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红楼梦》是我国公认的古典小说巅峰,也是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创作最高耸巍峨的丰碑。曹雪芹经历家族变故,备尝辛酸后,他对社会生活的阅历和理解会比旁人更加深刻。

如果说早年生于荣华富贵的他,身边的人和看待世界的视角是如同宝玉、黛玉等生于富贵的大家子弟的话,那么家道中落的曹公就会从当时的底层人民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所以曹公不仅塑造了宝黛钗、王熙凤等这些极具个性典型的中心人物,还塑造出了晴雯、袭人、鸳鸯等鲜活和个性分明的丫鬟群像。甚至还有刘姥姥这样来大户亲戚家“打秋风”的底层人民。

曹公塑造了这些形形色色的生动角色,借助他们的口来倾诉着自己对封建制度和当时社会的“荒唐言”。其中,有关鸳鸯的“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一节就很耐人寻味,这节不仅被各大影视作品所借鉴演绎,更是道破了贾政和薛姨妈的尴尬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场优秀打工人——金鸳鸯

说起《红楼梦》里的丫鬟三巨头,无外乎是鸳鸯、袭人和平儿。和袭人和平儿不太相同,这两位丫头基本上算是早早的定了人家,如果没有后期的变故,袭人大概率就是宝玉房中的姨娘,而平儿已然是琏二爷房中的人了。

那么作为家生奴才的金鸳鸯自小就在贾府,并且是老太太贾母身边的得力干将,从刚刚所说的“誓绝鸳鸯偶”一节王熙凤的口中可以得知“老太太离了鸳鸯连饭都吃不下。”就能看出老太太对鸳鸯是有很深的依赖的。

包括后面老太太生气指桑骂槐的说王夫人时也强调了鸳鸯对于自己的重要性,老太太说鸳鸯是自己身边唯一剩下的得力毛丫头,有了鸳鸯自己就能少操心,这也说明鸳鸯在贾府的一些事情上是有很重的话语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鸳鸯有着主事之才,而且鸳鸯作为贾母的左右手,在日常起居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贾母玩牌她在一旁出主意,八面玲珑面面俱到的哄老太太开心;行酒令时也能做令官,操持这种中小型的娱乐活动不用提前打腹稿信手拈来。

包括她怒骂自己嫂子时的话语都是朗朗上口的“谐音梗”和歇后语: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状元豆灌的浆满是喜事等等。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职场达人”却也被好色的贾赦威逼利诱差点断送一生。

曹公花了一节来重点说鸳鸯的反抗也是由点及面的反应了当时优秀“职场女性”被困时代的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鸳鸯的反抗是对整个时代的反抗

文章的最开始提到了,“誓绝鸳鸯偶”这一节其实被不少影视剧所借鉴,就比如十几年前的优秀穿越剧《步步惊心》,当时的女主角若曦在第一次直面赐婚可能会落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说出的话几乎和鸳鸯如出一辙。

“我一辈子不嫁人又能怎么样,不行剪了头发清清静静的当姑子去,大不了还有三尺白绫呢。”

而且对于做小老婆这件事两位女性角色的看法也相当一致。张晓(若曦的现代名字)觉得古代女子的结局大多是被关在一个小院子里,而鸳鸯对于姨娘这件事的看法则是说与自己关系好的平儿和袭人“别以为自己有了着落,以后都是姨娘的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都是虚构的人物,但是若曦是现代人所写的穿越女主,她拥有的是现代人的灵魂,所以是现代思想和古代制度的碰撞;而鸳鸯是曹公当时意识到女性的时代悲哀所发出的对女性不公的悲愤,曹公属实是非常有前瞻性。

那么这两位经历有些相似的女性所发出的反抗结果如何呢?

鸳鸯在老太太面前掏出剪子绞头发决绝的为自己发声,如果当时老太太也同意,鸳鸯只怕真的会让自己血溅当场,真正做到的是以死相抵。后来续本的结局是殉主悬梁自尽,虽然续本结局未必是曹公本意,但是也算是符合前文鸳鸯刚烈的誓言,也不算非常崩坏。

而若曦对抗的势力是比鸳鸯更大的皇权,若曦直接反抗皇权,带着女主光环也只落得一个在浣衣局洗衣八年的结果,若不是剧中的康熙大限将至,只怕若曦此生非死不得出浣衣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在大的时代背景下,业务能力突出的刚烈女子们的反抗,就像是蚍蜉撼树,石沉大海。能小小的溅起一些涟漪,也会很快的消散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那么,顺应了时代就不会有“以身殉道”式的悲剧了吗?并不是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顺应时代的家长们了,如:薛姨妈贾政

薛姨妈和贾政殊途同归的育儿目的

薛姨妈和贾政的共同点是都有优秀的女儿。但二人的育儿观却是南辕北辙,但是育儿的目的却又殊途同归。

首先来说一下薛姨妈,薛姨妈的女儿就是颇为复杂的文学典型,薛宝钗。薛姨妈的寡居和典型的慈母溺爱,使得薛蟠非常荒唐,这就导致了宝姐姐过早的理解世事人情。从钗黛交心我们可以看出,少时的宝姐姐也是会找来所谓的“淫词艳曲”来看的活泼少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薛姨妈在书中出场的为人处世来看,她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溺爱孩子的慈母,从长辈来说她的爱无可挑剔,但是也可以说作为长辈她非常的不负责任,从薛蟠被养成了一个“呆霸王”就能看出薛姨妈这个慈母大概率是会多败儿。

但是宝姐姐本人又非常的自律,用《女四书》《列女传》等硬生生将自己熏陶成一个谨遵妇道的大家闺秀。这就使得她所有的理想就是夫贵妻荣、封妻荫子的“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了。

她来贾府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日后去评选才人、赞善做准备。(就如前文提到的若曦选秀进宫做皇上娘的“高级秘书”一样)。而这条路的结局通常就是被指婚给王亲贵族,或者被皇上看中入选为后宫中的一人。

娘们

薛姨妈甚至是宝姐姐本人都不觉得这条路有什么不好,因为她们觉得维护住家族的势力根基本就是人生责任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待子迂腐严苛的贾政,则是已经将女儿贾元春送进宫了,从元春省亲时可以明确看出元春是贾家的政治依靠,所有人都在为元春的身份而倍感荣耀,但是元春却说“将我送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然后流泪不止。而元春最后的结局也是死在了深宫里,至死未能见家人一面。

因为元春在原作中所着笔墨不多,所以读者可能对于元妃的死没那么唏嘘,但是类比一下《甄嬛传》中的各位娘娘,比如端妃、敬妃、华妃之流便可窥见元妃在宫中生活的一二。

元春对于家族和皇权的政治作用如同华妃、没有提到过的帝妃情感那大概率元春在宫中和皇上如敬妃、端妃一样只落得一个相敬如宾的敬重。

而除了薛宝钗和贾元春以外,迎春和探春虽然曹公并没有留下的明确结局,但是从盼词花签和程高本、脂批本来看,一个是所嫁非人早亡,一个是远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甄嬛传》中编剧借着甄嬛的口批判公主和亲的行为说:“能用一个女子就能平息的战事,皇上自然不用精兵良将。”将女子与雄兵将士一起比较让人觉得唏嘘。

那曹公对这种用女儿巩固地位的行为是怎么看的呢?这就要看一看曹公借着鸳鸯的口说了什么了。

鸳鸯痛骂哥嫂时说:“你们把王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满嘴顺口溜和歇后语的鸳鸯,此刻用了“王八脖子”来骂人,可见曹公对这个行为是十分不齿,动了大气的。

而鸳鸯在堂上绞头发哭诉时,贾政并不在场,但在一旁的薛姨妈和宝钗作何感想我们不得而知。薛姨妈是否会想到自己的这个行为与鸳鸯的哥嫂无异?而宝钗听到鸳鸯决绝的言论是否会意识到自己在爱情观上的桎梏和不合理?这些事情就要留给读者们细细品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红楼梦》之所以是我国伟大的现实题材小说,不仅仅是文学上带给人极致的美与享受,还包括了形象丰富的社会学知识、历史学知识和对人性和时代的思考。这些都是普通的历史教科书所无法替代的。

就曹公借着鸳鸯之口道破的薛姨妈和贾政卖女求荣的尴尬事所启发,已为人父母的读者们应当思考,自己是不是在对儿女索求无度?父母对子女一旦抱着索取恩债的想法,那么这份所谓的“爱”与亲情是否还纯粹?

而为人子女的读者们也应当思考,自己是否在亲情中失去了自我意识和自我思想?如果亲情和理想产生了冲突时,我们又是否会有鸳鸯这样决绝的勇气来为自己反抗和发声呢?

参考文献:
《红楼梦》
鸳鸯 百度百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