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被推翻了的剥削阶级仍旧妄图进行反扑,发动反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为了捍卫革命成果建立了工农红军。

自此,由列宁、托洛茨基、斯大林、伏龙芝等人缔造的苏联红军不断壮大,在二战时期达到鼎盛。

那一时期的苏军猛将如云、战将辈出、骁勇善战、多谋善断,在世界军事舞台上大放异彩,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维奇·巴甫洛夫(以下简称“巴甫洛夫”)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巴甫洛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军,是苏军卫国战争前迅速崛起的将军,曾经位列5大名将之一,更是斯大林看重的年轻新锐将军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7年,巴甫洛夫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之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巴甫洛夫应征进入沙俄军队。

1919年,巴甫洛夫正式加入俄共党和苏联红军,先后在军队中担任排长、中队长和骑兵团副团长,自此开始了他堪称“开挂”的前半生。

巴甫洛夫加入苏联红军后,曾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就读学习,于1928年顺利毕业。毕业后,巴甫洛夫又再次就读于军事技术学院速成班,并在1931年顺利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甫洛夫通过这两次学习,增加了军事技术知识和战略素养,为今后指挥战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两次学习毕业之后,巴甫洛夫曾先后担任骑兵团长、机械化第六团团长和白俄罗斯军区第4机械化旅旅长,可谓是官运亨通、一路飙升。

巴甫洛夫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身经百战的战士了,除了参加过一战,在经过两次军事培训后,又在1936年至1937年期间参加了西班牙内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班牙内战时期,巴甫洛夫指挥一个坦克旅进行战斗。此时,巴甫洛夫因为战斗原因与坦克部队接触最多,这次的实战经验让巴甫洛夫认为坦克不能单独作战,这为他今后的指挥失误埋下了伏笔。然而,这都是后话。

巴甫洛夫在马德里的防守战中仍然表现十分出色,1937年6月21日,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至此更是声名鹊起。同年,从西班牙载誉归来的巴甫洛夫直接从旅长晋升为军长,并被任命为红军装甲部队副总司令,前途一片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11月起,这位年轻的统帅就担当大任,被任命为红军装甲局的局长。1939年至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巴甫洛夫参加了哈尔欣-戈尔河地区的战斗。

这时,这位晋升迅速的统帅就在指挥司令部的预备队了。这场战役结束后,巴甫洛夫在1941年6月再一次晋升为西部特别军区司令员。

巴甫洛夫除了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还是第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从1938年3月起,担任红军主要军事委员会委员。

此外,巴甫洛夫在1936年、1937年和1940年先后被授予三枚列宁勋章,还在1930年和1937年获得了两枚红旗勋章。拥有着无数光荣战绩和荣誉的巴甫洛夫原本是苏联军队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斯大林最为倚重的将军之一。

1941年的2月22日,他更是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却在同年锒铛入狱、被判枪决,这完全是因为他在明斯克战役中的指挥失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斯克战役共有两次战役,这次我们要说的就是苏军全面溃败的第一次战役。

1941年6月22日,根据“巴巴罗萨”计划,冯·博克元帅率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对明斯克和亚韦斯托克所在的苏联红军进行围歼行动,苏联红军方面主要参战部队则是巴甫洛夫指挥的西方面军。

德国主动兵力是56个师、2个旅和1个航空队,苏联红军则是以44个师的兵力固守苏联470公里宽的边境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日凌晨,黑夜的宁静被德军的数百架轰炸机打破,苏联红军西方面军的26个机场相继成为轰炸目标,738架苏联红军飞机无一幸免,制空权完全被德军取得。

随后,德军多个军团更是从多个不同方向向斯卢茨克和明斯克推进,逐渐形成合围趋势。

其实,在这次对战之前,巴甫洛夫的西方面军已经对德军在边界的异常调兵举动有所察觉。这一异常调兵行为不但没有引起莫斯科的重视,更是没有受到巴甫洛夫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德军开战,虽然西方面军身在前线备战,但仍旧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次日,德军轻松占领格罗德诺,苏联红军两个集团军向该市实施反攻突击,但是并没有成功,苏联红军仍旧处在被动挨打的状态。

反观德军的作战策略清晰,势头无两。德军的目的是在开战后,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对方的首都,所以此时巴甫洛夫的西方面军首当其冲,成为了其主要攻击目标。

接下来的几天,德军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进,并向西方面军的两翼实施包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甫洛夫此时没有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在首战挨打后,依旧错误地安排了战斗方法。这时的巴甫洛夫将三个集团军一字排开,想凭借自己有利的强固工事阻止德军的进攻。

然而,此时的德军并没有想要与他进行过多的正面纠缠,早已迂回地深入西方面军的两翼,准备好了合围之势。

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巴甫洛夫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战斗节奏,被德军牵着鼻子走。

最终在29日,德军深入两翼的集团军成功在比亚韦斯托克以东地域会合,已经陷入合围的西方面军被彻底分割成了两部分。

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看似强大的苏联红军西方面军惨败,巴甫洛夫只来得及下令将明斯克附近的部队撤出,保全了部分士兵和军官。而明斯克西面边界地区的苏军仍旧不知情形的向着明斯克进军,做着自投罗网的行军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7月9日,除了一部分突围出来和一部分进行游击活动的苏联红军,大部分被合围的苏联红军都被歼灭。德国军队在明斯克战役中俘虏苏联红军约32.4万人,缴获了3332辆坦克和1809门火炮,白俄罗斯全境几乎被德军全部占领。

而且此次战役使得西南方面区的全部储备兵力都被调用,剩余部队退至斯大林防线以东进行防守,明斯克战役以苏联红军的全线溃败而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线局势一片混乱,通信指挥被完全切断,巴甫洛夫得不到任何莫斯科的最新指示,而斯大林也听不到任何关于前线局势的汇报,不敢当机立断的巴甫洛夫接二连三的作出错误的指挥。

在一次反击不成的情况下,不但没有下令重新建筑防线,而是命令更多的部队进入突出部投入“反攻”的战斗。

这样一味地前调部队,致使自己的后方空虚,为德军合围西方面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巴甫洛夫最终的撤退命令保存了一部分士兵,可是突围的战斗依旧十分悲壮。巴甫洛夫自己更是带着指挥部的人员逃出了明斯克,落魄地跑到了百英里外的莫吉列夫。

原本斯大林就震惊于这次战役的全线溃败为什么如此之快,然而令他更加想象不到的是,巴甫洛夫对自己战区的战况也不是十分清楚,西方面军部队被全歼投降这件事情,苏联红军的总参谋长朱可夫居然是从广播中得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30日清晨7点左右,失联已久的莫斯科和巴甫洛夫再次获得了联系。朱可夫将信将疑的问巴甫洛夫:“德国关于西方面军的报道是否属实?”

朱可夫从巴甫洛夫口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这个肯定的答案让斯大林无比震怒,立刻下令撤换了巴甫洛夫西方面军司令员的职务,重新任命了新的司令员到前线重拾战局,并下达了“逮捕令”,把巴甫洛夫一干人等逮捕会莫斯科进行审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押解回莫斯科的巴甫洛夫见到了铁木辛哥,内心十分忐忑的巴甫洛夫仍旧跟铁木辛哥辩解当初战区的情况,然而铁木辛哥并没有理睬他的辩解。

这确实非常丢人,战争刚刚打响,作为最高指挥员的巴甫洛夫就逃到了一个集团军里去,这等于放弃了西方面军的整体指挥权,使得西方面军更加混乱。巴甫洛夫在战斗期间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部队,更是在西方面军被合围时仓皇潜逃。

最终,巴甫洛夫被内务部的宪兵带走,跟他一起接受审查的还有西方面军参谋长弗·叶·克里莫夫斯基少将、通信主任安·杰·格利戈里耶夫少将和第4集团军司令亚·安·科罗布科夫少将,这几位都是在明斯克战役中幸存下来的高级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7月22日,对巴甫洛夫等人长达近一个月的审讯终于结束了,苏联军事法庭作出最后的审判宣读,并表示这是“不准上诉”的最终审判。

在战斗中没有指挥战士很好地准备迎接战斗,对敌人不战而降,使得红军的战斗力大大受损等等一系列的罪状成立。最终,这四人的军衔被剥夺,并被判处枪决,审判之后立即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庭审现场,听到审判结果的巴甫洛夫等人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他们承认自己存在指挥不当的行为,但是他们仍旧提出相求,想要以任何身份再次重回战场,在战场上赎罪,用自己的鲜血将功补过。

庭审现场,并没有对巴甫洛夫等人再返前线的请求予以明确地表态,随后巴甫洛夫等人的判决书被递送到斯大林的手中,等待最高领导人的批复。

《二战风云录》中的《档案解密:斯大林枪毙巴甫洛夫》一文中,详细地描写了斯大林枪毙巴甫洛夫的意图。当斯大林看到这个判决书的时候,只是要求把一些词汇去掉,并没有理会巴甫洛夫等人的请求,而是同意立即执行枪决。

文中提及,“随后,斯大林将这份判决书下发至各方面军,目的是让将领们都知道,在战场上打了败仗的下场。”面对战败逃跑者,斯大林绝不手下留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判决的当天晚上,巴甫洛夫等四人被执行枪决,此时的巴甫洛夫担任西方面军的司令员仅仅8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的苏联的官方资料中,对巴甫洛夫很少提及,即使是有所提及,也是不甚详细,只是粗略带过。

这时,原本只能担当师长的巴甫洛夫就此有了“一步登天”的机会。但是,他们这一批人终究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经验是远比天分更可怕的东西,更何况巴甫洛夫也从不是一位天赋型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二战风云录》,第99页《档案解密:斯大林枪毙巴甫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