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龙毯展在明徹山房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水自在》丝路经纬文化——中华龙毯展日前在上海嘉定区明徹山房开展。

走进明徹山房,从宁夏毯到老北京毯,独特的龙纹图案高贵明丽,与明徹山房典雅的明清家具相得益彰。观众仿佛置身于晚清民国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中国古代手工地毯,在几千年的发展长河中,形成特色鲜明的五大派系:宁夏毯、新疆毯、藏毯、蒙古毯、北京毯。

五大派系毯中,宁夏毯因其清雅的风格、精良的品质,得到早期清政府高度重视。不仅被定为寺庙专供毯,还作为贡品、礼品毯,成为古代地毯中的珍品,被誉为毯中“官窑”。

此次展品以龙为主题,呈现了中国珍贵古董地毯,也呈现了当时的生活方式。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在古董地毯上呈现出无穷的变化。它们或腾云驾雾,或戏珠弄水,细腻而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现场展出的一张中国传统手织地毯为18世纪后期的老宁夏毯。整体呈圆形,地毯中央有九条龙,龙以传统的青蓝色线条勾勒,显得威严而灵动,地毯的边缘设计有复杂的云纹图案,增强了整体的对称美感。

另一张同时期的长方形老宁夏毯,以温暖的黄色为背景,龙的身体在祥云间盘旋飞舞,充满了力量和动感。龙的头部高昂,目光炯炯,正在追逐一颗火珠,它的尾巴仿佛绕了一圈,又从地毯的另一侧走进了画面。地毯的顶部有传统中式华盖纹样,底部的几何图案象征着山峦与江河湖海,是中国传统的海水江崖纹,与上方的龙和祥云图案相得益彰。整块地毯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很有艺术价值。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中国编织的龙抱柱栽绒地毯,备受外国人的青睐。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博特博物馆、瑞典斯德哥尔摩东亚艺术博物馆等皆有收藏,有的在橱窗特别设置圆木柱,以包裹方式展览清代的龙抱柱栽绒毯。

百年流转,龙纹古董地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时光的沉淀,也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独运,以及东方文化中的和谐与平衡。“展览主题为'云水自在',意味着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从容,不受外界纷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策展人尹昊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展览,不仅展现出古董地毯的艺术价值和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更传递一种生活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一方宁静之地,让心灵得以休憩。“愿每位观者都能在这些古老的龙毯前找到属于自己的'云水自在',与历史共鸣,与文化共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