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就彻底抑郁了。

这不是开玩笑,他是真的抑郁了。而且心理压力巨大,甚至常莫名其妙地悲从中来,想放声大哭,却又不能,只能默然泪流。

原因大概是,上班真的太累了,还没人能理解。

即便这工作是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皇帝,或者说,创业之前。刘邦都是个快乐的人,整天地笑,混吃混喝,泡妞,生孩子,都毫无负担。

创业之时,因为需要持久的斗争,他倒也心无旁骛,一心应对对手,目的单纯,屡败屡战,最终垓下一战定江山。

人有目标,努力奋进的时候,不会孤单,也不会抑郁,即便有压力,也会顶硬上。

而目标一旦实现,事情就变得复杂了,心理更变得复杂了。

因为这跟原来的预想是不一样的。当刘邦和项羽在过着狗一般的生活而意外见到出巡的秦始皇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艳羡之意。

刘邦喟然长叹息,说:啊呀,大丈夫就应当如此。

意思是,人活世上,就应该过这种日子。

这是艳羡。

项羽说:这小子看把他张狂的,我可以取代他。

这是豪气与野心。

可见,原本刘邦的理想是平庸的,最多像我们羡慕王健林马云的生活那样,只有艳羡之意。

当这个艳羡后来意外成为他的目标后,他就心无旁骛的一心向上爬。

终于,他爬到了该有的位置。

意气奋发,睥睨天下。

宏大的目标,需要极强的韧性,极大的精力去完成。

这个过程中,最初锐气较盛的人反而往往容易疲倦不耐。

项羽其实早都累了,原因是他以为做了西楚霸王之后,一切就搞定了,可以衣锦还乡,坐拥名马美姬,享受人生了。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阶段,一定程度上,项羽已经拥有了他想要的。他分封诸侯的时候,指点江山的风范,确实像是已经取代了秦始皇。

所以,它就松弛了。

后来,他与刘邦在荥阳相持不下,烦躁,心理其实早已崩溃了。

那时候的,项羽,其实也有点抑郁了。

项羽真正的败象从那时便开始显现。

他烦躁之下,对刘邦提出单挑决斗决定谁是天下老大的主意。

刘邦笑嘻嘻地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根本不搭理项羽,坐在城楼上看着项羽暴躁。

其实刘邦那时候也在强撑,因为战争旷日持久,从上到下,谁都撑不住了,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打仗打累了,老弱病残运输粮草,也已经筋疲力竭,刘项双方都是一样的。

项羽甚至把刘邦的父亲绑在阵前,威胁刘邦投降。

项羽实际上已经在心理崩溃的边缘了。

最终,项羽释放人质,与刘邦楚河汉界地平分天下,带着兵准备回去过日子。

结果,刘邦从后席卷而来,最终打败了项羽。

当刘邦的终极目标完成之后,他也彻底抑郁了。

而且表现得比项羽更加悲怆。

他的心理负担比项羽更大。

因为上班实在太难了。

天下离乱,十室九空;匈奴扰边,诸侯虎视。

真正的内忧外患。

而身边之人也都跟过去不太一样了。

韩信念叨叨发牢骚,萧何怂兮兮保自身,张良躲猫猫要修道,大将争功,文臣谋权。

整个一个头大。

家里也不得安稳。

戚姬哭啼啼,吕后闹哄哄,太子懦弱,兄弟无能。

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还带着一堆不省心。

换谁都得抑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从真正当皇帝到去世,七八年间,没过过一天安生日子,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外抗匈奴,内烦于家事。

而且,这些事都得他亲力亲为,没人可以靠得住。

汉十一年,刘邦病重,但九江王黥布反了。刘邦准备派太子刘盈带领诸将前往平叛。

但吕后听了四个老头的主意,去找刘邦,又哭又闹,说什么诸将都是百战沙场的枭将,让太子带他们,不是让羊带狼么?他们肯定都不尽力,必定失败。

陛下虽然病重,为了妻儿,勉强躺在车上去征战吧。

把刘邦气得说脏话——知道这小子靠不住,老子自己去。

连太子都靠不住,太子虽然荏弱,但为父为国分忧,锻炼自己总是可以的吧?

因为太子有妈妈,他们想的是自己的利益,太子出征,赢了,功劳再大,又不能升官,还是太子。输了,一辈子就完了。

没人替刘邦想过。

征黥布时,刘邦受伤了。

回来的时候,在他的老家沛县逗留了一阵子。

他把以前认识的父老乡亲们聚齐了吃席,大家载歌载舞,本来挺欢了的场面。刘邦敲着碗唱歌了:“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小孩子们跟着唱。

刘邦起身伴舞。

唱着唱着,刘邦眼泪止不住的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他对父老乡亲说,游子悲故乡啊!我虽然定都关中为皇帝,但死后魂魄肯定还是思念在咱们沛县时的快乐。

可见,当了皇帝后的刘邦,非常不快乐,他反倒想念在沛县做老百姓时无忧无虑的快乐。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可见他无人可用。可见他孤独无助。可见他焦虑无主。

他要坚持离开这个令他快乐的生长之地,还是因为皇帝从人众多,又将兵在外,沛县父老难以供给。

他知道,他所有的那个天下,还满目疮痍,人们为吃饱肚子发愁呢。

在返回的路上,人家告诉他,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亲如兄弟的好哥们卢绾也反了。他说卢绾,你来咱们谈谈。

卢绾不来。

他似乎彻底心死了,没再问卢绾的事情。

但心情肯定非常不好,走着走着,病就更加严重了。

吕后派来了名医,为他治病(我更倾向于这是吕后派来探听虚实的)。

刘邦彻底放弃了,他累了,烦了,撑不住了,想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骂那个名医:“放屁,我还能治?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即便扁鹊来了有何用?”

他不让名医治病,给了一些钱把名医赶出去了。

吕后赶来,问了一些政事,刘邦说了几句,吕后还问,刘邦说,这之后的事情,也不是你能知道的了。

意思是,到那时,你也已经归于黄土了。

临死之前,他终究见到了自己的好哥们儿卢绾。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我想可能是郑重道别吧。也或许什么都没说。

然后,刘邦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死之前,这位高祖皇帝没有问过任何人任何事,没留下任何遗言。

世上的任何事情,他似乎都不关心了,他的魂魄一定匆忙忙的赶回他魂牵梦萦的沛县。

或许,在那里,他只有无忧无虑的快乐,不再忧虑,不再忧郁。不再上皇帝这个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