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之后,面对记者的采访,范美忠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认为这些谈论道德的人本身就不道德。这个外号(范跑跑)本身就不是一个客观的外号,它本身蕴含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价值判断的背后还蕴含着道德谴责在里面,认为你没有履行责任,你是不道德的,这反映了公众本身的道德分裂,反映了道德主张与道德行为的脱节。”

地震之后很多人被推到了媒体面前,有人成为英雄,而像范美忠这样的人成为了人们唾骂的对象,人们说他是临阵逃脱的懦夫,说他对不起自己教师的神圣责任,还给他起了一个流传至今的绰号——“范跑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愤世嫉俗

范美忠出生在四川内江一个不出名的小村庄里,他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学生,那些光辉事迹,范美忠至今还觉得骄傲,“北大学子”这四个字,是沉甸甸的光环,挂在他的头顶。

但是考入北大之后,范美忠发现,自己在同学之间弱得很,毕竟这里是北大,全国的尖子生,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挤进了北大的校园,在村里,范美忠是天之骄子,在北大,他这样的人只能算是平平无奇。

在听到几个同学随意地聊起外国文学史的时候,他内心异常的羡慕,他做不到这样,因为阅历实在差得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羡慕让范美忠觉得,自己非得追上这些“上等人”的脚步,于是他在图书馆兢兢业业研究了四年,他自以为自己已经很有学问了,甚至老师上课的时候,提出些观点,范美忠觉得不对,会直接在课堂上辩论起来,但是他的行为在老师同学眼里并不是才华的体现,只是一种自以为是,一种离经叛道。

总之,靠着一些独特的作风,范美忠成了课堂上一位小有名气的学生,只是这点名气放在社会上十分不够用。

到了毕业的时候,恃才傲物的范美忠找不到很理想的工作,按照他的目标,他应该去成都的重点中学教书育人,但是人家并不收他,因为他时常在课堂上添乱,所以毕业成绩不算好看,于是范美忠只好退而求其次,来到四川自贡蜀光中学授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到来在当年的学校是稀罕事,那会是1997年,小小的学校从没想过能招来一个北大高材生,在校长眼里,这可是个金疙瘩,得好好对待,好好保护。

没多久,学校就给他办好了一系列手续,让他正式上课,而且上来接手的就是高三学生,但很快,校长就觉得这位老师有点不对劲。

原来,范美忠认为,课本上的东西并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意义,所以一上课,范美忠就开始给同学讲授儒家经典,经史子集,一节课下来,该讲的知识点是一个没说到,题外话倒是不少。

学生们倒是听得挺热闹,问题是这些高三学生马上就要面临高考,不管范美忠讲得好与不好,高考卷子上不考这些,这是真真切切影响学生的未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只好找范美忠谈心,可范美忠觉得自己来这个学校已经相当给校长面子了,现在校长居然还要干涉他的讲课,校长看见他这副样子也很不解,于是只好给他调了岗位,让他去教高一、高二,再也不敢让他对着高三学生“自由发挥”了。

但这样的安排反而进一步刺激了范美忠,范美忠觉得学校这完全是限制他的言论自由,他觉得高考完全就是一种垃圾制度,觉得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也根本不行,学校不让他在课堂上乱讲话,他就越觉得整个制度都有问题。

于是不久他就在学校待不下去了,怒而辞职,开始在各处进行自己的游历,并著书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借着网络的兴起,他开始在网上开了自己的账号,每天发布自己的一些文学心得研究,也发表一些自己对于现有制度的看法,他犀利的言论为他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粉丝。

又过了一段时间,范美忠得到了一份新工作,前往都江堰光亚中学教学,这所中学和范美忠之前的那所学校不一样,因为这所学校号称是与欧美接轨的国际学校,里面风行的当然也是欧美式的教育。

校长知道范美忠是北大高材生,而且范美忠所表达出来的某些教育理念又和欧美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才特意把他请过来,而且学校给范美忠的待遇非常好,不仅有很高的薪水,校长允许他在课堂上想讲什么讲什么,甚至还说如果他不高兴的话,可以不去上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工作简直是范美忠梦寐以求的,而且或许是因为上次失去工作的打击,让范美忠这一次收敛了很多,他在课堂上开始略微规矩了些,当然他照样给学生们讲他最爱的文学典籍,照样厌恶教科书,照样在网络上编写自己的博客。

总之,那段日子范美忠过得非常舒心,学生们也喜欢他,毕竟这位老师确实很有才华,又有北大毕业生的光环,同时也能够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没有教师的架子。

在学生时代,这样的老师很难不受欢迎,但一场大地震很快就会检验出隐藏在受欢迎外表之下的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性考验

2008年5月12日,一场震惊了全国的大地震发生了,地震发生的时候,范美忠感觉到地面在晃动,当时他正在给同学们讲《红楼梦》,最开始他没把这轻微的晃动当回事,甚至还气定神闲的对学生说四川位于板块交界处,有震动正常。

但很快他意识到不对,震感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范美忠做出了一个令人诧异的举动,他自己先冲出了教室门,而没有和任何学生说明。

逃跑的时候,曾经因为文人身份而自诩清高的范美忠变得非常狼狈,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下楼梯,而来到操场上之后,范美忠才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来到操场,其他人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或者在教学楼内挣扎,这是他成为“范跑跑”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地震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幸运的是在那场地震中,范美忠所在的中学并没有多少学生受伤,在学生们反应过来之后,他们陆续冲出了教室,见到了站在操场上的范美忠。

这个时候很多学生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在危险到来的时候,老师甚至都没有提醒他们逃生,自己就先走了。

学生看着这位曾经被他们喜爱的老师,心里当然很委屈,问老师为什么不提醒他们?但范美忠仿佛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学生的质问并没有让他感到愧疚,他反而反问学生:“你们怎么不知道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下算是把学生激怒了,没多久,他的事迹便被放到了网上,当时全国都在关注着四川的地震,也涌现出了不少勇救学生的英雄教师,和那些优秀的老师比起来,范美忠的行为简直是给教师这两个字抹黑。

人们并不指望他非得做个英雄,可是他的表现连及格都称不上,他既然说自己熟读儒家经典,那为什么在最关键的时刻却没有守住文人风骨呢?

不过那个时候也有不少网友给范美忠说话,说人在危急的时候脑子反应不过来,情有可原,英勇救人的老师固然伟大,但是范美忠这样的行为虽不算英雄,却也没必要对他过多指责,毕竟谁也不是亲历者 范美忠已经是灾区的难民了,舆论上该对他宽松一点。

人性不堪

但是,正当网民在舆论这方面对范美忠的事情争执不休的时候,范美忠自己却突然出来表演了一番,这下他终于把所有人的愤怒都给点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地震发生十天之后,范美忠决定在网站上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他是不觉得自己当时的行为有什么不对之处的,面对网上的指责,范美忠自己也觉得非常委屈,于是他在文章中写道:

“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女儿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的母亲,我都不会管,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间,能跑一个是一个……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

这篇名为《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文章一发出来,立刻把所有人震惊的目瞪口呆,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经历了如此浩劫,在见证了如此多人间惨剧之后,居然有心情为自己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篇大论,来推脱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此时此刻全国万众一心,在挽救汶川地震中的生命,但是范美忠在自己的文章里大谈什么自由抉择,好像那些英勇救人的人是愚蠢的,是刻意作秀的一样。

这种行为在人们的心里狠狠扎了一刀,一个人怎么能够如此无耻?后来新闻对范美忠此刻的行为做了一个很精准的评价——人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无耻。

随着事件的发酵,“范跑跑”成为了当年最热门的新闻人物,而面对大众的议论,范美忠的选择是让这场骂战持续下去,他还是输出着自己的观点,他总觉得自己当初的观点是对的,至今依然是如此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我不太喜欢中国人活得太假,为什么你就不能表达你内心真实的声音呢?一个老师你平时抱怨很多,面对镜头采访的时候就说‘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用全部的爱心去关爱小孩’,但其实老师们私底下经常抱怨‘我们才拿 3000-5000 的工资’,你为什么不能在镜头面前这么说呢?”

范美忠一次次有些出格的言论,很快波及到了北大,北大得知范美忠居然是北大校友,也是倍感头痛,很多北大的校友说,像范美忠这样的人还不如被学校开除呢,当然事情的发展也的确是照着这个走向,没多久,范美忠就离开了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美忠对于这一系列发生的事情则表现出了更大的叛逆,当时四川的媒体没有怎么来采访他,范美忠觉得这是四川媒体的心虚,因为四川觉得在整个地震中,四川人表现出来的形象是光辉的,但是自己一个跑路的行为把这个光辉的形象砸的够烂。

他觉得那是因为自己撕了四川的面具,不过在他的这套逻辑里,当然不是他的错。而且,后来范美忠上凤凰卫视采访的时候,又讲到了一件事。

他说他不是被学校辞退的,是主动辞职的,当时光亚中学的校长也站出来表示自己不会为了这点事情辞退一个老师。

上凤凰卫视接受采访那次,因为范美忠十分敢说,又确实是展露出一些才华,所以让不少网友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但是很快他过分的言论又让网友觉得对这个人持同情态度,实在是浪费感情,没有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大家对他观点的争议,主要是因为逃跑与否,这是个人选择,所以是非对错,人们也很难说得清楚。

其实,如果仅仅是自己丢下学生先跑的话,可能事情也不至于发酵的这么大,主要还是因为后来范美忠所展现出的态度,完全是对地震这一严肃事件的轻蔑,而且他的言语中,还不时的展露出对于中国制度的攻击。

他也并不掩饰自己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向往,似乎觉得那里才是天堂,而中国腐朽的制度才是导致他沦落至此的根本原因。

但很快就有人站出来指出,既然他范美忠说欧洲自由,美国自由,那他这种逃跑行为在美国是不是能备受赞誉呢?可算了吧,因为美国的法律中明明白白地写着,在重大事故发生的时候,教师有责任带领学生避难,如果罔顾责任,在美国是要直接失去教育资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范美忠现在还能在网上侃侃而谈,可不是欧美制度优越的功劳,相反,他得感谢祖国制度的宽容,如果在他向往的美国,他现在可能已经在法庭被告席上坐着了。

在一次又一次的骂战之中,网友渐渐看清了范美忠这个人,临阵逃脱不是最可怕的,最让人痛恨的是这个人骨子里的冷漠与自私,如果说范美忠一开始还能靠自己的观点在网友那里夺取一些优势的话,随着骂战的延续,他也早就走到了图穷匕见那一步。

地震的伤痕渐渐抚平,范美忠的热度也在消散,但是在人生之路上,他并没有停止折腾,辞去光亚中学的职务之后,他又开始尝试新的路。

前路茫茫

在此之后,他甚至毫不留情地对记者说:他早就不想在中学干了,因为那里的学生根本就不配让他来教。过去在学校里,面对学生们,他可不是这样说的,但此言一出,更是把他的本性暴露无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美忠既然瞧不起那些学生,那他过去那么些年,在学校里拿着工资,怎么不早点儿跑路呢?怎么还要在学校里受这么多年的委屈呢?

其实事情发生后,过去的师生情早就荡然无存,现在学生们成为了他攻击与仇恨的对象,范美忠还是以自己北大学子的身份为骄傲,他觉得只有天才的学生才配得上自己来教育,至于他心中的那些凡夫俗子,现在早就不配了。

辞职之后,范美忠在家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没出去工作,说要专心陪伴妻子和一儿一女,但是这样的日子显然不能过得太久,毕竟一家四口总得吃饭,总不能让老婆一个人养活,所以范美忠还是得出来找工作。

而且范美忠觉得教书育人是自己的梦想,所以他还得坚持,然而有了过去那一系列的事情,又有哪个学校聘用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范美忠来说,这就不是难事,没多久,一家教育机构聘用了范美忠,而且让他担任的还是人文素质教师,这个新闻一出,网友们再次目瞪口呆,范美忠过去的所作所为,到底和人文素质这四个字哪一个字沾边了?

这家教育公司显然也打着自己的算盘,范美忠这个人课讲得怎么样不知道,但身上的广告效应反正不错,为了增加噱头,教育公司甚至打出了“中国第一文科教师”的旗号,而范美忠对于这个称呼也欣然接受。

他甚至说:“我是个研究学术的天才,不是一般的有水平,是天才,肯定比什么哈佛大学的绝大多数教授强,我用1%的力气肯定就比他们做得好,这个我真的不是吹牛。比如哲学,文学研究,我稍微花点力气都比他们做的好,我可以吹这个牛,我面对任何人都可以吹这个牛。”

不过范美忠并没有高兴太久,很快他又被辞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教育部经调查发现,范美忠在这家教育部任职是没有资格的,所以范美忠这第一文科教师的帽子戴了不到三个月就凄凉收场,范美忠显然对这件事情非常气愤,于是又开始在网络上写文章,这一次矛头支持北大。

他大肆批判北大的诸位教授,说他们是老顽固,大概还对几年前北大对他的评价记仇。

但是他就算把北京大学骂上一万次也没有用,因为很显然,以他的臭名声,大概再也不会有人让他当教师了,即便有些想要剑走偏锋的,经历了这次教训,恐怕也不敢再动歪心思,范美忠却还是没打算停下自己教书育人的路。

既然没有人愿意聘用他,他干脆自己跑到大山里开了一所所谓的私立学校,这所学校教授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是个谜,主要的教师是范美忠和他的妻子,他们的女儿和儿子是这所学校里第一批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美忠固执地认为,中国现有的教育制度是绝对不行的,他心里所想的教育制度才是最理想的,才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本事,似乎为了证明自己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他直接让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辍学了,专心在他创办的私立学校里学习。

可问题是,他的私立学校似乎并没有任何的教育资质,说是教育机构都有些勉强,只能说是范美忠一家人的自娱自乐,但他想要这么玩,大家也没有办法拦着他。

时隔多年,他的这所私立学校依然开着,而且还真收了不少学生听他在那里大讲儒家经典。

人们对于范美忠这种行为是有些不屑的,但范美忠可能也没大家想的那么蠢,靠着这所私立学校,他这些年赚的钱可是真不少,日常出入的也都是高档餐厅,毕竟有些人确实就想占一个热爱国学的风雅名头,范美忠也乐得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不管怎么样,他这所在法律上颇具争议的学校开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大概也让范美忠重拾了不少自信,又开始大规模接受记者采访了,甚至他还开始写书,决定把自己这些年研究庄子的心得写出来。

当年那些舆论也成为了范美忠的最佳素材,毕竟20年来,想要找出来一个像他这样备受争议的人物也是不容易。

甚至这些年来范美忠的风评又有所好转,可能是因为他塑造的隐居深山,不问世事的形象比较成功,大家又觉得当年是不是误会了他,他可能真的只是一个比较醉心经典,对人情世故不太精通的文学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如果这样的人都能被称作文学大师的话,那真正的文学大师恐怕是无颜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