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金庸设家宴款待聂卫平。保姆上了15只大闸蟹,聂卫平狼吞虎咽吃了13只。不料,聂卫平走后,金庸脸色一变,立马开除了保姆
能写出如此多武侠巨作的人,自然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金庸不仅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更是一个虚心好学的人。由于自己在武侠小说里经常会有一些关于围棋的内容,因此金庸决定拜一名围棋大师为师,来学习围棋知识。
能够成为金庸的老师,其身份自然也不简单。金庸最终拜入了“棋圣”聂卫平的门下。聂卫平这时候比金庸小了二十多岁,但是金庸还是坚持要以待师礼来对待聂卫平。
此前,两个人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切磋棋艺。聂卫平对于围棋的理解和独特境界,也使得金庸在写书的时候加入了很多有关围棋的灵感。两个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金庸邀请聂卫平来自己家里下围棋,聂卫平欣然赴约。围棋的持续时间是非常长的,而且聂卫平还在围棋里向金庸传达着自己的理念,不知不觉之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当两个人都从棋局中回过神的时候,看到天已经暗下来,不禁一笑。“这倒是真成了‘烂柯人’了。”
金庸笑着邀请聂卫平就在这里吃了饭再走吧,聂卫平跟金庸这时候的友谊已经非常深厚了,因此也没有推辞,而是欣然应允了。
这时候的聂卫平在香港嘛,自然要吃一些香港的特色菜了,更要吃一些内地菜。金庸的保姆为此费尽了心思。当时由恰好是中秋时节,因此金庸家里早早地做了许多大闸蟹,足足有十五只。
其他小菜更是够多,金庸看着一桌子丰盛佳肴,十分满意。而这些佳肴都是由家里的保姆亲自做的。金庸对吃的毫不吝啬,甚至十分讲究。聂卫平看着这一桌美味佳肴,一时间居然不知道从哪里动筷子。
金庸家的保姆更是懂事,将大闸蟹一个一个剥开,放到了盘子里。聂卫平夹了一口之后,就爱上了这道菜。他一边和金庸聊天,一边夹菜,两个人相谈甚欢。
金庸看着聂卫平的筷子一直在大闸蟹上动,于是就示意保姆将大闸蟹都剥给聂卫平。两个人聊得非常投机,渐渐也忘记了桌子上的饭菜到底吃了多少了。
直到保姆的一句话,突然打破了这平和的氛围:“聂先生,您已经吃了十三只大闸蟹了,还要继续吃吗?”
这句话饱含着逐客的意思,聂卫平听了之后看了看桌子上的“一片狼藉”,也感觉到自己似乎吃的有些太多了,连忙停下了筷子。而金庸的表情也有些耐人寻味,
为了不让事态变得更尴尬,金庸让保姆下去了,还让保姆在饭局结束之前不要再 出现了,并且就这件事跟聂卫平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聂卫平笑着说:“没事,是吃的有点多了。”金庸看着面前年轻的棋圣,说出了自己的诉求:“我想拜您为师。”
聂卫平愣了一下,说道:“您是想切磋棋艺的话,我有空就可以。”
“不不不,我在跟您下棋的过程里,体会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的人生感悟和境界,这些东西让我找到了另外一条道路。”金庸真诚地说。
聂卫平想了一下,说道:“可以。”
听到这句话,金庸就要跪下去行拜师礼。聂卫平一看,连忙拦住:“这是干什么嘛!哪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了!现在都什么年代了!”
两个人相视一笑,宛城了这一拜师过程。聂卫平在金庸家里住了几天之后回去了。
在聂卫平住的几天里,都没有见到之前的那位保姆了。原来在聂卫平不知道的时候 了。
此后,聂卫平和金庸一有空就相聚在一起进行“手谈”。金庸武侠小说里许多有关棋局的内容都有聂卫平棋圣的影响。
武侠与棋艺的结合,倒是颇有些江湖意味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