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然而1949年后台湾当局长期窃取属于新中国的代表席位。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进行了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第26届会议,并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的问题对第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最后新中国以绝对多数赞成票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

神奇的是当时共有30个亚洲国家参与投票,却有四个国家投了反对票。

那么当年它们四个为什么要和亚洲的主流民意唱反调,今天它们的发展如何,和我国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

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联合国现在有193个会员国和2个观察员国,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最高效力的“一票否决权”。

但是早期的联合国构架和运作方式都有很大的问题,几乎沦为美国和苏联的角力场。

1949年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大陆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华民国”军政当局败退台湾,已经彻底失去了中国合法政府的资格。

但在美国的阻挠下,从1949年到1971年台湾代表一直窃取着联合国的中国席位。这不但严重损害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也让许多国家对联合国的代表性表示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

虽然美国拼命阻挠中国的发展,但1964年中国爆炸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许多欧洲国家都认为让有核武器的中国继续被排斥在联合国之外,既违背了联合国成立的初衷也损坏自身利益。

之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联合下,联合国大会开始认真考虑是否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介于的美苏冷战局势对自己不利,美国尼克松政府也不得不私下里派基辛格于1971年7月秘密访问北京。这事实上已经证明美国实力不济,已经越来越难以阻挠中国恢复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共有128个国家参与了这次至关重要的投票。当时同中国交好的朝鲜和越南未加入联合国,共有30个亚洲国家代表出席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表决结果显示共有阿富汗、缅甸、印度、伊朗、以色列、巴基斯坦等19个亚洲国家投了赞成票,日本、沙特阿拉伯、菲律宾、柬埔寨四个国家投了反对票,巴林、黎巴嫩、卡塔尔、泰国、印度尼西亚等7个国家投了弃权票。

最后共有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以绝对优势赞成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地位的决议。

顿时会场欢声雷动,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都认为这也是他们的胜利。

之后的历史表明正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联合国才开始真正起到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也是世界各国反对霸权主义重大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会议上响起的掌声

在投反对票的国家中首先要提一下菲律宾,因为菲律宾到今天还和中国在黄岩岛问题上有所争端。

事实上中菲关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过程,直到2016年杜特尔特政府上台之后,菲律宾才认识到同中国交好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1]。

事实上菲律宾共和国的历史很短,1946年美国才正式同意菲律宾独立。但是由于菲律宾之前一直是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地,独立之后民主制度不健全很快演变成了独裁政府,1971年时统治菲律宾的正是独裁者马科斯。

马科斯自1965年当选为总统后在6年的时间里顽固反华,在外交层面一味追随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科斯

菲律宾国内还出现了“南沙诸岛皆为无主之地”的论调,并以此为依据强占了中国南沙的马欢岛、费信岛、南钥岛、中业岛、西月岛、北子岛、双黄沙洲和司令礁共8个岛礁。

马科斯还密切发展跟台湾当局的关系,并积极追随美国参与越南战争。而在1971年联大投票时美国和其严密控制的拉美国家大部分都投了反对票,菲律宾自然也会投反对票。

然而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许多之前追随美国反华的国家也迅速转变了方向;1975年中国和菲律宾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之后菲律宾国内政治也出现了重大变化,1986年马科斯倒台标志着菲律宾正式进入了民主政治时代。

1992年美国结束了在菲律宾的驻军,中美关系不再影响中菲关系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克松访华

令人遗憾的是美军的撤离,竟让菲律宾某些精英认为其可以在南海为所欲为。原来当年的驻菲美军曾经把黄岩岛作为靶场使用,某些菲律宾人认为这是其主张“主权”的法理依据。

于是在1997年开始菲律宾不断炒作“黄岩岛”问题,中国从大局出发一直避免南海动荡。

然而2012年中国和菲律宾海军在黄岩岛问题而险些爆发冲突,菲律宾发起了所谓的“南海仲裁案”。

2016年7月的中美因“南海仲裁”发生了南海对抗,结果却证明了美国支持菲律宾完全是空头支票。这也导致了反华的阿基诺三世败选,主张对华友好的杜特尔特成为新任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岩岛

事实上国家交往根本来说还是利益为重,受历史传统影响菲律宾政府长期一味追随美国。但美国虽然每年都是菲律宾的第二大援助国,却并没有让菲律宾真正发展起来。

到今天菲律宾仍然是亚洲不发达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徘徊在3000美元左右。

而在杜特尔特上台之后,由于中菲关系的改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而且菲律宾的传统农产品,也因出口中国而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收益。

事实上许多东南亚国家都认识到只要同中国合作就会得到好处,这也是菲律宾亲华的新总统能赢得大选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特尔特

提到1971年柬埔寨在联大投反对票,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毕竟许多人很小就通过新闻认识了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也知道两国关系十分友好。

而事实上1971年时西哈努克国王正在中国流亡,投反对票的是极端亲美的朗诺政府。这可以说是美国强行插手柬埔寨带来的恶果,到今天柬埔寨也没能弥补那段时间的伤痛。

虽然中国和柬埔寨王国在1958年才建立外交关系,但早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时任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就对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非常赞赏。

但是在中国和柬埔寨关系走向全面发展的时候,美国却想让柬埔寨成为东南亚反共桥头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哈努克

故而在1970年利用西哈努克出国访问的时机,美国扶植朗诺发动政变建立了所谓的柬埔寨共和国。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让朗诺政府很容易得到了柬埔寨的合法席位,与阻挠新中国入联合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然而朗诺一味追随美国给柬埔寨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西哈努克为首的柬埔寨传统贵族和柬埔寨共产党武装联合起来于1975年将其推翻。

可之后柬埔寨又爆发了长期内战,并引来了越南的入侵。这种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到了1993年,各方接受了新宪法使西哈努克重新成为柬埔寨国王。

在西哈努克国王最困难的时期,正是中国给予他最大支持令其最终复国。所以西哈努克在2004年退位之前,一直致力于中柬友好并多次访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朗诺

其退位后无论是西哈莫尼国王还是1998年连任至今的首相洪森,都坚定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同时柬埔寨也并不拒绝同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经济上的往来,整体上来说实现了当年西哈努克使该国成为中立国的设想。

但是柬埔寨长期的内战让经济变得十分艰难,直到2016年7月联合国才宣布柬埔寨不再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2]。今天的柬埔寨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其工业仍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

2020年柬埔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683美元,而且这两年一直都处在衰退状态。幸好随着中国对澜沧江-湄公河开发的重视,柬埔寨已经同中国合作中获得一定收益。

2020年10月中柬签署双边自贸协定,成为了柬埔寨对外签署的首个双边自贸安排。虽然柬埔寨与中国并不接壤,海路运输也需要绕远。但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柬埔寨可以通过和中国合作走向致富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森

要说沙特在1971年投反对票,对国际政治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感到奇怪。毕竟沙特在二战时期就坚定地抱住了美国的大腿,二战之后又是美国同沙特签署了协议将美元与石油绑定。

这样美国得以巩固自己的美元霸权,沙特也通过向美国支付保护费的方式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1957年沙特同台湾“建交”,之后长期与其频繁进行官方往来。

1964即位的沙特国王费萨尔不仅唯美国马首是瞻,而且拒绝一切形势同新中国接触堪称顽固的反华派。

然而1979年两伊战争爆发之后沙特感受到了巨大的战争威胁,而同一时期美国向以色列出口弹道导弹的行为让沙特非常不满。但是其向美国购买可携带副油箱的远程战机,和战略导弹的提议均遭到了否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伊战争

于是1986年沙特防空军司令苏尔坦亲王代表秘密来到中国,两国于1987年正式签订了出口36枚东风三中程导弹的协议。这是二战之后唯一一次战略武器买卖协定,沙特对中国的态度非常满意,两国于1990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进入新世纪中国和沙特的关系开始变得非常密切。

从中国角度看1993年后中国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而且进口量逐年增加,这两年的对外依存度都超过了70%。而沙特作为海湾地区第一大产油国且油质相对较好,自然是中国最理想的海外能源来源国。

2020年我国进口的石油为5.42亿吨,其中进口沙特石油8492万吨高居榜首。同时中国不但派人维护沙特的“镇国神器”,还向沙特大量出口其他武器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尔坦

而站在沙特的立场来看,虽然通过出口石油积累了巨额财富;但是由于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沙特的人均GDP长期徘徊在2万美元左右且波动太大。

前国王阿卜杜拉为代表的沙特一些有远见领导者,也曾经希望发展其它产业摆脱对石油依赖。但是他们却惊讶地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希望沙特永远作为石油提供者,对其发展制造业等计划完全不感冒。

光有美元却没有人才和技术的沙特政府,几次经济转型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在2017年后虽然美国特朗普总统政府上台后发起了对华贸易战,并强迫海湾盟友站队。

但以王储小萨勒曼为代表的领导层却意识到只有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才能让沙特能够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因此沙特不但不买美国的账,还签订协议长期供应中国优质石油。目前中沙两国关系良好,未来也为其他海湾地区产油国指明了另一条发展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特石油

对于日本在1971年联大上投反对票可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将其归结于长期的历史恩怨就大可不必。

事实上1945年后日本就已经没有了完全意义上的主权,连宪法都是美国人一手操办的。而在冷战时期日本完全唯美国马首是瞻,其国内对于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严厉镇压。

1964当选的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是个坚定的反华分子,他在位时期不遗余力地推行“两个中国”的政策;顽固地阻挠中日人员往来,给两国关系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所以美国反对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位置,日本自然也会坚定地投反对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佐藤荣作

但让日本人想不到的是第二年尼克松就访问中国,这让日本政界都感觉自己被羞辱了。在一片骂声中佐藤荣作被迫辞职,新任首相田中角荣很快访问中国,并且两国在1972年就正式建交。

现在的中国人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从1972年开始,中日之间会有近20年的黄金关系期呢?事实上日本政府虽然有些做法令人费解,但其还是比较务实的。1972年时日本和中国一样,面临严重的入侵威胁。

尤其日本受和平宪法的限制军队规模偏少,而驻日美军又基本上都是海空军。这样按照日本专家最乐观的估计一旦苏联对其宣战,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地区都会迅速沦陷。

因此通过改善对华关系,甚至通过援助中国的方式牵制苏联;成为了当时日本和许多美国高层的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中角荣访华

此外1972年日本已经是西方世界中第二经济大国,其国内也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需要。而中日关系的改善,为1978年后大量的日本企业和日资进入中国扫清了障碍。

可以说当时的中日两国从政府到经济的关系良好,是两国在特定时期互相需要的产物;绝非是日本人真心对当年侵华罪行的忏悔,更不是对中国的“恩赐”。

明白了当时中日关系为何由冷转暖,就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进入新世纪后中日关系会急剧变冷。首先1991年苏联的解体,使中日两国共同合作的基础消失。

而1989年后日本又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衰退,在美元不断贬值的情况下2020年时日本的经济总量居然比2006年时还要少500亿美元。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双重变化,使日本政府到国民的心态都发生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解体

进入上世纪90年后日本右翼势力的迅速崛起和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频繁挑衅,都是其国民心态的整体右倾的表现。

2010年中国的GDP第一次超越日本,到去年已经是其三倍以上。面对中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的快速崛起,日本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

似乎日本智库就没想过如何通过发展中日关系来改善长期低迷的日本经济,反而在政治上紧抱美国大腿。

2017年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后,日本也紧随其后各种方式打压中国。前任首相安倍晋三被许多人看成是军国主义者,但事实证明安倍辞职后日本政府也没动力改善对华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倍晋三

而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先后丧失了制造业的诸多优势,现在又没有像中国那样抓住互联网经济的潮流。

本来想借2020年东京奥运会来提振经济,结果耗费巨资建了新体育场却亏了几百亿美元[3]。

目前来看两国之间差距会越来越大,日本如果将来在台湾问题上继续挑衅中国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回顾这四个亚洲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发展史和其自身的发展情况,会惊讶地发现除日本外其他三个国家都认识到要发展经济就要对华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京奥运会

这种事情不光是发生在亚洲,在美国长期控制的拉美州和资本主义的发源地欧洲;都出现了反对顺从美国,发展对华合作的政治倾向。

反观日本也许是长期的亚洲第一经济大国地位不保让其彻底丢了面子,到今天也没有做出任何缓解两国关系的努力。

中国愿意同任何友好国家走向共同富裕,而日本放任两国关系恶化只会自食恶果。

新国立竞技场、30日に完成 工事费は1569億円 .朝日新闻.201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