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洛阳时,一支解放军队伍在冲锋时,指导员不幸踩雷牺牲,进攻顿时受挫。只见队伍后方,一个卫生员放下药箱,端起枪冲了上来,带着队伍杀出了一条血路。战后,卫生员因为“越俎代庖”,反而荣获了特等功。

1948年的时候,胡兆富20岁,但已经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了。

胡兆富入伍年龄小,人也长得瘦弱,部队考虑一下还是把他编入了卫生员队伍。

卫生员有留守大后方伤兵营的,也有随军直接到战场上,当场救治重伤士兵的,胡兆富直接选择了第二种,他经常背着药箱,跟战士们一起穿梭在枪林弹雨中,好几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1947年济宁战役中,胡兆富正在给一个士兵包扎,这个士兵腹部中弹,不及时止血的话很可能坚持不到战役结束。

但此时一个炸弹在胡兆富身边炸开,他瞬间被炸的眼前一黑,耳朵轰鸣,等缓过来后就发现一个弹片深深的飞进了他的身体。

胡兆富忍着痛,坚持把这个士兵的伤口包扎好,然后准备自己动手把身体里的弹片取出来。

但是不等他动作,又一个炮弹打过来,两名士兵血肉模糊的倒在地上,胡兆富赶紧扑上去救人。

就这样,胡兆富不间断的救治着士兵,到战役结束时他身体的弹片也没顾上取出来,而时间已经过了十个小时。

胡兆富救人几乎成了本能,多年以后得和平年代,胡兆富睡觉时还会下意识的两手扒拉,只是因为他梦中觉得自己还在战场上,他正急着把掩埋在废墟下的伤兵扒拉出来救治。

同时,因为常年身处战场,胡兆富潜移默化的,对战场形势有了很精准的把控能力。

1948年,解放战争在洛阳打响,当时的指挥在勘查地形时,不小心踩中了敌人提前埋的地雷,壮烈牺牲了。

指挥牺牲后,总部下达的作战总方针路线就没人知道了,该往哪里打?怎么打?部队瞬间茫然起来。

更祸不单行的是,这个时候敌军的轰炸机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敌军浩浩荡荡的先锋部队,战争一触即发,形势十分危急。

胡兆富看着眼前一溜儿的新兵,毅然站了出来,临时充当了指挥。

眼看敌人就要打了过来,胡兆富临危不乱,他看着地图,冷静地下达一个个命令:“1队沿着战壕从桃花峪底下包抄,要保证五个小时内到达敌军大后方,2队从左翼正面迎敌,记得先上高地,隐蔽起来......”

部队瞬间找到了主心骨,各队士兵纷纷领命而去,胡兆富带着一队士兵在正前方跟敌人撞上,然后双方火拼开始,一时间难分胜负。

胡兆富打着打着发现,敌人竟然在这个地方建了多处暗堡,每当打到暗堡附近时,我军就伤亡惨重,当天夜里,战役短暂收尾,我军险胜。

此时夜色已深,天上月明星稀,胡兆富带上一小队人马偷偷潜入敌军暗堡附近,趁着敌军放松警惕之际,把白天他们发现的暗堡都一一拔除。

为了不惊动其他暗堡的敌人,胡兆富一行每到一个暗堡都只是动刀子,这也给他们增加了难度,但好在天亮之前,胡兆富他们圆满完成了任务。

天亮之后双方再次交火,但这次因为没有了敌军暗堡,我军这边打的顺利很多,最终大获全胜。

这次战役结束后,胡兆富主动请罪,但未曾想竟然没受到惩罚,反而立了“特等功”。

对于这次立功,胡兆富十分淡然,战役之后他再次回到了卫生部队,深藏功与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