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武康镇一家超市当牛奶推销员的方琴做成了一笔“大生意”,一位英国客人从她这里购买了不少牛奶。方琴当时只将这位出手阔绰的客人视为自己的大客户,完全没有想到两人在未来会有不一样的缘分。

这位英国客人是谁?他和方琴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缘起超市

1971年,方琴出生在安徽省歙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因为家境贫寒,所以她小学还没上完就不得不辍学在家。

懂事的方琴没有过多抱怨,默默承担起家务,后来又跟着同村的其他人外出打工,一直到1990年重新回到歙县。

此时的方琴年仅19岁,但是家中亲戚已经替她相看了人家。男方同样是农村家庭,和方琴家条件差不多,两人见了几次面之后,就确定了结婚日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婚后方琴和丈夫都在外打工,日子虽然过得苦,但是两人都有盼头。后来方琴怀孕,生下了一个女儿,为了照顾孩子,她结束了在外务工的日子,回到老家。

从此方琴在家中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也要负责家中的田地。然而她的付出并没有被丈夫看在眼里,得到的是不停的嫌弃。

到了后来,丈夫甚至要求方琴上交伙食费,否则就不要在家里吃饭。他咄咄逼人的态度让方琴再也难以忍受,终于在2004年,方琴结束了这段十几年的婚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和大部分财产都归前夫所有,方琴就带着自己寥寥无几的行李回到了父母家中。

2006年,从婚姻阴影中走出来的方琴来到了浙江省武康镇找工作,因为没有什么文化,所以方琴只在超市得到一份牛奶推销员的工作。

而方琴的母亲也在武康镇做街道清洁工,不过母女二人收入都不高,只能租住在一间破旧狭小的房间里,因此方琴在推销牛奶时非常热情。

这天,在超市工作的方琴看到一个外国人在挑选牛奶,就热情的上前推销。但是这个外国人不懂中文,方琴也不会说英语,只能通过比划动作来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这位英国客人在方琴手中买下了大量牛奶,并且在往后的日子里,经常来找方琴买牛奶。

这位英国客人叫做约翰,原本是在英国的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但是在2006年8月的时候,因为工作调动来到了武康镇。

方琴工作的超市与约翰居住的地方不远,他的生活用品几乎都在这里购买,早已对这个超市非常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方琴的到来,让这个超市变得不一样了。约翰开始每天都来超市转悠,然后雷打不动的去方琴那里买牛奶,如果方琴因为休息不在的话,他就会选择离开。

约翰的行为引起了方琴同事的注意,他们都觉得这个外国人看上了方琴,让她小心一点。

对于这些传言,方琴并没有放在心上,她觉得自己是个离过婚的女人,既不年轻也不漂亮,约翰是不会喜欢自己的。

可是约翰的想法与她恰恰相反,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约翰就被方琴深深吸引,后来两人接触越来越多,他对方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终于,约翰向方琴送出了一张写满字的小纸条,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正是因为这个小纸条,他和方琴差点错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纸条上到底写了什么?方琴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两情相悦

约翰向方琴送纸条本来是想表达自己的心意,但是因为不懂中文,反倒弄出了一场大乌龙。

其实约翰当初来中国工作的时候,英国的公司为他配备了一名翻译,可是翻译也只负责工作相关内容,约翰私下的生活对话基本上全靠翻译器,这次送出去的纸条也不例外。

在当时,机器的翻译比较落后,经常会造成翻译结果和原来意思对不上的情况。约翰以为他送出去的纸条是表达情意,实际上却是令方琴心中冒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纸条上的第一句话赫然写着“我的名字是嫖客”几个大字,然后还要邀请方琴见面。当时方琴只觉得约翰不是个正经人,约自己见面肯定是想干坏事。

可是冷静下来后,方琴觉得这其中可能有误会。因为平时和约翰交流的时候,他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而且约翰邀请自己见面的地方是武康河桥,桥上面人来人往的,就算想做坏事也没机会。

想到这里,方琴决定壮起胆子赴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下午,方琴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武康河,隔得老远她就看见了人群中的约翰,约翰显然也注意到方琴的身影,向她挥手。

方琴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在交谈过程中,约翰表现的很有绅士风度,还邀请方琴前往他的朋友家做客。

约翰的这个朋友虽然也是个外国人,但是中国话说的还不错,对中文也有所了解,有他当翻译,方琴和约翰得以顺利交流。

趁着这个机会,方琴提起纸条上的文字,约翰这才知道自己闹了一个大乌龙。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他决定亲自下厨做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约翰做的是西餐,方琴不喜欢这些,只是吃了两口蔬菜沙拉就停下了。约翰见状,感觉自己是没戏了,但是方琴已经对眼前这个男人有了心动的感觉。

之后的日子里,约翰还是一直去超市买牛奶,并且开始邀请方琴去自己家做客。两个人语言不通,全靠一台电脑进行翻译,尽管如此,两个人也能聊得火热。

在这个过程中,方琴逐渐了解到约翰更多信息。

约翰毕业于英国的一所知名大学,之前也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相似的经历拉近了两人之前的距离,但是方琴对这段感情仍然有不少顾虑,因为两人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琴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凭的超市售货员,而约翰学历高工资也高,用方琴的话说,约翰一个月的工资甚至比她一年挣得都多。

此外,两人的年龄也相差悬殊,约翰比方琴大25岁,如果在一起,势必要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两个人是不会有未来的。

因此,尽管心动,方琴还是没有选择更进一步。

时间一晃到了2007年2月,约翰和方琴之间的感情更深了,虽然双方都还没有挑明,但是周围的人都察觉的到两人不对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天,约翰邀请方琴前来做客时,通过电脑向方琴正式告白,希望两人能正式在一起。方琴也不想自己以后留遗憾,就答应了约翰的告白。

两个人正式谈起恋爱。方琴每天还是照常去超市上班,约翰也照样天天往超市跑,两个人的相处与以前一样。不同的是,方琴开始学习英语,她已经学会用英语说“我爱你”。

闲暇时,两人也像其他情侣一样,手牵手在街头约会。这对老少组合总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但是方琴已经学会坦然处之,照常穿梭在人群中。

这段感情自然也瞒不住方琴的母亲,可是面对女儿的恋情,她却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坚决不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母为什么会坚决反对?约翰和方琴的感情又将何去何从?

好事多磨

年龄相差25岁,来自不同国家,语言也不相通,这样的一段感情真的能持续下去吗?这不仅是大众的疑问,也是方琴母亲的疑问。

在她眼中,约翰就是一个骗子,他所说的话都是一面之词,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更何况约翰比方琴大了25岁,年纪都够做方琴的爹了,这还不是骗子是什么。

面对方母的质疑,约翰没有退缩,他将自己的孩子从英国带了过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同时也把方琴介绍给自己的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算他做到这个份上,方母对他依旧没有好脸色。约翰也不介意,每天都去方母跟前转悠,又是陪人聊天,又是抢着干活,就算刁难他,他第二天也照样来。

方母看着这个和自己年纪相当的英国人整天忙来忙去,也不好过多的为难他,态度相比以前也有了缓和。看到希望的约翰立刻趁热打铁,不仅表现的更殷勤,还把方母家来了一个翻新,添置了很多新的东西。

都说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约翰这一次表现直接让方母再也没办法强硬下去,只能同意两人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搞定了丈母娘后,约翰也开始考虑起他和方琴的未来。他希望方琴能够辞掉超市的工作,换一份轻松一点的。可是按照方琴的学历水平,根本找不到这样的职位。

后来经过一番考虑,约翰在武康河边租了一间咖啡店,交给方琴运营。虽然之前没当过店长,但是方琴毫不畏惧,凭借着热情的态度,照样把店铺经营的风生水起,就连方母都在店里做了后勤。

本以为两人从此就能迎来幸福的生活,却没想到咖啡店刚开一个月,约翰就收到公司新的调令,要他返回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选择回国,他的事业还是一如既往,但会失去方琴,如果选择继续留在中国,他就要失去这份高薪工作。

对于约翰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最终,他还是选择留下,和方琴一起经营这家咖啡店,一起生活。

2008年9月,方琴和约翰的这段感情终于要迎来一个圆满的结果,两人在亲友的祝福中举行了婚礼,并在当地的民政局领取了结婚证。

在外人眼中,这对相差了25岁的夫妻走不远,也不般配,不少人对他们的感情恶意揣测,但是两人只当做听不见、看不见,专心经营婚后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日常和普通夫妻也没有太大区别,平日也会有争吵,方琴的英语在这几年间进步很快,和约翰说话、吵架都很流利。两人的感情也没有因为争吵出现问题,反而越来越好。

结语

2012年,方琴和约翰的家庭成为了三口之家,他们迎来了一个新生命。有了这个孩子后,约翰对于中国的归属感更强了,他更坚定了留在中国的心。

方琴和约翰的婚姻跨越了25年的时间距离,也撑过了世人眼中的偏见和猜疑,支撑他们的是什么?有人说是爱能抵万难,也有人说是交换取舍,其实孰对孰错,只在你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