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毛主席从来就没有过这个想法。

毛岸英长期生活在苏联,回国之后,得到毛主席的精心栽培,当时就有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造谣称毛主席培养毛岸英是为了培养接班人。

后来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澄清说,这完全就是造谣,因为毛主席根本没有过这种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艰苦中长成的参天大树

毛岸英的童年过得很苦,由于母亲杨开慧不幸被捕入狱,年幼的毛岸英也被迫跟随母亲,被关进了阴冷潮湿的牢房。在那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最无助的时光。

后来杨开慧牺牲,他和弟弟毛岸青辗转来到上海。

当时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了破坏,毛岸英兄弟和毛主席失去了联系,被迫流落街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曾在街头巷尾当过学徒,为了生存而捡拾破烂;还卖过报纸,直到1936年,地下党辗转找到了毛岸英两兄弟,由于当时国内时局艰难,毛主席便安排两兄弟都去了苏联留学。

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毛主席时刻惦记着远在他乡的两个儿子。

毛主席经常和毛岸英两兄弟有书信往来,有时候还会出题来考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担心远在苏联的孩子们会遗失中国文化,于是,还曾给他们寄去60本书,都是中国的小说、史地图书和哲学著作。

他还对毛岸英两兄弟说,:“政治是要谈的,但要以少谈些政治为宜。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虎父无犬子,即便那段时间,毛主席对毛岸英的教导是很少的,但毛岸英在苏联,凭借自己的实力,也成就了一番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毛岸英参加了军校,在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学习,之后又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时,毛岸英被授予中尉军衔,还被任命为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的指导员。

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对他寄予厚望,还送给他一把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毛主席有意让毛岸英回国,接到通知之后,毛岸英第一时间收拾好东西,并于1946年1月来到了延安。

这是毛主席父子俩阔别18后的第一次相见,后来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时毛主席还生着病,毛岸英的到来,让他的病当时都好了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改造”儿子

起初刚回国的毛岸英还保留着浓重的欧式做派,时间一长,就让毛主席非常看不惯。

在毛岸英妻子刘思齐和其他人的回忆中,毛岸英形象上非常像自己的母亲杨开慧,而性格则更像毛主席,善于思考,在苏联多年,也没有沾染什么坏习惯

不过在苏联度过的近十年时光,毛岸英还是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因此他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都透露出一种异国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回来的时候,他还身着军装,要不就是西装,和别人说话打招呼也都是西式礼仪,毛主席担心这样下去影响不好,于是便要求他穿自己穿过的旧灰布军装

毛岸英回国之后,毛主席忙于工作,顾不上管他,后来一次开会,发现大家对毛岸英都十分恭敬,而且他行事特立独行,这让毛主席觉得很不好,于是便找毛岸英谈话,让他去大灶吃饭,和战士们一起吃饭,增进增进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毛岸英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导致他对国内政治的民情非常不了解,反而对苏联政治非常敏感,因此毛主席决定让他去了“劳动大学”,也就是直接深入民间,和百姓们同吃同住,去种地,去感受中国农民的现状

之后毛岸英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在吴家枣园劳动,并住在“劳动大学”校长吴满有的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没干过农活,来了吴家枣园之后,他从开地、犁地开始,很快,手上就磨出水泡,然后时间一长,水泡下去了,手上也都磨出了茧子。

当时很少有人知道毛岸英的真实身份。他们只知道这位年轻人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知识分子,有文化、有见识。

他跟着当地农民学唱信天游,学扭秧歌,还教当地的百姓们认字,读书,很快就和老百姓们打成一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收之后,毛岸英种的庄稼丰收了,毛岸英很有成就感,于是返回延安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毛主席看到他的改变,非常欣慰。

1948年夏天,毛岸英参加完土改,返回了延安。新中国成立之后,毛岸英担任了翻译员,负责中苏交往的工作。

几年前,央视公开了一段影像《英雄儿女》,影像中,是中国代表接待苏联文化科学艺术代表团的影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周总理、邓颖超、毛岸英等人都是中方代表,在影像中,毛岸英个子高大挺拔,彬彬有礼,言谈举止非常有格调。

当时,曾一些反动的人造谣说,毛主席之所以栽培毛岸英,是为了让他接自己的班,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凡是中央的人,和毛主席身边的人都知道,毛主席对毛岸英寄以厚望,但事关国家,毛主席从不轻易的做这种决定。

但如果没有后来的牺牲毛岸英绝对会成为国家栋梁,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格的领袖之子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战火蔓延,朝鲜战争正式爆发。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迅速引来了国际的关注。

战争爆发第二天,美国就加入了战局,让驻守在日本的美军远东空军立即出动,全力协助韩国。

三个月后,美国登陆仁川作战,越过朝鲜南北分界的“三八线”,甚至将战火推至了我国的边境鸭绿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和朝鲜政府的求援,毛主席掷地有声的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遂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此关键时刻,毛岸英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主动请缨,要加入志愿军,前往朝鲜参战。

彭德怀当时坚决反对,但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的想法之后,便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得到父亲首肯之后,毛岸英便和妻子道别。

当时毛岸英刚刚新婚不久,他的妻子刘思齐因阑尾炎住院,为了不让刘思齐担心,毛岸英没有告诉她真相,只说他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执行任务,那里交通不方便,书信可能也回不来,让刘思齐不要担心。

离开时,毛岸英向妻子刘思齐鞠躬,当时刘思齐还不懂这个用意,后来才知道,这一面,竟然是两人的最后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告别妻子之后,毛岸英便跟随第一批志愿军入朝。在志愿军司令部,他担任了俄语翻译和秘书。

10月23日,毛岸英、彭德怀等人抵达了在朝鲜的司令部驻地,司令部是在平安北道昌城郡的大榆洞,这里曾是朝鲜四大金矿之一,但朝鲜战争爆发后,矿场被迫停产,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离作战区较近,而且相对来说比较隐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想到,11月25日,这里遭到了美军的轰炸,以往美空军每天都会巡逻,但是从未轰炸过,但是这一天,竟然破天荒开始轰炸。

几十枚凝固汽油弹落地,瞬间吞噬了大地,整个大榆洞被火海包围,烈焰冲天,当时在办公室的毛岸英和机要参谋高瑞欣没来得及跑出来

彭德怀不顾众人阻拦,要进去救人,但已经为时已晚,后来他们在废墟中,只找到了一块毛岸英曾经佩戴的苏联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岸英牺牲后,彭德怀非常自责,他不知道该怎么向毛主席交代,再向中央汇报战况时,只有这个消息,彭德怀迟迟不敢动笔,短短一封电报,写了一个小时才写完。

消息传回国内,中央震惊,没有人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毛主席,于是便将这封电报暂时给按了下来。

直到有一天,周总理来询问前线情况,他们才把这封电报交给了周总理,让周总理代为转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时,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了38天。后来据当时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看似反应不大,但是早已经头脑发蒙,泪眼朦胧,不知所措。

但是他还强忍着内心的悲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氏一族,满门忠烈,毛岸英已经是毛家为革命牺牲的第6个人,也是毛主席失去的第6位亲人。

而毛岸英的妻子得知这个消息之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多年后,她亲自来到朝鲜,在毛岸英的墓前久久驻足,两人没有白头偕老,这是她一生最大的遗憾

时光流逝,毛主席渐渐老去,当时美国中情局时时刻刻紧盯着中国,他们还曾5次预测谁会成为毛主席的接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毛主席多年来,也曾多次选择下一任领导人,最后他选择了华国锋,在毛主席去世之后,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人彻底铲除了革命反派,为后来新中国的腾飞铺好了道路。

参考:

纪录片《英雄儿女》第一集中,央视首次公开毛岸英一段珍贵影像

https://www.guancha.cn/history/2020_10_23_569005.shtml

毛岸英和父亲毛泽东二三事

http://cpc.people.com.cn/n1/2022/1021/c443712-32548924.html

永远的丰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毛岸英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s3579/moe_433/moe_494/tnull_6113.html

刘思齐:有文章说毛泽东培养毛岸英接班是小人之心

http://phtv.ifeng.com/program/wdzgx/201003/0308_5447_1567739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