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欧洲似乎要重新选择政治方向,跟随着美国的脚步走的是越来越近了。

其中,在“对华强硬”的立场上,体现得是尤其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去年欧盟委员会,为了响应美国提出的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问题,而对中国这一关键贸易领域发动中国电动车非法补贴调查之后,中欧之间的贸易关系就再次陷入了紧张状态。

尤其是在5月23日,G7财长会议召开之后,7国集团所发表的针对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联合声明”,又再次将其往前推动了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全球各国都万般紧张地等待着这场“中欧贸易战”什么时候打响时,一个不属于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却突然跳了出来“打头阵”!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转变的欧洲

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欧洲的政治发展牵动了许多国家的心。

如今的国际格局,正处在中美竞争的关键阶段,在看到历史发展的大势再次来到面前时,许多国家和集团,纷纷选择站队或者保持中立,以此来保障自身的利益。

而一直想要成为“世界第三极”的欧洲,则在此次的国际竞争当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美国的势力不断扩大,欧洲一直被其所掌控,与美国之间存在着极为广泛的利益捆绑。

然而,由于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主义,而接连在世界各地发动战争,这导致了他们的经济状况总是陷入不稳定之中,在这个时候,美国政府就会选择向欧洲、日韩等地区加大美债发放力度,以此来吸他们的血而使自身经济逐渐从波动转向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久而久之,欧洲一些国家的发展就开始受到美国严重影响。

这个时候,以法德两国为首的一部分欧洲国家,便开始琢磨欧洲“独立”的推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首相默克尔、朔尔茨等人,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强与中国和中东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以此来转移欧盟对美国方面的经济依赖。

这些举措虽然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美国不断加大所谓“中国威胁”的舆论煽动,结果促使欧洲内部逐渐形成了一股对中国经济崛起的焦虑和恐慌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极端右翼势力”再次崛起并迅速扩大,逐渐压过了保守党派。

这也导致了欧洲的政治倾向,再次发生了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耳其的“投名状”

去年秋天,在“极右翼党派”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欧盟委员会突然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下手。

根据红星新闻的消息:2023年10月2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经过抽样方式确定选择比亚迪、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三家中国车企启动反补贴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促使着欧洲彻底跟进了美国以“产能过剩”的理由而对中国新能源领域进行制裁的步伐。

2024年5月23日,G7财长会议在意大利召开,在此次会议上,美国财长耶伦又开始以“产能过剩”的理由,呼吁其余六国发动“对华贸易禁令”。

虽然德法两国进行了反驳,但是奈何胳膊扭不过大腿,最终还是选择妥协,并在联合声明中公开表示“将会应对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此,一场由欧洲和中国之间所展开的“贸易战”,似乎又要再次到来了。

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代表欧洲“打头阵”,竟然是一个非欧盟成员——土耳其

根据路透社的报道:土耳其政府近日宣布,将会从7月7日开始,全面对中国的汽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同时将最低的关税收取额度定为了7000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意味着,土耳其将会在新能源和燃油车两个方面对中国提高关税。

为何不久之前刚刚派出外长前来访华的土耳其,会突然针对中国出手呢?

相关国际人士分析:土耳其此举,很有可能是在如今的关键时刻,给欧洲送去加入欧盟的“投名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此举可能会影响到土耳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但是相比于加入欧盟的诱惑,土耳其政府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除了土耳其之外,法国也在面临如今剧烈的政治变动时期,选择转变态度,以此来稳定自己在欧洲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先前与拜登的会晤中,马克龙就当面肯定了中国“产能过剩”所给美法两国带来的挑战,并且公开表示:美法两国需要采取“协调行动”。

而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我国的反制措施也在第一时间甩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硬的态度

根据环球时报的报道:中国乳制品行业已向主管部门递交了申请,对一些从欧盟进口的乳制品展开了反倾销调查。

作为中欧贸易链上的关键领域,欧洲每年向中国出口的乳制品,超过了15亿欧元之多,而去年的出口总额,更是突破了17亿欧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高昂的份额,也让中国成为了欧盟最重要的乳制品出口国之一。

一旦中国对此开启反倾销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那么将会对欧盟乳制品出口造成极大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所造成的影响,可能并不低于新能源领域带来的波动。

如此看来,中国所展现出来的强硬态度,也将会对本就面临经济下行的欧洲,造成极大的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