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时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的余秋里在北京中南海参加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的会议,当会议结束后,余秋里正准备和其他与会人员一起离开时,周总理说话了:“余秋里同志,请留一下,我有事情找你。”

等到其他与会人员全都离开后,周总理告诉他:“秋里同志,今天我是先跟你打个招呼,中央想让你和李聚奎对调一下,由你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

余秋里觉得很突然,中央为什么会让自己这个外行去管理石油工业部呢?自己能担得起如此重任吗?

首任石油工业部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之初,新中国百废待兴,很多方面都需要发展建设。

尤其是在工业方面,想要发展工业,石油是必不可少的,可中国恰恰最缺的就是石油,为了能让中国摘掉贫油的帽子,1955年中央决定成立石油工业部,选派一名军队的同志去为中国搞石油,要把军队敢打敢拼的过硬作风用到去发现、去挖掘石油上去。

李聚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彭老总推举为第一任石油部长的

李聚奎是个坚决服从组织命令的军人,虽然他对石油工业这方面完全是个外行,但他还是坚决地接下了这个重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任后,在石油部办公室几乎见不到这位李聚奎部长的身影,他不在基层紧锣密鼓、夜以继日地跟技术人员们学习专业知识,就是和专业人士一起到各地去考察、勘探。

在李聚奎的带领下,石油部的专家、技术人员们在大西北经过几个月的幕天席地,艰苦作战,终于在克拉玛依打出了第一口井,并顺利喷出了原油

克拉玛依出油的消息迅速被报告到中央,报告给毛泽东主席,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也迅速通过新华社传播给了世界。

主席对李聚奎上任几个月就有如此成效很是满意,他亲自召见李聚奎给予了其很大的肯定,同时也对其寄予了更大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聚奎也不负众望,在新疆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勘探、去开采,到1956年年底,克拉玛依已打出四十口油井,石油的产量一下子就比上年翻了两倍多

但是,这个产量对于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来讲差距还是很大的,李聚奎带着技术人员、专业人员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个勘探现场,期望着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前出现第二个“克拉玛依”,出油量能达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要求。

可事与愿违,到第一个年计划结束时,只有石油工业部没有完成计划产量,面对石油产量和实际需求量的巨大差距,中央有点着急了。

虽然李聚奎率领众人干得热火朝天,而且也干出了不小的成绩,但却远远没有达到中央的期望值。

1958年年初,中央决定重新选派一名石油部长,同样还是要从军队上选,周恩来总理把这个挑选李聚奎继任人的重任仍旧交给了彭老总。