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被誉为“遗落边地的汉书”

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

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各族人民

在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创造了物质财富

也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形成了种类齐全、颇具特色的非遗资源

为各地群众喜闻乐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2023年12月31日

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3项

代表性传承人193人

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传承人2人

省级项目10项、传承人9人

市级项目35项、传承人64人

县级项目85项、传承人118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整理了腾冲非遗文化游

分享给全网粉丝

腾冲皮影戏

有光就有影

光与影是平凡的

但二者组合起来却相当精妙

腾冲皮影,用光与影的双重奏

摇曳了200余年

融聚剪纸、口技等多种造型艺术

澄澈的白布中,光影绰绰

吟唱着《大救驾》的温暖

《腾冲往事》的情怀、《翡翠传奇》的跌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家寨的皮影戏是腾冲皮影戏的代表

亦是腾冲后期

皮影艺术的传承地和流传源头

在这里可见证

老艺人手把手教徒弟的传承与匠心

欣赏光影交错,声色壮阔的皮影戏

领略时光里的声色壮阔

亲自制作皮影

感悟传统工艺的魅力与制作的繁复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验地点:腾冲市高黎贡非遗一条街(刘永周皮影馆)

体验项目推荐:皮影制作、皮影戏

伴手礼推荐:皮影戏摆件

美食推荐:闫家塘美食城

腾冲佤族清戏

长袖一舞,声腔既出

“红药”作妆,戏曲开场

三尺戏台,台上人刹那的璀璨

皆是咬牙坚持的雕琢

数代人初心如磐

才换来佤族清戏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佤族清戏是云南腾冲的一种地方传统戏剧

2008年被列入

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作为腾冲唯一被正式列入

中国少数民族剧种的地方戏剧

至今仍保留着早期清戏原始古朴的特色

是古代戏曲发展演变的极为珍贵的“活化石”

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被誉为“珍贵的民族剧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点:腾冲市荷花镇甘蔗寨

美食推荐:傣家美食

腾冲玉雕

心中有意,玉才能有形

玉雕,需要熟能生巧的恒心

坚定的信念、精美的创造力

方能予玉石以灵魂,与观众共鸣

腾冲素有“翡翠城”之美誉

玉雕已有500余年历史

是久负盛名的翡翠珠宝集散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把刻刀巧夺天工

一双巧手镂月裁云

腾冲玉匠推陈出新

将传统中国元素

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

使得玉雕作品

每一根线条都有着超乎想象的

生命力与表现力

鸡心、胆坠、生肖、手镯

佛像、图章、龙凤牌……

品种繁多,工艺精美,形色俱佳

一走近,就让你目不暇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点:腾冲市翡翠博物馆

美食推荐:闫家塘美食城

荥阳油纸伞

雨中断桥,一把油纸伞

足以撑起腾冲的浪漫

固东荥阳村

是中国著名的油纸伞之乡

制作工艺精湛

花型美观,色彩鲜艳,油色光亮

一把小小的油纸伞

拿起来轻巧便利,但过程十分讲究

削伞骨、绕边线、裱纸

上柿子水、收伞、晒伞绘画

装伞柄、上桐油、钉布头……

经历上百道工序且不能有丝毫失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荥阳油纸伞手工艺人

平淡于物质,执着于传承

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让这些手艺多延续一些时间

就是他们最大的期望

如今,在荥阳村制作油纸伞的人家不多

外来的游客到这里

除了听这些手艺人讲述过去的故事之外

亲手做一把油纸伞

也是旅途中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验地点:腾冲市固东镇荥阳村

体验项目推荐:油纸伞手绘

伴手礼推荐:油纸伞

美食推荐:银杏村银杏宴

马站碗窑土陶

陶,是时间的艺术

出于土而练就生活

碗窑村制陶的人家非常多

走进村里明暗交替的木屋

罗列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陶器

香炉、花瓶、茶壶

碗、倒流壶、水缸、酒壶、花盆

生活和艺术在这里交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陶

泥土太干则裂,太湿则塌

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

匠人们需要耐着性子等

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

不妨,沉下心来

做一件陶器,捏、摔、烧

拉胚、修胚、上釉……

在陶土中,一遍遍自我塑造

一圈圈自我感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验地点:腾冲市马站乡三联村碗窑社区孙氏土陶(火山公园往北2公里处)

体验项目推荐:制作碗窑土陶

伴手礼推荐:土陶

美食推荐:大坡头羊肉、响水沟蓝莓酸汤鸡火锅

界头手工抄纸

界头手抄纸

又名腾宣,与“腾药、藤编”

并列为腾冲三宝

腾宣历史悠久

据界头新庄村龙氏家谱记载

是其祖先从湖南迁入

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纤维原料—构树皮

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手抄纸制成品造型美观

白净细腻、造型古朴

不仅实用,还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的宣纸

像蚕丝一样

均匀地交织在一起

在阳光下泛出生命的光泽

摸上去细腻、平滑

闻着散发一股淡淡的木浆味

时间充裕

不妨去高黎贡手抄纸博物馆看看

百年前的地契、经文、版画

以及各式现代手抄纸工艺品

让你细细触摸

这历久弥新的古朴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验地点:腾冲市界头镇新庄村结香人家、和顺小巷古法造纸坊

体验项目推荐:手抄纸制作

伴手礼推荐:宣纸工艺品

美食推荐:臭油炖鸡、荞米线、界头白鱼、和顺头脑、松花糕

藤编

藤编,“腾冲三宝”之一

历史悠久,远近闻名

走进西源街道下马常

藤椅、藤箱、藤扇……

一件件藤编制品精巧美观

看上去制作简单

材料选取、做法却大有门道

腾冲盛产藤条

皮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

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

智慧又手巧的腾冲人

自古便懂得利用这一“神赐”

做成坚实耐用

古朴耐看的藤编制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编

是藤编制作中最关键

也是最难的一步

以藤枝、藤芯为骨架

柔韧的藤条在老师傅的指尖

变魔术般丝丝环扣,上下翻飞

绳编、松叶编、六角细编

立体花编、菊花编……

复杂的工艺编织的藤编作品

线条简洁流畅,造型别致典雅

将自然景色与生活空间完美融合

“藤编之乡”必定要去走一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验地点:腾冲市高黎贡非遗一条街

体验项目推荐:藤编制作

伴手礼推荐:藤编制品

美食推荐:闫家塘美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