀一等人的领导下,揭竿而起,反抗荷兰人统治。整个事件历时12天,最后被荷兰军队镇压。

事后统计,包括未参加起义的农民,共有3000~4000名汉人被杀死或饿死,在台湾引起极大震动。

后来荷兰人怀疑该事件是郑成功为夺取台湾暗中策划的,却又没有证据。但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因此决议,即使在和平时期,荷兰人聚居的热兰遮城守军人数也不得低于1200人。

事实上,在郑芝龙1661年被清廷处死前,郑成功并没有要攻打台湾的想法,他当时仍想在中国大陆寻找立足点。他与荷兰人的竞争,更多的是在贸易上。

他依靠父亲创立起来的海外贸易管道支应庞大军费,在杭州设山路五商,在厦门设海路五商,有仁、义、礼、智、信5个字号,每个字号下有12艘船,共60艘海船,分别前往东南亚、日本、大员等地贸易。

郑成功的商船从中国大陆出发后,先航向东南亚各地贸易,有些船会直接返回中国大陆,有些继续驶向日本做生意,约有50多艘船航行在东南亚到日本长崎港的海面上。

由此能看出,这位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实际上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大商人。

荷兰人来到台湾是为了赚钱,如今不仅要受到郑成功控制,还被他抢了生意,双方关系不紧张都不可能。

荷兰人先是积极联系清廷,得到向顺治帝8年纳贡朝见一次的机会;之后又在海上攻击郑成功的商船并抢夺货物。

他们敢这么干是有原因的。

1655年,郑成功在厦门建“思明州”,表示“思念明朝之意”。

思明州后来改为思明县,于1935年被裁撤,改制为厦门市。

郑成功建思明州,惹怒了顺治帝发大军讨伐。双方自此激战数年,直到1661年郑成功攻打台湾。

荷兰人截夺郑成功商船的同时,西班牙人也在菲律宾马尼拉向郑氏商船发起攻击,抢走货物,杀害商人,让郑成功大怒。

他给台湾的荷兰长官写信,要求荷兰人必须扣留所有从台湾发往马尼拉的船只,并将财产充公。

在信中,郑成功大骂攻击他商船的欧洲人“举止不像基督徒,像禽兽”。

这让荷兰人非常不高兴,这等于骂荷兰人也是禽兽。

郑成功的要求被拒绝后,他又写信给台湾的汉人商社代表,威胁说,如果自己的商船再受到荷兰人攻击,就要发布“不许前往台湾贸易”的禁令。

就是不准大陆商船和台湾进行贸易。

但是荷兰人没把郑成功的威胁当回事,一边向清廷提出可帮忙剿灭郑成功,一边继续拦截郑成功的商船,夺取货物,让郑成功大受损失。

1656年,忍无可忍的郑成功终于发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派人带着命令书到达台湾,向商会代表发布禁止与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进行贸易的命令。要求商会代表在100天内,只能载运台湾土产货物往来两岸,不能载运欧洲人更需要的胡椒、丁香、铅、锡等货物。期限一到,商船必须返回大陆,违者要被砍头,船货充公。

荷兰人得知后,派人将命令没收,并下令所有城堡进入战备状态。

不久,郑成功再次派人带信到台湾,内容说:

将严查贩卖胡椒等货物给荷兰人的汉人交易商,一旦查获,将扣留一半的货物,并处决船长和船员。信中还呼吁在台湾的汉人,赶快离开台湾回到大陆,以保安全。

郑成功的两次命令,让台湾的汉商大为恐慌,他们纷纷抛售存货,赶着在百日内返回大陆。

很快,台湾货物价格暴跌,台湾再无中国大陆商船往返。

郑成功对台湾的禁运战略,给荷兰东印度公司造成极大危机,仓库里堆满了要出口到大陆的货物,汉人商店的货架却空空荡荡,很多汉人因此离开台湾回到大陆。

一时之间,荷兰人的整个贸易网受到沉重打击。

荷兰人无奈,两次派人到厦门和郑成功谈判,加上部分汉人写信给郑,请求他解除对台湾的贸易禁令,停航一年的海路才又重新开放。

165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额顺差,台湾贸易荣景再度出现。

可是好景不长。一年半后,替荷兰人谈判的通事何斌,被查出私下里替郑成功在台湾征收关税。

荷兰人一怒之下,撤销了何斌的一切职务和待遇,包括他的汉人长老和市民资格。

何斌走投无路之下,带着一份台湾地形图逃出台湾,投奔远在厦门的郑成功,以台湾的富饶为诱因,说服郑成功攻打并占领台湾。

当时很多汉人也加入郑成功的阵营,其中不少人熟悉东印度公司的情况。这样一来,占领台湾,赶走荷兰人,对郑成功来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此时的郑成功正一筹莫展,两次北伐失利,让他的反清大业受到致命打击,寻找能专事生产、提供补给的根据地,是他的当务之急。

何斌的到来让郑成功大喜,他决定采纳他的建议到台湾去。

热兰遮城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兰遮城模型

有意思的是,何斌逃走并未引起荷兰人的警觉,他们对何斌向郑成功献计一事更是一无所知。

直到两年后,荷兰人发现很少有商船来台湾,台湾的经济也逐渐凋萎,认为台湾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台湾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了。丝毫没有察觉是郑成功又开始对台湾进行贸易封锁的原因。

但是汉人却感觉到了。

从1660年起,在台湾的汉人开始出售资产,将钱汇回大陆,甚至连妻小家眷都送回中国大陆。

显然,他们相信郑成功将攻打台湾。

当年3月,有人向荷兰东印度公司长官揆一报告说,郑成功准备攻打台湾。

揆一立刻将城堡转入防御状态,并请荷兰当局向台湾增派1000名士兵,同时派人问郑成功,是不是要攻打台湾。

郑成功当然不承认,回答说,自己应付满清都忙不过来了,对台湾这个小地方没兴趣。

郑成功甚至恢复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贸易往来,以消除荷兰人的疑虑。

不过荷兰评议会仍然认为应向台湾增派援军,如果郑成功不打台湾,可以让援军去打葡萄牙人占领的澳门。

可是揆一不同意,坚持让援军留在台湾。

援军将领范德朗看到台湾风平浪静,丝毫没有要开战的迹象,就非常生气。

他写信给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说,郑成功攻台情报完全没有根据,揆一不让援军进攻澳门是白白浪费金钱。

这封信让总部决定撤换揆一,并同意范德朗撤走部分船只和有实战经验的军官。

范德朗的援军解散后,郑成功攻台的最后阻力消失了。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利用东北季风结束、吹起西南季风,不利于驻守在雅加达的荷兰援军来援之机,向台湾发起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军大兵压境,荷兰人的部分城池在缺乏火药和饮水的情况下,很快投降。揆一却坚守总督府所在的热兰遮城,拒绝投降。

郑成功到底是生意人,在多次攻城失利的情况下不愿继续损耗兵力,而是分派军队到各地开垦,种植收成好的番薯,以维持军需。

僵持之下,荷兰人还是向台湾派了援军。擅长航行的荷兰人在风向不利的情况下,硬是向热兰遮城增派了700名士兵。

但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这700人的援军本来是要与清军联手夹击郑成功,可是援军将领与台湾的荷兰官员不和,刚与清军会面,竟然带着700人掉头返航雅加达。

守在热兰遮城的荷兰人只能绝望地看着本就不多的援军扬长而去。

双方僵持近9个月后,荷兰人越来越绝望,郑成功却看到了转机——

一名荷兰士兵前来投靠郑成功,并告诉他一个军事机密——只要占领地势高于热兰遮城的乌特勒支堡,就可攻破荷军防线。

于是,郑成功派人大摇大摆地到乌特勒支堡山丘附近建了三座炮台,架设了28门大炮。

此时的荷兰守军连驱赶建造炮台的人都凑不齐,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架起来而束手无策。

1662年1月25日,郑成功开始炮轰乌特勒支堡,一天之内打出2500发炮弹。

19世纪的英国火炮,1小时能打12发,每打40炮要冷却1小时。

郑成功的火炮应该不会比英国人的先进,却也打了这么多,可以想象到当时乌特勒支堡被轰成什么样子。

郑成功攻城用的大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成功攻城用的大炮

乌特勒支堡一役是郑成功攻台最惨烈也最关键的一次战役。郑军将此堡几乎夷为平地,荷军被迫弃城逃跑,郑军也在入城后被荷军埋下的炸药炸死50余人。

拿下乌特勒支堡后,郑成功准备继续炮轰热兰遮城。

揆一看到大势已去,自己的士兵也彻底没了士气,只好派代表与郑成功谈判,交出城堡。

2月1日,郑、荷签订和约;16天后,荷兰人带着家眷和财产,分乘8艘大船离开台湾。

荷兰人当初是为了赚钱留在台湾的,郑成功“对症下药”,对台湾施行经济封锁,让荷兰在台湾的经济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等到郑成功进攻台湾时,荷兰当局认为台湾已不再具有经济价值,而只是象征性地派出几百人的援兵。可见,经济封锁战略的成功,是郑成功赶走荷兰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