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尊盘巧夺天工,被誉为商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6月8日上午,湖北省博物馆公布曾侯乙尊盘数字化复原视频,通过尊盘结构拆解,展示尊盘复杂的内部结构,呈现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尊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盘是水器,曾侯乙尊盘融尊、盘于一体。这件尊盘的惊人之处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装饰。装饰表层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铜梗支撑,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尊与盘精美细腻的镂孔附饰铸造技巧高超,有鬼斧神工之妙。由于尊盘复杂的结构,自出土以来始终无法使用传统的三维扫描技术进行数字化建模,不能实现尊盘的复制。

发布会上首先播放了曾侯乙尊盘的三维数字化复原视频,尊盘近百个部件,如何通过浑铸、分铸焊接和失蜡法等工艺,通过56处和44处铸、焊,逐步组合成为一体,视频作了清晰的动态展示。

该项目负责人、省博文物保护中心江旭东博士介绍,曾侯乙尊盘是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国君曾侯乙的青铜器,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由于文物价值重大,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的展览文物。

曾侯乙尊盘冬季可盛沸水温酒,夏季可盛冰镇酒。全套器物通高42厘米,重近30公斤。尊体共装饰有28条龙、32条蟠螭,腹部和圈足满是蟠螭纹和浮雕的龙;盘体装饰56条龙、48条蟠螭,盘足为四条圆雕的双身龙,龙首、龙体、龙尾蜿蜒曲折,表现出充沛的生命力。

湖北省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用了4年时间,运用工业CT技术,首次获取了尊盘完整的三维结构模型。

文/万建辉 黄敏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