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西湖,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才辈出。西湖方圆数里,亦有无数名人的衣冠冢。

1954年,出于各方考虑,毛主席下达了迁墓的命令,却唯独留下了岳飞的坟墓。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1953年,为了筹备新中国的宪法,毛主席长途跋涉,前往杭州工作。经工作人员的安排,毛主席居住于西湖周边的刘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事关重大,毛主席殚精竭虑,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同类宪法书籍、对比研究,不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缓解压力,毛主席总会在闲暇的时间,前往西湖周边走一走。

西湖美景,名扬天下,毛主席每次观赏西湖的美景,都有心旷神怡之感。他站在西湖的一角,向四周环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随行人员意外的是,毛主席凝视着远方,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紧锁着的眉头。

看到毛主席的变化,工作人员不禁紧张起来。然而毛主席并未过多言语,不久后便带领工作人员离开。

此后毛主席再次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也没有提及西湖之事,其他工作人员,也渐渐将此事忘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临近清明节,宪法修订初具规模,讨论会议圆满成功。

接连工作数日的毛主席,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

他叫来了随行的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问了一句看似突兀的话:“你知道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是谁的话吗?

王芳点点头,回答道:“岳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芳

岳飞,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曾经立下赫赫战功,是众所周知的英雄。

遗憾的是,因功高震主,岳飞遭小人陷害,不幸陨落。

然而岳飞为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做出的贡献,让人民时刻铭记在心。

后来,为了纪念岳飞做出的贡献,人们在西湖西北角,为岳飞修建了一座衣冠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飞墓坐西朝东,墓碑上刻字岳鄂王,后来成为杭州市重点保护文物。

王芳跟随毛主席在杭州办公,数次经过岳飞墓。王芳说道:“岳飞墓在西湖边矗立近千年,人人敬仰。”

毛主席又问道:“你知道西湖边上,有多少墓吗?”

王芳不知毛主席话中的深意,却还是如实回答:“主席,这我就不清楚了,应该有很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的确如此,西湖风景秀丽,自然条件优越。为了纪念众人的名人志士,人们将大量的坟墓修建于此。

其中便有打虎英雄武松、歌姬苏小小、女权倡导者及辛亥革命参与者秋瑾、明代著名大臣于谦等人的墓地。

众多墓地、墓碑聚集于此,群众前往纪念、参观,也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毛主席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在他看来,西湖边上的墓地太多,导致游客来到西湖,不看景色,只看墓地。

言外之意,西湖边的众多坟墓,已经喧宾夺主了。

听到毛主席的话,王芳的脑海中突然闪现了在曾经的西湖边,毛主席紧皱着的眉头。

原来,从那时起,毛主席就开始思考,名人坟墓是否应该建在西湖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的确如此,西湖边的众多坟墓,并非全部是对历史有功绩之人。

毛主席还调笑道,古代的某个达官显贵,在游览西湖的过程中突然死亡,也被葬在了西湖边上。

这样的坟墓,除了占据西湖周边的土地,没有丝毫的作用。

与此同时,西湖原本风景秀丽,大量墓地的存在,增加了阴森、恐怖之感,也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与鬼为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看来,西湖应该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财富,作为游览胜地,其优美的风景应该为群众带来审美体验,而不应该成为特殊群体享受“特权”的工具。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毛主席思虑片刻说道:“除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坟墓,西湖边上的坟墓,都可以迁到郊区,让他们也过过集体生活嘛!”

接到毛主席的命令后,王芳便着手去办。然而面对“有代表性的墓地”,王芳有些犯难。所谓有代表性,究竟如何判定?

在判断岳飞墓是否迁移时,王芳更加无法抉择。是以,他只能询问毛主席:“岳飞的墓地,是否需要迁移?”

毛主席正色说道:“岳飞墓是西湖历史的一部分,自然是不能分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罢,毛主席还同王芳一起,背诵了岳飞的经典著作《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背诵的过程中,一幅战场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

那一刻,王芳突然意识到,不论在毛主席心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岳飞是具有代表性的,更是不可替代的英雄。

随后,王芳将毛主席的命令上报给相关单位,西湖的迁墓计划就此开始。然而岳飞的墓地,世世代代镇守西湖,受后世的敬仰与崇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毛主席选择留下岳飞墓,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的结果。

首先,毛主席选择不迁移岳飞墓,是出于国家大局考虑。

1954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想要实现国家富强,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是以,举国上下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凝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湖迁墓浩浩荡荡,位于西湖边的名人墓也所剩无几。人们不禁开始思考,岳飞墓为何依旧矗立?

为了找寻答案,自然会回溯岳飞的一生,潜移默化中,众人自然会受到岳飞爱国精神的影响。这种爱国精神,恰巧就是凝聚国家力量的制胜法宝。

与此同时,岳飞墓世代居于西湖周边,也为后世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与范例。

自岳飞墓建立于西湖边以来,精忠报国的精神已经与西湖与杭州人融为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众人将岳飞墓搬走,西湖的历史也将不再完整。然而历史的缺失,对警醒、教育子孙后代而言,是致命的威胁。

唯有新生代力量拥有崇高的爱国热忱,中华民族才能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其次,毛主席本人,对岳飞十分欣赏。毛主席的一生,先后八次发表针对岳飞的评论,以此缅怀自己与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岳飞是古往今来著名的战略家。少年时期的毛主席,喜欢读各种英雄传记,其中就有岳飞相关。

在那个思想相对蒙昧的年代,有关岳飞相关的著作,大多为学校中的禁书。同学们阅读此类书籍被发现,将会受到惩罚。

老师对毛主席的行为“深恶痛绝”,他对此却并不在意,甚至在学校中广泛传阅《岳飞传》等书籍,正如启蒙老师邹春培回忆:

“在毛主席小的时候,就经常喜欢读明清小说,尤其是清人钱彩所著的《说岳前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在毛主席日后的成长之路中,离不开岳飞的影响。

岳飞是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他曾经提出“先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说法,其中凝聚了众多的战略思想。

毛主席思考良久,基于岳飞的思想,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论持久战。在毛主席看来,岳飞所说的“妙”,实际上是“灵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论持久战》

“基于这种运用之妙,外线速决的进攻战就能较多地取得胜利,就能转变敌我优劣形势,就能实现我对于敌的主动权”,毛主席如是说。

曾经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声名在外。也正因如此,岳家军所到之处,民心所向。

毛主席从岳飞的带兵经历中获得经验,为了规范中国共产党的行为,也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其次,岳飞是著名的爱国者。革命时期,战士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文化水平十分有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为了让战士们读懂岳飞,毛主席专门让文工团将岳飞的故事编成歌舞,同他们讲述保家卫国的意义。

后来,岳飞的故事被改编为京剧等节目。每次上演时,纵使毛主席工作繁忙,也总会抽出时间前往现场,同战士们分享心得。

抗日军政大学演讲时,有战士曾经问:“我从小就没什么文化,学习起来很吃力,这样真的可以带领战士们打胜仗吗?敌人的军官可是都从名牌大学毕业,学过正规的军事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再次以岳飞为例,说道:“岳飞也不是什么出名的地方毕业的嘛,不照样打了许多漂亮的胜仗?”

在毛主席的眼中,岳飞是民族英雄,更是天生的将军,他率领众多战士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将爱国主义的热情发挥到极致,值得所有人的敬佩。

最后,岳飞是公认的优秀“教育家”。岳飞少年时,母亲“精忠报国”的教育,影响了他的一生。后来,岳飞成为父亲,也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严禁家中生活铺张,要求孩子们穿粗布短衣,鲜少吃肉,不许喝酒,时刻保持清醒。如果孩子们犯下过错,岳飞丝毫不讲情面,直接军法处置。

毛主席从岳飞对后代的教育方式中,获得了极大的启示。

在给儿子推荐的读物中,《精忠岳传》始终排在首位。毛家家训中的勤俭节约、谦虚等内容,也与岳家家训重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飞在毛主席的心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毛主席保留西湖边岳飞墓的选择中可见一斑。然而毛主席的缅怀方式,却远不止于此。

1952年,毛主席前往河南,专门来到了岳飞故居,嘱咐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妥善保护岳飞的相关遗址。

后来,随行人员向毛主席讲述史书上没有的岳飞故事,他说道:“我们查过岳飞的后代,在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做过汉奸。”

毛主席听后激动万分地说道:“他的后代没有一个当汉奸,延续了岳飞的精忠报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在杭州刘庄办公的毛主席,突然将王芳叫到身边,问道:“王芳同志,过段时间就是清明节了吧?”

王芳回答道:“是的,主席,再过几天就到清明节了。”

毛主席点点头,交代王芳去购买一个花圈,花圈的钱从毛主席自己的稿费中扣。与此同时,毛主席还特意交代,花圈上不要写自己的名字。

王芳不禁疑惑,主席如此神秘,究竟是去见什么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毛主席此番去祭奠的人,正是他十分尊重与敬佩的岳飞。

清明节时,工作人员将无名花圈,放到了岳飞的墓前,无声地昭示着怀念。人们并不知道,毛主席亲自为历史英雄献上花圈,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晚年,毛主席即将接受白内障手术,不能过度用眼。

尽管无法读书,毛主席却还是将自己的秘书张玉凤叫到身边,请求她为自己录制《满江红》,以便自己在做手术时也能听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与张玉凤合影

毛主席戎马一生,临近晚年,在接受白内障手术时不免犹豫与害怕。

不知从何时起,岳飞与《满江红》,已经成为了他的勇气来源,精神支柱。

现如今,岳飞墓仍然矗立于西湖一隅。与其称之为墓,不如称之为庙、祠。

如今的岳王庙,由墓园、忠烈祠、纪念馆组成,占地21亩,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在西湖所有名人墓中居占地面积之首。

当年战场上杀敌的岳飞所向披靡,如今的岳飞,依旧是无可替代,值得所有人崇敬。

[1]人民网,《毛泽东:“请替我给岳王坟献个花圈”》

[2]《浙江日报》,《三十功名尘与土——清明祭岳飞忆》

[3]驻马店网,《毛泽东清明祭奠岳飞》

[4]《长沙晚报》,《毛泽东手术前点播<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