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石油的紧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

经过谨慎考虑后,为了保障石油工业的发展,中央决定换掉原本的石油工业部长李聚奎,选择一位更加年富气强的干部继续推进石油工作。

1958年,余秋里在周恩来与彭德怀的联合推荐下,被引荐给了毛主席。

两人在中南海刚一见面,毛主席就打趣地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那么,为什么毛主席会在意余秋里的年纪呢,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独臂将军接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1914年,就有美国人士来华考察时表示:“中国不产石油”。

在国民政府统治的最后几年里,他们曾重金请来一个美国“专家”来勘测石油储备,对方带着一伙人跑到戈壁滩上,打了几个窟窿,又“科研”了几天后,便直接表示:“建议你们放弃这个念头。”

就这样,“贫油国”这顶大帽子就这样扣在了中国人头上。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乃至全国人民都围绕着石油工业开启了艰苦的创业。

经过广大石油职工们的艰苦勘测,到1957年时,中国的原油产量已经提升至140余万吨,比起新中国成立伊始提升了6.3倍有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即使我国的石油工业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依靠“洋油”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再加上原苏联撕毁合同,撤回专家,卡我们的脖子……这些都滞缓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最困难的时候,北京的街头,一度出现了背负“煤气包”烧煤的汽车。

这样严重的石油短缺,关乎着民生发展,更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

为此,中央专门召开了会议,针对石油紧缺问题进行了专项讨论,并把解决石油问题视为党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这样危机的关头,一位年轻的中将走进了领导人们的视野,他,就是余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是远近闻名的独臂中将。他十五岁便报名参加了中国红军,后来为救战友性命而左臂中弹,最终因伤口感染而被迫截肢。

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余秋里表现英勇,先后担任一二零师政委、三五八旅政委和第一野战军副政委等职位,并在解放战争中的西北战场建立了奇功。

在新中国成立后,余秋里一直扎根于军队教育与后勤领导工作中。

他善于做政治工作,没有教条主义,尤好抓典型,树标兵,因此他的下属工作都十分积极,工作都完成得很漂亮。

这样实干的人才,自然也得到了彭德怀的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周恩来把毛主席想要对石油工业部进行人事变动的消息传达给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后,彭德怀立刻就想到了余秋里。

上任石油部长李聚奎是一位工作踏实的好同志,但他年纪究竟是偏大了一些,因此这次周恩来跟彭德怀商量人选的时候,点名要找一位年轻一些,肯于吃苦,能打开局面的人才。

彼时的余秋里,既有办法,又有能力,确实是这个具有极大挑战性职务的不二人选,于是彭德怀直接向周恩来举荐了余秋里。

周恩来也对余秋里很是满意,并把情况如实汇报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听后,立刻雷厉风行的安排了自己与余秋里的会面,要见一见这位独臂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