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你眼里的莘庄是什么样?有人说莘庄是“外交家”,因为它有着3条轨道交通联通5个区镇;有人说莘庄是“收藏家”,因为它传承了110多年的钩针编结;还有人说莘庄是“实干家”,因为它汇聚了10000多家企业,未来还将打造一座“天空之城”,成为上海2035主城副中心的重要地标……

城开·莘社区作为闵行区首批认定挂牌的人才公寓,一直在积极探索新型居住社区。在艺术领域方面,城开·莘社区打造了U BOX白箱空间,探索了艺术家驻留项目,基于此诞生了杂志“流变的莘庄”

“今日闵行”与莘庄镇“美丽莘庄”合作推出“流变的莘庄”栏目,在杂志“流变的莘庄”内容之上,围绕人、物、环境等话题,建立起新与旧之间的对话场域,讲述莘庄的历史和发展故事。今天,小编带你走进“莘之梅——随处可见的梅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独天下而春,作为传春报喜、吉庆的象征,从古至今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吉祥之物。老上海人说起梅花,总能想起莘庄。在长三角地区榜上有名的赏梅胜地里,莘庄作为诸多名贵梅花品种的聚集地,梅花品种之多、种植面积之广,给江南梅花文化贡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梅结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要谈起梅花与莘庄的渊源,那就不得不提到莘野梅园,也就是莘庄公园(莘浜路421号)的前身。在如今的莘庄公园内,还有一条近40米的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地描绘了莘庄公园的历史和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代的莘庄公园

据了解,起初,莘野梅园面积仅16.5亩,约1.1万平方米。因1934年被松江县泗泾镇杨昌言租赁种植果树,名莘野梅园(又名果梅园),俗称杨家花园。直至1951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接管私家“莘野梅园”进行全面的园林改造。1952年,该园正式定名为“莘庄公园”并对外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莘庄公园大门老照片

莘庄公园以梅花为特色,现有40余种、450多株梅花,尤以绿萼梅而远近闻名。园中的白墙黛瓦、回廊朱亭,与梅树相映成趣,古朴典雅。园东的梅园和园西的梅苑,是赏梅的主要景点。据《莘庄镇风物志》记载:“初春时节,梅花盛开,疏影横斜,暗香四溢,远望一片银装,不亚于当时的邓尉林和孤山‘香雪海’。”

“梅”好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1998年开始,莘庄公园每年都举办梅花展和市民赏梅游园活动,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成为上海市民赏梅的重要景点。每年早春二月,上海各地的探梅者都会蜂拥而至,迎春到公园赏梅便成为了莘庄地区的一个民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2月,莘庄公园的姐妹园——莘庄梅园(虹莘路688号)对外开放,每年举办的莘庄梅花展的主会场也随之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古韵精致的莘庄公园相比,莘庄梅园大气现代而不失雅致。独特的梅花景观,形成了疏影湖、梅仙岛、暗香亭、梅花栽培园、梅苑、鹤放榭、雨水花园实验区等主要景点。

据悉,为了更好地传承莘庄的梅花特色,莘庄梅园还特别引入了11个地栽品种群,约1千株,并从莘庄公园迁来185盆游龙梅等盆栽品种,从而形成集梅花研究、栽培、观赏为一体的专类特色园

水清映梅影

在莘庄,随处可见梅元素。诸如疏影、水清、报春、绿梅等梅元素深刻刻在莘庄地名里一样,梅花——早已深入到莘庄的区域基因里

漫步于水清路的“康庄大道”,你会发现人行道的地砖中巧妙地嵌入了梅花主题花砖;在水清路沿街围墙的格栅处,或是带有梅花的元素,或是咏梅的诗句,上百句古诗词将梅花的韵味缓缓道来;在庙泾路北侧街角,具有梅花图案的金属格栅装饰在白色景墙上若隐若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清路庙泾路步道

疏影路、水清路、报春路、山花路、雅致路,这几条莘庄人耳熟能详的路名,也非常有典故,均源于莘庄的“镇花”梅花有关的诗句。疏影路与水清路取自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报春路与山花路取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浪漫时,她在丛中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清路沿街围墙的格栅

此外,前几年火热出炉的莘庄镇logo,便以梅花作为设计概念。当梅花造型与大篆金文的“辛”字擦出火花,便有了TA的诞生。据了解,莘庄镇logo还有三个异形“小伙伴”。除了排列组合与原始logo不同外,异形logo的梅花图形还有红梅和绿梅之分红梅旨在表达莘庄的庄重大气;而绿梅,除了代表着莘庄特色梅花品种外,其绿色还包含着生态宜居、美丽莘庄的寓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寓意人的高尚品德,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莘庄,从田野密布的“庄”到繁花似锦的“城”,亦离不开莘庄人如梅花般坚毅、顽强的生命力,永远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精神品格。

来源: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