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出现了很多非常有能力的英雄。其实英雄不只拥有强大的能力,还有着一颗火热的心。他们不只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把自己的爱给自己心中的爱人。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悍匪陈渠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渠珍1882年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一个小士绅家庭,原名陈开琼,其祖先从江西搬迁而来。陈渠珍16岁在沅芷江明山书院学习,17岁时考取秀才,心高气傲自命不凡的他,一心想凭着文韬武略报效国家,自此便改名为“渠珍”。但他听到甲午惨败割地赔款等消息后,陈渠珍决定投笔从戎。

1903年陈渠珍考入湖南武备学堂,湖南成立新军之后,成绩优异的陈渠珍被任命为为教官,也就在这段时间他加入了湖南同盟会分会。

从长沙武备学堂毕业后先入湖南新军,后24岁的他被分配在新军第四19标任小队队长,并且还将队伍驻扎在四川百丈邑。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觊觎西藏,当地局势动荡。1907年7月,陈渠珍所在部队奉命入藏。闲暇无事时,他曾搜集了很多关于藏区的资料,凭借这些,陈渠珍得到了援藏军一标三营督队官的职位。

由雅安入藏,崇山峻岭,冰雪皑皑,道窄悬崖,河水奔涌,再加上气候多变,一路荒无人烟,连劳役都吓跑了,好在有惊无险。部队达到后,历经万难平定了工布、波密等地的局势。

陈渠珍曾在工布江达有过一段安宁的驻防时光,他本性情中人,爱结交豪客,林芝贡觉村的藏军营官加瓜彭错就是其中一个。一日,加瓜彭错邀他做客,宴饮中,陈渠珍第一次见到了加瓜彭错的侄女西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余岁的陈渠珍自此堕入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恋之中,终其一生也无法和西原这个名字再剥离干系。

婚后西原随夫征战,她不畏流矢烽烟,屡屡临危受命。尤其是波密之役时,她于陈渠珍及其部属有居功至伟的救命之恩。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陈渠珍深知国内的形势危急,于是便带领自己的策动小队到羌塘草原,翻过了唐古拉山,一路进军青海。但因不了解地形,他被迫断掉了后面的支援。7个多月,他们一直在等待救援。

直到1912年6月,他们的小队才艰苦地到达西宁。可是整个队伍115人当中仅仅只有包含他在内的7个人生存了下来。

到了西安,在那里他们找到熟人借了一间房子以供居住,每日只得靠着他人的施舍过日子。

后来陈渠珍在成为了当地一名小工,有一天他回家时发现妻子突然躺倒在床上,他急忙找来当地的医生,可是这名医生医术十分低劣,竟然把天花误认作其他疾病。就这样西原的病状越加严重,没过多久便难以支撑,临终前西原对陈渠珍说道:“只要能帮助君脱离险地,我死也瞑目了”。

之后西原死在了陈渠珍的怀里,年仅19岁。痛不欲生的陈渠珍只得到处找人借钱安葬西原,在找了女仆给西原沐浴更衣及僧人诵经后,他把西原安葬在了雁塔寺。可想起西原追随自己的艰难,他嚎啕大哭,久久不愿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他在湘西凤凰城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军阀,他未娶任何女人,一直思念着西原,派人将西原的墓迁移到湘西凤凰城。在入土的时候,从墓里飞出两只蝴蝶落在陈渠珍的肩膀上,陈渠珍望着远方久久不愿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西原墓1958年被毁,人们现在看到如今匍匐在陈渠珍的棺木上的铜像,是2012年迁葬陈渠珍时,当地某位艺术家的“杰作”。

直到40多岁,才娶了几房姨太太,继承香火。陈渠珍五个女儿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元”字,谁都知道:他在用这种方式继续爱着他的西原(元)。

1912年,陈渠珍回到老家湘西,受到地方青睐,负责督办开河工程,但因协统罗长琦被杀案,陈渠珍受牵连,被押解进京,幸亏贵人相助,才得以脱案。

重回湘西的陈渠珍进入筸[gān]军,主办军官训练团。

1918年,护法战争兴起,陈渠珍积极响应,因出色的军事才能,短短2年时间,便从团长升任湘西护国联军第一军军长,1921年,陈渠珍又担任巡防军统领,负责“保境息民”,开始剿匪。从此,陈渠珍拉开了自己的“湘西王”生涯的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0年,湘西地区再度发生兵变,失败后的贺龙带领自己的人马回到了桑植。这时候,基本上已经掌握了湘西大权的陈渠珍再次向贺龙发起邀约,实力受损的贺龙这次答应了陈渠珍,加入了陈渠珍麾下。不久之后,两人一同进驻常德。

到了1921年,陈渠珍见到了自己加入同盟会时认识的朋友石青阳,石青阳此时跟随孙中山先生,负责联络旧部,组织军队准备北伐。陈渠珍就向石青阳推荐了贺龙,陈渠珍知道贺龙在湘西的力量也十分大,担心他威胁到自己,就借此机会顺水推舟,让贺龙出去。贺龙想要北伐讨伐军阀,并且也可以离开陈渠珍,他也就同意了,贺龙自此离开了湖南,两人分道扬镳。

贺龙离开后,陈渠珍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建设一个“独立王国”。

为了建设好湘西,在地方上,陈渠珍极力开办军官教导团,并培植地方武装势力,还亲自参与了军官教学书籍的编撰;在财政上,陈渠珍极力扩张税源,在原有的税务基础上,陈渠珍还加收了盐税、大烟税、等五六十种苛捐杂税;在湘西陈渠珍还开办了农村银行,发行货币。在凤凰县,陈渠珍还办起了皮革、印刷、毛笔等厂。

陈渠珍就这样打着"保靖息民"旗号,开始实施"湘西自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渠珍对贺龙十分钦佩,后来在其率部参加对苏区作战时,曾有“剿共不剿贺”的说法,甚至贺龙部队有难时,陈渠珍也慷慨相助。

也因此,被何健落井下石,告诉蒋介石说陈渠珍有“通共”嫌疑。陈渠珍为了保命,不得不交出兵权,改以"湖南省政府委员"、"长沙绥靖公署总参议"之空衔,移居长沙。

曾经称霸一时的“湘西王”,第一次退出了历史舞台,结束了他在湘西的割据局面。

后来,陈渠珍依靠龙云飞,赶走了何健,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达到了卷土重来的目的。

1939年,陈渠珍出任新六军的军长,蒋介石准备派遣陈渠珍加入抗战队伍,而陈渠珍却以自己年纪大了不方便拒绝了蒋介石的调令。

蒋介石一看使唤不动,干脆再次雪藏陈渠珍,给了个中将的头衔,实则是将陈渠珍软禁在南川县。陈渠珍也乐得休息一段时间,于是在当地开办了实业,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一直等到抗战胜利,陈渠珍才离开了四川,再次回到了湘西凤凰县。

1949年湘西局势再次变动,陈渠珍认为自己的机会又来了。

他组织了当地的3000多人,为了稳定湘西又被任命为副司令。随着新中国成立,第二野战军向大西南开拔,陈渠珍连忙撤退到黄丝桥,这时候贺龙的一封信让他明白,只有和平交出兵权才是出路,并决定到自己去北京找到贺龙,希望用和平的手段过渡。

陈渠珍走后,他的手下龙云飞带着部队留在了湘西,并在国民党特务的煽动下发动了暴动,虽然很快就被解放军消灭,但有人却觉得此事和曾经当过土匪的陈渠珍有关,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便提出把陈渠珍拉出来镇压,甚至还表示要将其处决。毛主席得知后,回想起陈渠珍多年来的善行和主动进行和平起义的义举,便向有关部门批示道:“陈渠珍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员,对他的处理应取慎重态度,不要轻率处理致使我们陷入被动。”

之后湖南省委仔细研究,做出了不对陈渠珍进行处理的决定,陈渠珍对此感激涕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2月8日,陈渠珍病逝于长沙麻园岭“寥天一庐”寓所,去世时无多余财物,两袖清风,就连家里的家具都是找人借的。

因为死前已不能说话,他并未留下遗嘱。但他的所有家人都知道:他的遗愿,是与西原合葬。可因为种种原因,他的骨灰不得不暂时葬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