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我与剑桥大学结缘的故事,还要从小学时被父母“强迫”着参加“剑桥少儿英语”的课外班讲起。记得一次上课前,我坐在妈妈自行 车的后座上嘀咕着:

“这是个什么破东西,每次上课三小时,时间又长又难学,就连名字都这么难听!”

我的妈妈边骑车边哄我:“你可别嫌弃它,这个名字源于英国的剑桥大学,这可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你将来要能去那里上学,我就算没白为你操心。”

我当时没说什么,但从那以后,“剑桥大学”在我心里就成了“世界最好学校”的代名词。

所以当我在诺丁汉大学即将毕业之际,自然而然地也就想到,要向这所世界顶级学府发起冲击。

由于我在诺丁汉大学的毕业成绩不错,硕士的申请过程相对顺利,打开剑桥大学官网上的申请表,涉及的问题大都是一些个人基本信息,对于研究计划这类的内容,则是可有可无。

申请表的最后,我看到有一栏“学院”的选项。我之前可是没少阅读各种关于剑桥大学的介绍,虽然还不甚了解“学院”二字的含义,但就认准一条:剑桥大学最好的学院是圣三一学院,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就把圣三一学院作为了第一志愿。

三个月后,我接到了面试的通知,面试是通过Skype软件在网上进行的。虽然自己之前做过准备,但是当我与这所大学的老师面对面交流时,心跳 还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面试官上来就开门见山地问我,在诺丁汉大学期间所作毕业设计内容,我答道“是基于光学器件实现机器学习“。面试官先是问我一些机器学习的原理和我毕业设计中具体的细节,这些我都一一做了回答,之后他话题一转:

"那你评价一下,你现在项目的技术方法有什么优劣?”

这个问题有点出乎意料,优点早在我指导老师的项目介绍中就有提及,我张口就背了出来:“光学器件速度快、功耗低,至于缺点——”

我有些卡壳。谁会这么直白地讲出自己的缺点呢?我思考良久,才答道:“我想,光路在设计好之后难以改变,现在模型中能改变的参数只有几个,所以跟一般的机器学习模型相比,适应性会差一些,也就是 说不那么‘智能'。”

尽管隔着屏幕,但我能隐约听到电脑中传来一声悠扬的“嗯”,我意识到,这应该是他心目中的答案。在面试结束时,我就得到了面试官 肯定的答复:

“你的问题回答得不错,我会向我们大学推荐你来读书。”

收到这样的答复,我也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可也有不解:“推荐”二字是什么意思?

在半月之后的一个中午,我和往常一样坐在诺丁汉大学学生中心的食堂里吃着快餐,邮件的提示在手机上响起。我打开手机,发现是两封邮件——一封邮件是剑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另一封邮件则是后续手续的介绍。

下午放学后,我回到家,按照第二封邮件的指导,在网站上查找到我的申请状态,看到自己的“录取条件”:学习方面——获得一等学位,经济方面——填写支付学费声明,额外要求——获得ATAS批准,最终还有“学院”一栏——寻找中。

这时,我才猛地回想起——对呀,自己还申请了剑桥大学最负盛名的圣三一学院!一颗本已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如果说剑桥大学的申请本就不易,那对于圣三一学院这样的“金字塔顶”,申请更是难上加难!

有盼望的等待,比无目的的等待更令人心焦。我无数次打开那个标注录取条件的网站,又无数次扫兴地关闭页面。此后,我往往会下意识地打开自己提交的简历——这是学院能看到的我的唯一资料了。圣三一 学院培养出了牛顿、开尔文、麦克斯韦等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们一定喜欢数学和物理学得好的学生吧?幸好我已经在简历中充分表现出了我 的数学、物理学得比较扎实——可是,学院能注意到吗?

在这期间,我经历了又一次诺丁汉大学的期末考试,我再次获得了第一名。与之前一样,我走到Steve老师那里领取成绩单,也告诉了 Steve老师我被剑桥大学录取这一喜讯。

“恭喜你‘双喜临门’!剑桥大学是个适合你的好地方,你一定会在 那里学到更多知识的!”

“谢谢您的鼓励……”我随声附和着,心里还在暗想,如果圣三一学院能知道我取得第一名的消息该有多好。

这样的等待又持续了一个多月。其间,不知是通过什么渠道,一位平时性格孤僻高傲的老教授竟也听说了我被剑桥录取的消息,他还专门找到了我:

“祝贺你呀,要去剑桥念书了。你喜欢的专业方向与剑桥大学的优势正好对口——不过,我得提醒你,别患上‘牛津剑桥综合征’,有些学生被录取以后就开始骄傲起来——你记住,你不是去了剑桥就高人一等,你要去那多学些一般人学不会的知识!”说话间,他往窗外望了望,便又开始“回忆往事”:

“当年,我在‘斯坦福’……”

直到拿到剑桥录取通知书的两个月后,我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收件人一栏的“圣三一学院”格外醒目,上面写着:“恭喜你,你已经被圣三一学院录取。”收到这个意外之喜不仅被我心中最优秀的大学还被这所大学中最优秀的学院录取,我甚至有点不敢相信,我拿着那封录取信,用指甲使劲儿地掐了一下自己的手指,才相信梦想已经成真。

不久之后,我所在宿舍的信箱里,多了一封纸质信件,信封上赫然印着圣三一学院的院标——我不知已经多少次打开学院的网站,对那藏蓝色的院标已经极为熟悉,圣三一学院寄给我了纸质版的录取信件。宿舍里其他人并未察觉,只有我一人对着这封信件几乎笑出声来。我忆起几年前看到的讲述撒切尔夫人的传记电影《铁娘子:坚固柔情》,电影开头便是少女时期的撒切尔夫人拿着一张白信封,用稚嫩的声音对家人报喜:“我被牛津录取了。"我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也收获了这张 “白信封"。

这时,我意识到即将和诺丁汉大学道别。面对熟悉的诺丁汉,陌生的剑桥大学就好像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学校”,我甚至不敢揣测在那里学到的知识,只觉得自己的生活从此刻就被改变了——也许那一座座庄严宏伟的建筑深处,隐藏着别人无从知晓的“魔法”吧?

3月的天气,万物复苏,诺丁汉校园的梨花、桃花也竞相开放,想必北京也已春暖花开了吧?由于家人不在身边,我便把校园里的梨树、 桃树当成了“亲人”,站在树下,默默念道:

“我被剑桥录取了。”

名校体悟

英国的硕士学制只有一年,读硕士的时间成本并不高。从受教育的角度来看,本科生受教育的时间一般只有四年。这样短的时间,很难做到课程与课余活动兼顾,使学生既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而硕士学生仍然是处在“接受教育”的阶段,留学生可以适当总结自己在本科期间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得与失,可以在硕士期间加以补充;而博士更多的是一种“工作”的性质,学生的交流更多局限在课题组中,是很难在人的性格养成方面做更多贡献的。

特别是在类似剑桥大学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在硕士阶段,更能体会到这所学校给你的无形财富。即使是那些本科毕业后就决定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也可以考虑先在英国攻读一个新的硕士学位再读博士。在硕士期间,便可了解目标学校的课题组和指导老师,这样比直接盲目申请博士研究生更加稳妥。

在英国,硕士生与博士生的申请略有区别,个人认为博士生的申请难度略大。硕士生的录取主要是根据成绩而定,面试环节,更多的也是以学生的背景为主,面试官会主要提问学生所学过的知识,甚至有些学校都没有面试环节;而博士不仅考查学生个人的资质,更要考查导师研究方向的契合度,毕竟所有的导师都不愿招收一个对他研究方向不感兴趣的学生,所以在博士生的申请面试中,导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来向学生提问,这就要求学生对于导师的专业背景和未来要做的课题提前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剑桥博士求学记

中国青年出版社

辛 木/著

《剑桥博士求学记》是中国留学生辛木根据自己留学英国的真实经历撰写的一部书稿。全书用大量一手资料,翔实记录了他留学过程中的学习、科研和课余生活情况,详述了他在留学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孤独、迷茫与挫败以及如何凭借着信念、付出和坚持终成功实现人生梦想。

《剑桥博士求学记》还特别添加了留学攻略、名校体悟等内容,为读者提供颇具操作性的留学建议,同时从一个受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分享世界名校教育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闪光点。全书内容真实,可读性、实用性兼具,语言朴实畅达,既是英伦名校博士生的求学记录,也是留学英国的参考指南。

【作者简介】

辛木,物理学博士研究生,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物理系卡文迪许实验室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成员,师从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本科毕业于国内某知名985大学理科实验班,期间曾赴英国诺丁汉大学交换学习,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工程学系。

辛木曾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诺丁汉大学优秀学生奖、国际工程技术学会(IET)优秀毕业生奖等,现从事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的研究,参与多项课题,并在国际知名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即刻拥有——

历史 | 人文| 美学 |科普|励志

联系电话:010-57350596

邮箱:hezuo@cyp.com.cn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上标注。)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人世间》 中国青年出版社 梁晓声/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