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印度总理尼赫鲁不顾中国的外交照会,于两国边境集中三万大军,意图对中国边防军发动攻击,侵占我国领土。由于印度的蓄意挑衅,两国边境不断爆发流血冲突。中国政府多次向印度发出外交照会,寻求和平方式解决两国边境纠纷,尼赫鲁却认为我国外强中干,没有能力应对印军的武装入侵。

面对印军频频挑衅,

毛主席

认识到将印度打服,两国才能重新回到谈判桌前。不久之后,罗瑞卿向毛主席推荐了丁盛少将,率军前往迎击气势汹汹的印军。那么印度为何在我国边境频频挑衅?印军如此嚣张的背后有什么原因?丁盛少将如何将印军打服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印度在我国边境的扩张,中国一直和平共处政策

中印两国在历史上都有过被殖民的经历,所以两国建国之初关系相对友好,甚至在朝鲜战争期间,印度一度为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而奔走,中国一度将印度视之为友好邻邦。然而为何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叶后,两国边境开始变得剑拔弩张?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同年12月印度宣布承认新中国。1950年4月1日,中印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印度成为除了社会主义阵营以外,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随后两国之间互派大使。

当时中印作为亚洲人口、国土数一数二的国家,两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对于稳定周边局势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也符合两国建国之初急需发展国家经济的国情。

朝鲜战争

期间,印度一度为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而奔走,两国之间关系进入蜜月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争

然而印度对我国友好的背后,必定带有国家利益的考量,这也无可厚非,但印度却希望凭借对新中国的友好关系,让新中国在中印边境的国土上有所让步,这种想法为之后两国之间矛盾冲突埋下伏笔。

新中国建国之初,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对外政策,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第一项原则,国家领土事关主权,中国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让步。面对两国之间的边境纠纷,周总理几次前往印度,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或者冻结纠纷,等待以后时机成熟予以解决。周总理虽然向尼赫鲁表达了和平解决两国边境纠纷的想法,最后由于印度不切实际的想法,双方谈判破裂。

印度国内根据“前进政策”,不断在中国边境蚕食,频频挑衅中国边防部队,中印边境局势紧张。1959年,西藏上层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叛乱,印度公然站在反叛分子的一边,同时在两国边境存有争议的地方大做文章,并且派兵侵犯“马克马洪线”以北地区。

1959年8月25日,中印边境东段中国边防部队进至金古底之时,入侵朗久的印军向中国军队无端射击,中国边防军队被迫反击。双方经过一小时激战,中国边防军击毙两名印军,看着形势不利印军迅速缩回朗久。

1959年8月26日,入侵朗久的印军再次向马及墩中国边防射击,

中国边防部队

为维持地区稳定考虑,并没有予以回应。之后印军或胆怯,于8月27日撤出朗久,8月31日,中国边防军驻扎朗久。朗久事件后,印度没有反思反而污蔑中国边防军率先挑起冲突,并且再次向中国边防军挑起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10月20日,印军一支侦察小分队越过两国边境,前往空喀山口刺探情报被中国边防部队发现,边防部队将其缴械后予以扣留。印军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六十多人的兵力前来报复。

1959年10月21日,双方在空咯口以西地区相遇,当时中国边防军仅有十几个人。印军人多势众,便对中国边防军两翼迂回,并且开枪打死中国边防军战士,中国边防军忍无可忍予以回击。此战中,中国边防军占据有利地形,经过迂回包抄后击毙印军9人,打伤3人,更是将这伙印军的副司令辛格中尉等7人俘虏。

中国边防军面对印军的两次挑衅将其击退,并没有受到沉重打击的印军,在两国边境更加嚣张,对于中国边防军的忍让和中国政府的和谈要求视为软弱,两国边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

中印边境印军被击败,尼赫鲁不顾中国照会蓄意开战

中国一直寻求两国边境和平,建议两国边境维持现状,可是中国的合理要求在印度眼中有了不一样的解读,他们认为中国“畏惧”战争,是一个软弱可欺的政府,于是他们对于中国的和平建议全部予以拒绝。那么面对两国边境愈演愈烈的冲突,我国将何以应对?

进入1961年之后,印度在中国边境相继建立了43个据点,有些印军据点距离中国边防军岗哨已经不足百米,有些印军的据点直接建在中国边防军侧后方,严重威胁着中国边境的安全。

进入六十年代后,中苏两国关系出现裂痕,

赫鲁晓夫

对尼赫鲁伸出了橄榄枝,这使尼赫鲁看到了机会。除了苏联无偿给予印度军火装备之外,英美等国也不甘落后相继给印度提供了18个步兵旅的装备。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照会后,这使得尼赫鲁有了底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赫鲁晓夫

1962年7月,外交部长陈毅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同印度外交部长会谈失败,借机询问毛主席在中印边界纠纷方针。据说,毛主席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小学课本上就有的,不能在我毛泽东手中变成950万、930万,我无法向6亿人民交代!

在1962年10月,尼赫鲁乘机前往中印两国边境,视察军力。10月20日,中印边境东段、西段战斗同时打响。其中战前中国军队探明入侵印军为一个旅、6个步兵营、1个机枪营加若干配置分队,总计兵力为56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赫鲁

面对印军的主力旅,中国边防军在东哨卡主战场部署了四个步兵团加一个炮兵团的兵力,对于印军第七旅形成绝对优势兵力,力图一战歼灭来犯之敌。面对中国边防军的优势兵力,印军第7旅一触即溃,中国边防军对印军的战斗力缺乏心理准备,以至于忙于追击,未能及时搜捕逃入深山老林的印军。西藏军区核查歼敌数字和印军出动人数时,发现出入很大立即封锁克节朗河流域桥梁、山口,最后成功将饿的实在不行的印军第7旅旅长俘获。

其中在侵入我国境内的印军43个据点,兵力部署为1300人。战斗爆发后的第一天,印度加勒万和班公湖两个地区的哨所,曾经向印度西部军区紧急报告一次,中国边防军开始炮击,后来就没有下文了。东段印军在印军第7旅歼灭后,西部战区命令所有没有受到攻击的哨所立即撤退,至此印度的入侵计划宣告破产。

克节朗河战役的胜利是中国边防军的第一次胜利,随后乘胜进军,驻守达旺的印度军队在听闻中国军队逼近的消息后,立即连夜南逃,中国边防军未放一枪一弹。随后中国边防军强大压力下,“麦克马洪”防线附近的印军迅速逃离,10月25日,中国边防军进驻达旺。

在西线的战斗,在西藏狮泉河畔这里有印军驻有的300人,在得知中国边防军逼近的消息后,慌忙逃离阵地,中国边防军歼灭入侵印军后卫40多人,随后中国边防军拔掉入侵印军37个据点,歼灭入侵印军300余人,俘虏160余人。至此,印度挑起的武装入侵被击退,双方边境暂时趋于平静。

这次边境冲突仅仅经过5天,中国边防军就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发布声明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边境冲突,中国军队的追击也随之停止。面对我国的和谈诚意,尼赫鲁却不领情,立即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妄图继续组织军事力量对中国发动武装进攻。同时,尼赫鲁为了给自己壮胆,立即给美国总统尼赫鲁写去两封求援信。

尼赫鲁调整战略计划完毕后,立即调集印军主力三万人悄悄前往中印边境,向中国边防军发动偷袭,但是中国边防军主力刚刚撤离战场,目前正处于休整状态,被印军的突袭打了个措手不及。

罗瑞卿推荐丁盛指挥中印战争,瓦弄一举歼灭印军11旅

面对印度在中国边境不断挑衅,毛主席得知消息将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中国对印度“点到即止”,而印度却毫不领情,还出兵偷袭中国边防军,毛主席得知后,决定以打促和,先把印度不切实际的幻想打破。但毛主席想到该让谁前去指挥作战,

罗瑞卿

向毛主席推荐了丁盛少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

毛主席对丁盛少将十分熟悉。丁盛被称为“大胆将军”,率领手下的铁军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中,表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指挥才能。毛主席也十分相信丁盛的能力,于是便令丁盛率军前往瓦弄迎击印军。

丁盛到达前线后,立即分析敌我双方情况,最后得出结论目前最大的困难:击败印军主力、印军碉堡工事、物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